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本科高校图书馆大学生文献资源利用状况调研报告

2012-09-01周天旻郭孟甲陈琳格根哈斯海南医学院图书馆海口57110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11期
关键词:馆藏利用文献

●周天旻,郭孟甲,陈琳,格根哈斯(海南医学院 图书馆,海口 571101);

袁惠蓉(海南大学 图书馆,海口 570228);

龙净林(海南师范大学 图书馆,海口 571158);

倪德钰(海南琼州学院 图书馆,海南 三亚 572022);

刘梦平(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图书馆,海南 三亚 572022);

郑 磊,夏 玫,于挽平,李丽舒(海南医学院 图书馆,海口 571101)

1 引言

网络时代的图书馆馆藏是印刷型馆藏和电子馆藏并存的复合型图书馆馆藏。在复合型图书馆馆藏环境下,全面调研一个地区高校大学生文献资源的利用情况,有利于从学生角度发现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利用情况和服务状况与学生期望值之间的差距,使图书馆及时调整发展重心,确定急需改进的领域,从而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建设更具针对性,发挥最大的效益。本着这样的思路,本项目在海南省各本科院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调查,以期通过调研在收集并分析大量调查事实数据的基础上,对海南省高校大学生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总体情况、需求特点、发展趋势等作系统归纳与分析研究,旨在促进图书馆提升文献保障能力,及时调整读者工作的内容与形式,为从事读者服务工作的馆员从理论的高度和深度上审视并规范自己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工作水平和质量提供必要的启示,也为海南各高校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求不断地及时调整馆藏结构,建立一个多种媒体、多种形式并存,并具有有效利用价值的高质量馆藏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事实的数据保障,更期望通过各馆相互协调为建立一个能满足全省高校图书馆读者现实与潜在需求的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提供必备的研究参数。

2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实施

截至2010年,海南省共有5所发展比较成熟的本科院校,分别是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三亚学院、琼州大学,现有教师3000余人、在校生5万余人。根据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大型调查类样本规模应控制在1000-3000样本之间。如果允许的抽样误差在2%,置信度为95%,样本规模应选择1500以上最为合适。本项目采用混合抽样法(即混合概率抽样法和非概率抽样法)获得样本,但以概率抽样法为主。[1]先依据各院校学科专业性质进行分层选取抽样,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定额随机抽样。每个学校选择样本数不少于300。考虑到有效问卷会小于实际问卷,有效问卷规模不足时再采用判断抽样法实地偶遇抽样。[1]研究对象范围为海南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及研究生,以本科生为主。资料收集方式以自填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以个案访谈方法。

问卷内容的质量高低对调查起决定作用。问卷由课题组在分析各高校学科特点、广泛收集资料并进行资料研究和征讯本行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内容包含个人特征信息,课外阅读状况,利用图书馆各种载体文献和互联网的状况,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以及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总体评价等共33项,涵盖了图书馆各项服务资源和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各类问题。

调查于2010年3月至4月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l 500份,要求学生以无记名方式填写,收回有效问卷1459份,回收率达97%,符合预期。各校课题组成员分别在本校图书馆实地偶遇抽样发放欠缺的份数,完成本校的300份问卷,共回收1500份问卷,达到100%。所有有效问卷采用Excel录入并进行定量分析。

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1 基本情况统计

五所院校涵盖海南省主要地区,海口市为多。男性占样本总数41.4%,女性占58.6%,男女性别比例符合各校男女生源比例。学历层次比例分别为:本科生70.2%,专科生16.5%,硕士生13.3%,以本科生为主,符合本科院校的结构情况。以年级统计,大一占总人数的23.5%,大二占28.7%,大三占26.5%,大四占19.3%,大五只有海南医学院的3人(样本较少,不作研究),年级覆盖以大一至大四为主,分布合理,结果具有广泛代表性,基本反映了海南本科高校大学生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的状况。被调查学生专业涉及各校主要院系,专业分布较为均匀,以各校重点专业为主,文理科比例符合五校的基本情况,比较均衡。

3.2 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调查分析

3.2.1 课外学习的场所及利用图书馆的频率

在阅读场所的选项中,大部分读者将图书馆作为课外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占到了74.8%,其次是教室。从到馆频率看,每周两次以上(含每天)到图书馆的读者占到了总数的72.7%,而每天都到图书馆的也有27.3%,说明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优雅的阅读环境对学生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再细分析,发现本科生较专科生和研究生到馆频率较高。进而对各年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频率做详细的调研(见表1),发现利用情况较好的是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其次是大三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这和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大一课程较少,课余时间相对较多,大一学生对新环境还不够熟悉,可去的地方有限,图书馆就成了首选,还有的学生在中学时候忙于应付高考无暇顾及自己某方面的阅读爱好,这时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增加,利用率相对较高。大四要准备论文和实习,课程也相应减少,对图书馆的需求增加。大二课程比较繁重,即使利用图书馆也是以完成学业为主。大三学生分两种情况,对于本科生而言,学业依然繁重,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到图书馆完成学业或准备试验材料,对于专科生而言,需要准备毕业前的学习材料,对图书馆的需求相对增加。

表1 利用图书馆的频率

3.2.2 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动机

调查得知,学生到图书馆借阅书刊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阅览书刊、学习知识和到图书馆配合完成学业而上自习,进行学术研究的比例较低。这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是首先要考虑的,也进一步反映了我国的教育体制的一个侧面,即使在大学也摆脱不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疲于完成基本的课业要求,只有少部分学生定位于深层次的学术研究,这其中又以研究生为最,比例占到了63.8%,其次是本科生。本专科生中也不乏仅仅为了完成毕业论文而进行学术研究的学生。在娱乐消遣方面专科生所占比例较其他两个学历层次的学生多许多,这也反映了专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涯还缺乏合理的定位,需要图书馆适当的引导。大部分学生重视拓宽知识面,进行知识更新,所占比例较高,这比较符合当今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为具有必备的生存能力,这使他们在校学习期间能积极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面,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3.3 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调查分析

3.3.1 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取向[2]

大学生课外获取文献的最佳途径还是到图书馆借阅,尤其是本专科生,分别占到了81%和84.7%,说明大学生对图书馆有很强的依赖性。自己购买书刊资源比例本专科生较少,研究生相对多些,占到了37.9。在调查表中设计了一项:如果自己购买你会购买哪一类的书刊资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多集中在常用工具书、教学参考书和习题集。分析原因,目前书刊的价格较高,图书馆有很方便的借阅条件,没必要自己再去购买,但是一些需要常常翻阅的工具书、借阅量较大不容易借到的参考书、热门书,以及需要在书上涂写的习题集之类的书刊资源,有条件的大学生常常自己购买。研究生常常因为在图书馆不能完全满足自己某方面的专业需求而购买,且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历层次,另一种倾向是研究生常常上网查找电子版资源,比例达到了78.9%。

表2 利用图书馆的动机

大学生在借阅文献资源的方式上,选择到架上直接查找的本专科生分别达到了80.8%和75.8%,而利用书目检索系统查找文献的只有38.8和42.5%,选择咨询图书馆员的仅占11.2%,这种情况在低年级学生中尤为明显。只有研究生选择书目检索和咨询图书馆员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了59.5%和71.2%。究其原因,① 图书馆全开架使大学生有了与图书馆零距离接触的方便条件,学生们可以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馆藏,因此对书目检索系统的依赖性减弱。② 开架借阅带来问题之一就是架上书刊较为混乱,如果图书馆员不能及时归位,即使在检索机上检索到了所需图书,也不一定能根据类号在架上找到。③ 学生对书目检索系统不了解、没有意识或不知道如何使用检索机。④ 许多学生面对偌大的馆藏无从下手,于是会选择随意浏览抽取的方式。⑤ 还有学生遇到困难不知道或不好意思咨询图书馆员;还有的学生咨询时没有得到满意答案或因图书馆员服务态度和质量的原因而放弃咨询图书馆员。以上数据和原因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读者利用文献资源的方式多半还是采用简单的架上直接查找的方式。这也折射出了图书馆开展培训、咨询和引导服务的主动性还很不够。

大学生最常获得文献信息的载体资源以纸质资源为主。究其原因:①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而纸质图书是一种成熟的定型出版物,对配合学校教学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期刊、报纸具有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是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高年级学生的重要参考文献源。② 纸质资源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等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阅读。③ 五校学生人数5万余人,而图书馆拥有的多媒体设备显然供不应求的。④ 即使是在高校,学生也不能无偿利用图书馆多媒体设备,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同学就会被拒之门外。⑤ 有些学生电脑操作不熟练,计算机和网络文献检索能力较差。由于以上这些因素的制约,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固守着传统的阅读方式,把纸质资源作为最重要的信息来源。研究生利用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比例比较高,其原因为:① 研究生因信息素养较高,获得文献资源的途径和意识较本专科生强,自身条件也较好,大多自己拥有电脑。② 图书馆现存的研究生研究领域的纸质资源较电子资源相对缺乏。③ 获取电子资源更快捷、方便,而且电子资源往往更因为反映了本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而为研究生所喜爱。

表3 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取向

3.3.2 大学生阅读倾向分析

调查发现,大学生读者最常阅读的文献类别是专业类(含与专业有关系的教学参考书)、文学类和社科期刊,其次是语言类和计算机类,科普类和政治法律类的需求相对较少。究其原因,除了海南医学院其他四校都属于综合类院校,专业侧重各不相同,学生对本专业文献以及相关学科的文献会有很大的兴趣。此外,由于学生毕业自主择业,学生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会阅读一些对创业有帮助的文献和能提高自身素养等方面的文献,这在高年级学生中体现的尤其明显。

学术期刊由于所载信息时效性强、容量大,受到学生欢迎,尤其是高年级学生面临着毕业论文的撰写,有的专业有参与社会实践的项目,有的学生还会进行学术研究,需要大量本专业学科领域中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对学术性较强的期刊和数据库就有了较强的需求。教学参考书的需求随着不同教学阶段的发展而变化,中高年级学生的需求明显要高于低年级学生,这与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学业程度的加深,专业方向逐渐明确有一定关系。研究生在学术期刊和数据库方面的利用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学历层次的学生,这和他们的学业规划以及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关系。

表4 大学生阅读倾向

3.4 大学生利用图书馆服务的调查分析

3.4.1 利用基本服务的总体情况分析

这一项共设计了馆舍环境、开放时间、借还书服务、阅览室服务、咨询服务、借阅图书数量及服务态度和技能等7项指标,分别用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和不知道几项要求学生作答。从问卷分析情况看由于各校馆舍条件相差较大,就馆舍环境和阅览室服务两项各校满意程度相差也较大,总体来说,比较满意以上的比例较少,只占五校总数的31%和35%。相对而言,学生对借还书服务满意率较高,占68.4%。所有项目中满意率最低的是开放时间和借书数量,从读者的具体意见和个别访谈得到的信息是大部分学生认为晚上下班过早,尤其到了学期末考试期间应该延长开放时间,在借书数量方面,希望数量多些就不用常去图书馆了,毕竟校园也是比较大的。还有29.4%的学生认为图书馆最急需改善的是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技能。

3.4.2 利用网络服务的情况分析[3]

具体而言,利用网络资源最好的是研究生群体,网页浏览、中外文数据库、查找资料分别占到了87.2%、82.9%和77.8%。本专科生中利用较好的是网络聊天、网页浏览、随书光盘与视频教学和超星等电子图书。利用最少的是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是海南省高校信息互享的一个资源平台,提供资源共享、个性化知识服务。有国家科技图书馆文献中心、开世览文、CALIS保障系统、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以及海南省医药卫生文献保障系统。但统计数据显示利用这一功能的却寥寥无几,这应值得图书馆员认真反思其中的症结所在,是否宣传到位?服务内容和工作人员的水平是否能满足大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表5 图书馆网络利用状况

4 结论 [4]

4.1 加强宣传和培训,引导学生科学利用图书馆

海南每个高校都开设了程度不等的信息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学生从进校门到毕业,从理论上讲,可以完整地掌握利用文献信息的技能了。从调查数据看,大部分学生基本具备了使用图书馆海量信息网络数据库的意识,并且也具备了一定的使用技能,这也反映了图书馆用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利用。尤其是对海南省高校间的资源共享平台即使是研究生也才只有38.7%的学生利用。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对图书馆其他各项基础服务项目和技能缺乏认识。这些情况是对图书馆及其资源的极大浪费。随机调查了小部分高年级学生,反馈的信息是到图书馆只是利用借阅等基本的服务,对于检索课程,学生反映在低年级时因为没有学分或学分少,不是专业课没有重视,有的学校只是讲座性质的,现在要写论文了才发现不会用数据库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因此,图书馆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宣传和培训,引导学生科学利用图书馆,重视资源检索技能的培训,在原有一条龙培训的基础上,采用导读、讲座、座谈会、游艺、短期培训班等学生可以切实参与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学生活动进行宣传和培训,让图书馆真正起到为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作用。

4.2 科学规划馆藏资源结构,优化可利用资源

信息时代,媒体资源逐步成为趋势,但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学校的条件,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仍需注重纸质资源的建设,以顺应学校的教学任务,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文献资源需求,缓解多媒体设备不足带来的压力,但同时应该考虑高校电子设备公共化,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便利地利用到媒体资源。酌情增加电子资源的馆藏比重和资源的共享建设,更应该考虑整合免费的网络化资源,以保证学校办学需求和重点学科、专业的科研需求,构建合理的馆藏结构。

4.3 重视阅读导向,提高文献利用率

每一阶段的学生阅读倾向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图书馆应利用各种手段作适当的阅读引导,为低年级学生推荐文学性、知识性强的文献资源,同时让他们意识到大学生必须阅读大量的专业参考书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专业性和学术性较强的,能解决思想深层次问题的导读书目,增加针对性较强的阅读指导,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不同载体形式的文献资源,培养利用时效性强、内容新颖的电子资源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利用各类文献资料。

4.4 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服务质量

学生获取信息希望方便、快捷,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已大大改善了图书馆公众服务设施,使图书馆简化服务流程,缩短可获得信息的周期,提高服务效率成为一种可能。面对学生利用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和信息需求,利用丰富的馆藏为学生提供经过处理的、更加符合需求的深加工信息产品,从而缩短学生处理信息的时间,实现信息深层次服务。因此,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强化馆员服务能力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要素,只有这样才能让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1]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50-81.

[2] 邵晋蓉,张文霞.研究生学科教育文献资源需求与资源保障循证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8):67-68.

[3] 甄连花.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及利用调查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6):104-105.

[4] 周天旻.大学生文献资源利用状况实证分析——以海南医学院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6):55-59.

猜你喜欢

馆藏利用文献
馆藏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