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景煤矿首采区巷道布置优化设计
2012-08-31贾正奎王俊超
贾正奎,王俊超
(四川广旺集团船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宜宾645253)
1 地质概况
船景井田含煤地层平均总厚135.35m,共含煤13层,煤层总厚一般为7.53m,含煤系数5.6%。含煤地层主要由砂岩、泥岩组成,其次为煤、炭质泥岩、菱铁矿及石灰岩等。含可采煤层的宣威组上段,平均厚43.36m,含煤10层,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4层,分别为2,7,8-1,8-2煤层,煤层平均总厚5.73m,可采含煤系数为4.2%。2号煤层直接顶板主要为泥质岩类,次为粉砂岩、细砂岩;伪顶为炭质泥岩,一般厚0.25m左右,底板多为泥质岩。
2 原设计方案
井口及工业场地选择在乐义乡浑水河西岸的河坝头,矿井采用平硐开拓,井口标高465m。主平硐位于煤层底板,长度1880m,采用机轨合一布置;在465m水平沿8-2煤层底板35~50m布置一组水平大巷。矿井南北两翼分开排矸、回风。北排矸斜井选在南厂沟,井口标高665m,长度831m,倾角15°,采用机轨合一布置,落平于465m标高后,通过1514m排矸石门与主平硐联系;北回风斜井选在南厂沟附近的山王庙,井口标高795m,长度757m,倾角25°,落平于480m标高后,通过1280m总回风石门与475m回风大巷联系;大巷位于煤系地层中,用石门及斜巷分别与排矸井及回风井相接,形成矿井进、回风系统。采区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共有3个井筒,即主平硐、北排矸斜井、北回风斜井。
结合煤层赋存条件,将主要运输巷道及回风巷道集中布置在8-2煤层底板35~50m范围内围岩相对较好的砂岩中。
由于本井田主体构造为一简单开阔的向斜和宽缓近对称的背斜,地层产状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大,倾角平缓,设计采用分区式通风,每一采区都能与水平回风巷相连。总回风巷平行于主要运输巷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通过回风石门与回风井相连。
盘区巷道布置倾斜长壁开采,中厚煤层采用综采及高档普采,薄煤层采用高档普采,工作面长度为150m。
3 巷道布置优化设计
3.1 方案介绍
3.1.1 大巷层位选择
根据煤层底板岩性,结合鲁班山南北矿经验,将胶带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及主要煤仓、车场等重要系统布置在8-2煤层底板90m以下的玄武岩中,该层玄武岩厚度约90m,其下为茅口灰岩,玄武岩强度高,无层理,节理不发育,可不支护,进行裸体施工,施工速度快,掘进成本低。考虑将巷道布置在玄武岩顶界下15m位置。
465m主平硐在井口往里600m处向北转30°52',再掘进约1100m,在77号勘探线西侧进入玄武岩后布置北排矸系统的运洗煤矸石3t底卸式矿车车场、运掘进矸石的1t矸石车翻罐笼车场及255m水平煤炭、矸石转载系统。之后向南转8°28'靠南侧布置轨道大巷,靠北侧布置胶带大巷,两大巷间距20m,一直延伸到501号勘探线。
在665m北排矸平硐井口往里550m处向西南方向在玄武岩中布置665m总回风大巷,巷道延伸到501勘探线处与一采区总回风石门联系。在此处施工倾角为15°的465排矸暗斜井700m后,通过465排矸石门与井底车场连接,进而与主平硐连接起来。
3.1.2 采区巷道布置
轨道运输大巷到采区位置后,向顶板方向布置采区主石门,并通过502m抬高运输石门揭穿各煤层。在8-2煤层底板约37m位置,顺层布置运煤上山 (978m)、回风上山和行人上山 (1152m),角度均为9°。665总回风石门与665回风大巷相连形成回风系统,运煤上山只布置到第一区段运输巷标高638m。轨道上山为了减小提升长度,以15°倾角穿层布置,斜长724m,下部距8-2煤层80m。502m抬高运输石门向底板方向布置到胶带运输大巷位置,在玄武岩中布置采区煤仓 (高24m,3000t),各区段石门及总回风石门布置在采区主系统 (上山)西侧50m位置,以利于东翼先跨上山开采,减轻采区上山受集中压力影响。在采区位置的玄武岩中布置井下炸药库、采区变电所,并采用反穿层回风小上山与采区回风上山沟通,形成硐室独立回风。
3.2 方案比较
3.2.1 大巷布置比较
(1)布置在煤系地层中
优点 距煤层距离近,联系煤层的上山、石门距离短,工程量小,如果软岩支护过关,配合倾斜长壁采煤法,生产系统简单,初期投资小,工期短。
缺点 煤系地层宣威组下段,岩性主要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强度极低,而且遇水膨胀,巷道维护极其困难。根据鲁班山南北矿实践,布置在煤系地层中的开拓、准备巷道,矿山压力显现强烈,巷道变形非常大,维护成本高,不能满足服务期安全使用;将胶带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及主要煤仓、车场等重要系统布置在煤系地层中,掘进速度慢、支护成本高、维护费用高,且一旦出现问题不能使用,将影响全矿井生产;不利于多孔掘进,建设工期长,总回风巷布置在465m水平,需掘进完回风斜井 (25°,757m)、回风石门 (1280m)后才能掘进总回风巷,而且前期需多掘总回风巷398m,该施工路径工期至少增加16个月,不利于早投产,早见效。
(2)布置在玄武岩中
优点 玄武岩强度高,无层理,节理不发育,巷道可不支护,进行裸体施工,施工速度快,掘进成本低;维护费用少,主要系统稳定可靠;总回风巷布置在玄武岩中,并上提到665m标高,可通过北排矸平硐施工665m总回风大巷,施工条件好,掘进费用低,可节省工期16个月。
缺点 由于玄武岩顶界距8-2煤层法线距离约90m,煤层倾角较小,开拓巷联系煤层的上山、石门工程量大。
3.2.2 采煤方法比较
(1)走向长壁采煤法
优点 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及底板瓦斯抽采巷道为水平巷道,材料运输容易,人员行走方便,掘进速度快,掘进成本低;支架、设备、材料运输容易,工作面搬家时间短;采煤机倾斜布置,稳定性好,有利于综采效能的发挥,单产高;回风路线短,通风阻力小。
缺点 采区上山工程量大,初期投资大,工期较长。上山维护时间长,维护工作量大;通风系统复杂、运煤系统环节多,生产管理要求高。
(2)倾斜长壁采煤法
优点 经大巷通过盘区小上山直接布置工作面,生产系统简单,初期工程量少。
缺点 工作面辅助运输困难。工作面运输、回风巷为倾斜巷道,斜长达1200m以上,需多台绞车接力提升,提升安全性差,设备、人员占用多,运输环节多,不利于生产、安全管理;人员行走体力消耗大,路途时间长,降低劳动效率;倾斜巷道多,掘进成本高,掘进速度慢。工作面运输、回风巷及煤层底板瓦斯抽采巷均为倾斜巷道,加之倾斜长度大,掘进成本高,掘进速度慢,不利于工作面接替;不利于通风、瓦斯管理。总回风巷布置在465m水平,工作面回风巷为下行风,回风距离长,通风阻力大。回风距胶带大巷、轨道大巷近,一旦煤与瓦斯突出出现逆流,逆流瓦斯容易进入主要进风系统,灾害波及范围大,不利于安全管理;倾斜长壁开采不利于综采效能的发挥。倾斜长壁开采,支架、设备、材料运输困难,工作面搬家时间长;采煤机俯斜或仰斜割煤,稳定性差,倾角大时容易割顶、底;俯斜开采时若采空区涌水大,涌水将进入工作面,恶化环境,影响综采效能。
3.2.3 井巷工程量综合比较
(1)玄武岩中布置大巷,采区布置方式
投产井巷工程量25412m,投产井巷工程投资19976.92万元,投产时的巷道维护费用5214.85万元;后期井巷工程量17455m,后期岩石井巷工程投资10159.21万元,后期岩巷维护费用1626.40万元。
(2)煤系地层中布置大巷,盘区布置方式
投产井巷工程量21772m,投产井巷工程投资18585万元,投产时的巷道维护费用5194万元;后期井巷工程量35922m,后期岩石井巷工程投资23437万元,后期岩巷维护费用7205万元。
2种布置方式对比可知:玄武岩中布置大巷,采区布置方式相比煤系地层中布置大巷,盘区布置方式减少工程量14827m,节约总资金17443.85万元。采区布置与盘区布置工程量及费用比较见表1。
表1 采区布置与盘区布置工程量及费用比较
4 结 论
船景煤矿首采区采用玄武岩布置大巷,采用走向长壁开采,虽然在建井初期投资略大,但后期费用明显减少,生产系统安全可靠,有利于后期的系统改造、接替,以及后期产能的提高,故最终选定该方案,淘汰原设计方案,事实也证明该方案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1]张荣立,何国伟,李 铎.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2]徐永圻.煤矿开采学 [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3]段红民,胡喜明,巫仕振.薄及中厚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优化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8(2).
[4]王广辉.河东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合理布置方式[J].煤矿开采,2009,14(1):37-38,80.
[5]徐玉胜.大采高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J].煤矿开采,2009,14(3):19-22.
[6]李新旺,张小兵,段红民.急倾斜煤层斜坡采煤法巷道布置方式探析[J].煤矿开采,2007,12(3):27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