APP下载

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新兴模式:政校企合作

2012-09-04倪爱东朱长胜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苏州市校企院校

倪爱东,朱长胜

(苏州市职业大学 经贸系,江苏 苏州 215104)

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新兴模式:政校企合作

倪爱东,朱长胜

(苏州市职业大学 经贸系,江苏 苏州 215104)

信息化作为企业应对经济“严冬”的利器,遭遇操作型人才短缺的困局,高职院校肩负着艰巨的人才培养任务.政校企合作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政府、高职院校和信息咨询公司三方优势,集中更多资源,彰显出巨大的优越性.

信息化;人才培养;政校企合作

当前,欧债危机、中东混乱,国内内需不足、通货膨胀等,在内忧外患的经济萧条阶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遭到层层阻力.企业既受到资金匮乏、市场疲软等不利外部因素的威胁,也面临减支增效、强化管理等内部课题的挑战.信息化成为和资金、市场并列的几大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瓶颈”[1-2].

所谓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部的信息资源,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逐步实现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维持长远发展的前提条件.江泽民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

当前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最大难题在于人才匮乏.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国家信息化研究水平报告》中指出:“信息化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信息化工作要从人才抓起,要大力构建信息化人才培养平台,提高人才的培养效率和降低人才培养成本[3].

1 企业信息化人才的供需分析

1.1 需求分析

笔者以经济发达、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苏州为例,说明企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情况.2010年,笔者在苏州地区进行了一次调研,共发放1 200份调查问卷,收回610份,其中有效问卷554份.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缺乏技术(占58.9%),也即缺乏信息化人才.调研结果还表明,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的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如缺少信息主管的占24.4%,缺少软件开发人员的占14.8%,缺少网络工程师的占14.1%,缺少具有信息化基础知识的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分别占42.3%和27.7%.

将信息化人才按照高低层次划分,可以分为高层人才、中层人才和低层人才.高层人才是指研究型、设计型和开发型人才,如企业信息主管(CIO);中层人才是指应用型、维护型和服务型人才,如应用技术与管理人员;低层人才是指操作型人才,主要包括利用现有信息化条件开展各类业务的执行人员.企业对不同层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量,呈“金字塔形”分布,如图1所示.企业不仅需要顶尖的设计人才,而且需要一大批信息化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执行层人员.拥有多层次的、结构合理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保障.经过多年的信息化推广和建设,我国现有的信息化人才结构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前企业信息化人才不仅在总量上存在缺口,而且结构不合理,培养维护型、管理型和操作型人才是今后一段时期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如果盲目进行信息化人才培养,势必会造成信息化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1.2 供给分析

信息化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种途径:高等院校培养、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和企业自身培训.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后,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三种信息化人才培养渠道基本形成共识:高等院校培养是信息化人才的主要渠道,专业培训机构培训主要针对性企业信息化的急需人才,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性的人才培养渠道,企业自身培训主要是对信息化人才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岗前的“再培训”.笔者认为,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本科院校面向开发和设计,培养目标定位在专家型、复合型的中高端人才;高职院校面向应用,培养维护型、管理型和操作型等大量具有专业背景又有信息化知识的中低端人才.现阶段企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情况,决定了高职院校肩负培养大量维护型、管理型和操作型信息化人才的艰巨任务.

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任何主体都难以独立地有效推动.具有共同目标的社会群体之间展开合作,能够吸引大量的异质资源,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协调效应,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也是实现“共赢”的有效途径.当前在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探索出政企合作(企业培养,政府补贴)、政校合作(政府指导,高校执行)、校企合作(高校接受企业的人才订单)等多种模式,它们显现出各自特点和优势,并有效推动着信息化人才培养进程.

2 政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介绍

经苏州市中小企业局牵头、苏州市职业大学(以下简称“苏职大”)科研立项、若干信息咨询公司鼎力加盟,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企业信息化人才模式——地方政府、地方高职院校和信息咨询公司三方联手,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为平台,合作培养企业盼求的信息化人才.在该模式中,三方分工如下:

1) 政府充分发挥“有形手”的宏观调控职能.任何经济改革、社会变革,都需要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信息化过程也不例外.在苏州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中小企业局根据实际的人才需求状况,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和操作型的信息化人才为主,并根据人才目标定位、机构实力和规模等,选择苏州市职业大学以及若干信息咨询公司作为人才培养合作伙伴,并致力于:①根据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配置资源,出台相关扶持政策.②及时提供地方人才需求的最新动态,引导教学改革.③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④为高校科研立项划拨科研经费,确保研究课题的广度和深度,并帮助科研成果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

2) 地方高校充分发挥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社会职能.在政校企合作模式中,苏职大作为地方的智力资源集中地,承担着主要的人才培养任务,除此之外:①接受市政府机构的产业引导,修改教学目标和计划,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②以政府为媒介,广泛、深入地在企业中开展调研活动,并将调研结果反馈给中小企业局,帮助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动态,缩短政策层面与执行前沿的距离;③接受中小企业局的委托,完成关于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课题研究,提供智力支持;④与信息咨询公司开展专业交流,提升师资力量,探讨有效人才培养方案.

3) 信息咨询公司充分发挥情报和专业指导作用.信息咨询公司站在信息化建设的第一线,充当着“排头兵”的角色.在政校企合作模式中,它主要:①掌握企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动态,并及时将最新情报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以利于政府掌握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最新进展、发展瓶颈及发展动向等情况,把握后续宏观监管的方向和力度;②接受高校邀请,以校外专家的身份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③安排挂职锻炼的教师,并承担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部分人才培养任务,协助高校培养出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信息化人才;④协助政府部门和院校开展各类实地调研、课题研究,提供典型企业和经典案例等.

在政校企合作模式下,地方政府为主导、地方高职院校为主体,信息咨询公司积极参与,三方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合作链.该模式既能够吸纳更多优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又能够实现各主体功能互补,拓宽合作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

3 结语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其推进的速度和效果取决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苏州中小企业局牵头的政校企合作培养信息化人才模式,是长期摸索和实践的产物.经过两年多的运作,它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成熟,已经为苏州市输送了上千名具有信息化背景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朱华炳.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人才培养途径[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32-35.

[2]黄燕芬. 我国信息化人才战略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2):6-11.

[3]朱长胜、倪爱东. 危机 挑战 机遇——关于苏州市机械加工行业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调研报告[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9,20(4):60-62.

[4]严志嘉.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网络人才培养的探索[J]. 现代计算机,2011(1):59-61.

New Models of Informationization Personnel Training:the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University and Social Intermediary Company

NI Ai-dong,ZHU Chang-she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Suzhou 215104,China)

Informationization,as one weapon for dealing with economic crisis,is in short of operation personnel,and vocational university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personnel training.The Cooperation of GUC can exert each other’s advantages fully,and collect more resources with obvious advantages.

informationization;personnel training;the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university and social intermediary company

F270.7

A

1008-5475(2012)04-0085-03

2012-08-10;

2012-09-10

倪爱东(1964-),女,江苏张家港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信息化方向研究.

(责任编辑:李 华)

猜你喜欢

苏州市校企院校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