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某区中小学生伤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2-09-03李晗文郭宁晓苏婉华刘士俊苏锋梁佳志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21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影响因素分析

李晗文 郭宁晓 苏婉华 刘士俊 苏锋 梁佳志

[摘要] 目的 了解学生伤害的影响因素,有效预防学生伤害。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某区全日制学校的3 677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调查对象自填其基本情况及过去12个月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分析不同学生伤害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广州市某区中小学生1年内发生1种以上伤害的比例为53.3%。伤害发生率受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以及父亲文化程度的影响。不同伤害的发生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结论 针对不同特征的学生,应采用相应的伤害预防工作。

[关键词] 影响因素;伤害;中小学生;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c)-0207-03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juries am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a district of Guangzhou

LI Hanwen GUO Ningxiao SU Wanhua LIU Shijun SU Feng LIANG Jiazh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Haizh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51028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of injury am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injury intervention and monitoring. Methods A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study on the conditions of injuries during the last 12 month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3 677 students in a district of Guangzhou. Analyzed the injury situation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Results The injury rate of students was 53.3%, that was the injury happened at least once in the last year. Gender, grade, the degree of father's education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jury. The different injury got different factors. Conclus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jury in school students, the risk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 Influencing factors; Wounds and injuri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alyze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对58个国家的资料分析表明, 伤害是5~24 岁年龄段第1、2 位的死因[1]。为了及时掌握学生伤害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制定和实施学生伤害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预防学生伤害,本文对广州市某区中小学生的伤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区全日制学校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其中至少包括省一级、市一级、公办、民办学校各一所;于调查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级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3 677名学生。

1.2 方法

利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过去12个月学生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整个调查于2008年5月内完成。

1.3 资料分析

采用EP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平行双录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正态近似法对总体伤害率的置信区间进行估计,采用χ2检验比较伤害发生率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别,本文中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 814份,回收有效问卷3 677份,问卷回收率为96.4%。男生1 944份,占52.8%;女生1 733份,占47.1%。其中,小学2 527份,占68.7%,初中597份,占16.3%,高中553份,占15.0%。重点学校为2 783份,占75.7%,非重点学校894份,占24.3%。公立學校2 783份,占75.7%,民办学校894份,占24.3%。中小学生1年内发生1种以上伤害的比例为53.3%。

2.2 单因素分析

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与是否发生伤害进行比较(卡方检验),结果如表1。

2.3 多因素分析

将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以及根据专业知识判断与中小学生伤害有关的变量纳入模型,采用逐步向前法(α=0.05)建立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见表2、3。

男性和非核心家庭可能是中小学生伤害的危险因素,未发现独生子女、民族、学校类型、父母文化程度、利手以及重点学校与伤害发生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高中生发生伤害的危险性可能高于小学,但是低于初中。父亲学历为大专及以上者学生发生伤害的危险性可能低于父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学生。

2.4 不同类型伤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生率排前五名的伤害中,非核心家庭、男性、民辦学校是学生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父亲学历为中学、中专、技校,大专及以上的学生发生交通伤害的危险性低于父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学生。非核心家庭是学生烧烫伤的危险因素,高中生发生烧烫伤的危险性高于小学低于初中。母亲高职业压力是学生骨头卡喉的危险因素,父亲学历为中学、中专、技校,大专及以上的学生发生骨头卡喉的危险性低于父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学生。男性、非核心家庭、民办学校、左手是学生打碰利器伤的危险因素。高中生发生打碰利器伤的危险性高于小学低于初中。父亲学历为中学及以上的学生发生伤害的危险性低于父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学生。母亲从事高压力职业、非核心家庭是学生跌伤的危险因素,父亲学历为中学、中专、技校,大专及以上的学生发生跌伤的危险性低于父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学生(表4)。

3讨论

根据已有文献报道,儿童少年伤害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2个方面: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儿童所生活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学校因素、家庭生活条件、家庭成员(尤指父母) 的情况及其对安全的态度与行为等。个体因素包括人口学特征以及儿童某些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等[2-3]。

本研究显示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伤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马淑一等[4]报道的包头市相近,异于谭盛葵等[5]报道的桂西地区。可能由学生伤害发生的地区与环境差异所致。独生子女多种伤害发生率低于非独生子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贾存显等[6]的报道一致。可能与独生子女更多地受到父母和亲友的关心照顾有关。民办学校多种学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公办学校,可能与该区民办学校外来工子弟较多,其家长忙于生计,对子女照顾相对较少有关。也可能说明公办学校的学生伤害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到位。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核心家庭是学生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核心家庭学生伤害发生率低于单亲家庭和寄养家庭的学生,与阳本华等[7]的报道一致。可能与父母对子女的安全更加关心以及双亲共同照顾子女更加体贴周到有关。父母教育程度较高者,学生多种伤害发生率较低。可能与文化水平较高的父母更容易接受理解学生伤害预防知识有关。且与陈天娇等[8]及卢关平等[9]的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男性、非核心家庭、民办学校、左利是学生打碰利器伤的危险因素,可能与男生好动、非核心家庭和民办学校对学生的保护不足以及左利者对生活设备、用品的不适应有关,也可能与左利者在脑神经发育方面的某些尚不为人知的特征有关。

[参考文献]

[1]Manciaux M,Romer CJ. 儿童和青少年的意外事故[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12-25.

[2]李迎春,金会庆. 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研究现状[J].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33(2):136-138.

[3]王黎君,杨功焕. 儿童发生伤害的危险因素[J]. 疾病监测,2001,16(6):233-236.

[4]马淑一,徐能义,李香兰,等. 中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现况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3.

[5]谭盛葵,马迎教,蒙仕江,等. 桂西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意外伤害调查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6):803.

[6]贾存显,赵仲堂,薄其贵,等.410例高初中学生伤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9):1123.

[7]阳本华,李军,肖和平,等. 郴州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1,28(2):152.

[8]陈天娇,季成叶. 中国18省市中小学生伤害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2):154-156.

[9]卢关平,周春洪,吴霭玲,等. 江门市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170-173.

(收稿日期:2012-06-07本文编辑:马 双)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