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美育中的课堂情境

2012-08-30苏税华

青年文学家 2012年13期
关键词:想象性

摘要:创设良好的语文课堂情境对实现语文美育教学目标意义重大。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分为感知性情境和想象性情境两大类。感知性情境与人的听觉、视觉、触觉、感觉相关,想象性情境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想象才能体验。

关键词:语文美育;感知性;想象性

作者简介:苏税华(1983-),男,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062-0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要在课堂上营造出“学习共同体”就必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性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一模式。语文美育教学的实施同样离不开情境的建构,情境的建构也必须符合学生的所学内容。

一、创设感知性情境

在人对信息的接受过程中,每种感官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2%来自味觉。在语文美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来增强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情境的创设是多方面的,但最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能具体的感知。即要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用实物、图画、音乐等作为引导,又要培育学生想象性的再造情境的能力,这就需要语言和学生自己的体会了。为此,我们提出视觉上、听觉上、体验上和想象性的情境创设。

1、视觉式情境的创设

视觉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活动的场所,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心安排。在教师仪表、教室布置、课堂板书、多媒体应用方面采用具体措施。比如在教师仪表方面,教师的穿着打扮要符合教师的职业要求,“无数事实证明,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光彩照人形象的教师,教育效果总是比较理想,这里所说的‘光彩照人,绝非指地位的显贵、名声的显赫,而是指在平凡的工作中能在人格上、学识上给学生以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身教具有榜样的力量,演讲具有感人的魅力”教师环境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审美要求。教室不宜拥挤,应该宽敞干净,考虑到光线的因素。桌椅的摆放要整齐,墙壁四周可以悬挂部分名人名言,但不必浓墨重彩。每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更换,可以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把自己的创意展现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上。让同学们在一个充满美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在板书的设计上,也要体现相应的美学原理,做到整齐美观、纵横有序。在多媒体应用方面,也要特别注意多媒体本身的特点,一方面,多媒体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带给学生较好的视觉效果,但使用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多媒体本身的视觉冲击也恰好是其弱项,要让多媒体成为激发学生想象的工作,而不是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因而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一定要留下足够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动静结合,对视觉上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揣摩品味。

2、听觉式情境的创设

在网络时代,知识爆炸性的膨胀极大地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但也往往让人陷入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的困境。学生通过眼球吸取信息的同时,在思维方面的退步也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换言之,网络时代的负面效应之一就是用看代替想。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同样也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在对信息吸收有效性的研究中,听觉在很大程度上优于视觉。听觉情境的创设应从教师教学语言、课文导语、诗文诵读欣赏、语感训练方面着手。

学生良好的语言感觉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语言听力方面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觉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文美育教学也有赖于良好语感的培育。要在课堂环境中从听觉的角度来训练语感,既要注重教师语言这一个方面,也要注重学生在诵读课文时自己听到的语言这个方面,而且后一个方面对于训练学生的听力更为重要。就教师语言而言,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是富于情感的美的语言。在规范、准确的同时也要体现文章本身的美感。因而教师语言在语速上要适合文章的情绪波动,同时又要条理清楚,具有逻辑性。学生在诵读课文的时候,固然是讲究读的一面,但也在听觉上对学生自我形成影响,最美的声音还是自己的声音。

3、再次是体验式情境的创设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最终的体现。“满堂灌”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学生理解了才是真正理解了,学生感受了才是真正感受了。语文美育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参与到课文所构建的世界里,在逐渐体验的过程中进入审美世界。比如在讲解《我有一个梦想》时,就可以让学生模仿这篇演讲稿写出自己的梦想,再进行演讲。语文美育教育就是要调动同学们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产生美的感受感悟。教师把课文中的文字化为语言传达情意,学生在充满情感的语言氛围中进行感受,心灵才会彼此打开。

二、创设想象性情境

想象性情境就是学生根据教师和课文的提示,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想出一个具体性场景,并将自己的体验投射其中。一般而言,想象性情境分为再现、比拟或虚构几种。再现想象就是主体对外部事物或现象的浮现。比如讲朱自清的《背影》时,就可以让学生想一下父母所做的最感动自己的事情是什么?有的同学会想到自己晚上做作业时母亲一直会陪着,有的同学会想到父亲把劳作所得拿到集镇上去卖,换取自己的书学费,有的同学会想到自己把妈妈气哭时的情境,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的情感内涵。比拟想象就是对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吴晗的《谈骨气》,骨气是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但毕竟较为抽象,有的同学就把它比喻为变形金刚的钢筋铁骨,怎么打都打不烂。对于这样的比喻,有些老师马上给予纠正,但事实上,这样理解虽不能完全体现骨气的内涵,但也有相通之处,完全可以适当引导。虚构想象就是凭空由此物联想到彼物。一个人在较为年轻的阶段总是富于幻想的,创造性的想象在学生中也大量存在,教师应适当引导,不能随意打击学生想象的积极性,不能一个想法说出来,教师就马上纠正,要看一下是哪一种,怎样引导到审美体验中来。总之,学生的想象力是最为珍贵的品质,一定要获得善待。

参考文献:

[1]、黄良.审美力——美育素质能力构成,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

[2]、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猜你喜欢

想象性
网络文学的虚拟性与想象性特征
浅谈“境生于象”
浅析电影听觉元素的叙事建构
读写结合,有效练笔,读写在碰撞中闪光
浅析VR技术在初中物理情境教学中的应用
构筑科技的“道”梦空间
想象性厌恶疗法对冰毒类男性戒毒人员心理渴求的干预
吉亚诺利电影:一种想象性的寓言
论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的独特关系
论美国制定法解释中的想象性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