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疗效评价及脑利钠肽的变化

2012-09-04李雄阳明玉秦静庭张立飞林毅王丹王长英

海南医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充血性黄芪血浆

李雄,阳明玉*,秦静庭,张立飞,林毅,王丹,王长英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1、B超室2,广西桂林541001)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疗效评价及脑利钠肽的变化

李雄1,阳明玉1*,秦静庭1,张立飞1,林毅2,王丹1,王长英1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1、B超室2,广西桂林54100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我科住院的小儿心力衰竭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常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吸氧、镇静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7 d为1个疗程,共两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NT-pro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CHF患儿治疗后NT-proBNP下降,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LVEF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2,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效果,可改善心功能,NT-proBNP在治疗CHF疗效评价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黄芪注射液;NT-proBNP;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小儿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临床急重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许多研究证实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清NT-proBNP浓度升高,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有重要价值[1]。黄芪注射液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功效。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心力衰竭患儿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前后NT-proBNP变化,探讨NT-proBNP在治疗小儿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评价中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科住院的小儿心力衰竭患儿80例,按照纽约小儿心力衰竭指数NYU PHFI的评价标准对所有患儿的临床情况进行评分[2],轻度心力衰竭56例,中重度心力衰竭24例。年龄为7个月~4岁,入选病例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力衰竭,除外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镇静、给氧、强心、利尿药、扩张血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黄芪注射液5~15 ml静脉滴注(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7 d为1个疗程,共两个疗程。

1.2.2 血浆NT-proBNP浓度的测定早晨安静状态下,外周静脉采血2 ml,试管中加乙二胺四乙酸(EDTA)放置、摇匀,立即低温离心(-4℃,3 000 r/min,10 min),分离血浆于-80℃冰柜中保存。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试剂盒购自美国RD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3 超声心动图检测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扫描仪,探头频率为2~4 MHz,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结束后同样方法测定NT-proBNP及LVEF。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的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比较使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比较两组CHF患儿治疗后NT-proBNP均下降,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t=2.10,P<0.01),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LVEF比较两组CHF患儿治疗后LVEF均上升,治疗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比较(,pg/m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比较(,pg/ml)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例数40 40治疗组320.5±26.8 90.6±20.5对照组10.2±41.2 65.4±18.9

2.3血浆NT-proBNP与LVEF的关系经线性回归相关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浓度随LVEF的减少而明显增加,治疗后随LVEF升高NT-proBNP下降,心力衰竭患儿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2,P<0.01)。

3 讨论

黄芪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中医补益药之一,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关于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既往已有文献报道,目前认为黄芪注射液具有正性肌力、扩张血管的作用,且不同于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在强心作用时不增加心肌耗氧,对于缺血缺氧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并且能改善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儿的心功能状态、LVEF等客观指标,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在综合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3]。

血浆脑利钠(BNP)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BNP逐渐成为反映心力衰竭的理想指标,已被纳人欧洲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指南[4]。血BNP主要由心室合成和分泌,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改变所引起的心肌细胞牵张是刺激其分泌的主要条件[5-6]。BNP和NT-proBNP由前脑利钠肽原在酶作用下分解而来,以1:1比例存在,与BNP比较,NT-proBNP具有半衰期长、稳定性好、浓度高等特点,因此更适合临床应用[7]。

本研究显示,所有患儿经过镇静、给氧、强心、利尿药、扩张血管等综合治疗,治疗后NT-proBNP下降、LVEF上升。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血浆NT-proBNP下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NT-proBNP下降更明显(P<0.01),说明心室容量负荷和室壁张力负荷得到改善,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儿具有积极治疗效果,可以改善心功能。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LVEF升高,LVEF上升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黄芪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后可以改善心功能,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本研究还显示,心力衰竭患儿血浆NT-proBNP浓度随LVEF的减少而明显增加,治疗后随LVEF增加NT-proBNP下降,心力衰竭患儿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2,P<0.01),与文献报道一致[8]。赵昕等[9]通过比较NT-proBNP与LVEF之间的关系,证明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即LVEF降低,NT-proBNP增加,说明NT-proBNP可作为判断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客观指标。

综上所述,血浆NT-proBNP的检测对小儿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评估心力衰竭患儿严重程度以及评价黄芪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临床适应证广泛,禁忌证及不良反应少,是非常有前景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10]。

[1]Schwachtgen L,Errmann M,Georg T,et al.Reference values of NT-proBNP serum concentrations in the umbilical cord blood and in healthy neonates and children[J].Z Kardiol,2005,94(6):399-404.

[2]张清友,叶青,杜军保,等.纽约大学儿童心力衰竭指数在儿童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9):703-707.

[3]王丽显,杜武勋,朱明丹.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09,1(2):78-80.

[4]Koch A,Kitzsteiner T,Zink S,et al.Impact of cardiac surgery on plasma levels of B-type natriuretie peptide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Int J Cardiol 2007,l14(3):339-344.

[5]Mir TS,Flato M,Falkenberg J,et al.Plasma coneentrations of N-terminal natriuretie peptide in healthy children,adolescents,and young adults:effect of age and gender[J].Pediatr Cardlol,2006, 27:73-77.

[6]张新颖,王玉林.脑钠肽在儿科心血管领域的应用现状[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3):553-555.

[7]刘奇峰,王笑宇,江珊.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终端脑钠肤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06,21(3):172-173.

[8]Dulac Y,ZabalawiA,TaktakA,et al.B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cardiological emergencies in childhood[J].Arch Mal Coeur Vaiss,2006, 99(5):477-481.

[9]赵昕,王萌.N端脑钠肽前体对心力衰竭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7):1287-1289.

[10]冯利营,郝伟.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4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1):1362-1363.

R725.4

A

1003—6350(2012)04—02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04.011

2011-09-07)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VEF比较()

时间例数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40 40 42.6±5.6 52.3±5.3 49.3±4.6 51.2±4.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课题资助项目(编号:Z2011175)

李雄(1963—),广西桂平县人,副主任医师,硕士在读。

*通讯作者:阳明玉。E-mail:mingyu0214@sina.com

猜你喜欢

充血性黄芪血浆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黄芪是个宝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