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几点建议
2012-08-30林燕虹
[摘 要] 针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所存在的问题,从生产实际出发探讨做好设备管理工作的方法、措施及建议。
[关健词] 设备管理配置使用保养检修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设备技术日益朝着集成化、大型化、连续化、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先进的设备在不断地增多,其维修任务和维修人员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原因在于越先进的生产设备,其维护管理与保养工作越重要。设备的生产能力、所处的状态直接影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如果无法保证设备一流的技术状态,那么,也无法保证生产出质量一流的产品。因此,如何保证设备既安全可靠的运行,又合理地降低使用费用,这需要先进的维修技术,更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1]。
设备管理是对设备的一生进行动态管理和辅助决策,以提高设备的综合效能、降低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为追求目标。根据设备管理的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配置
一方面,随着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设备投资额大幅度增加,其投资风险也随着增加。设备的价格决定着设置费。价格昂贵的先进设备,对其工作环境的温度、噪声、粉尘、空气的相对湿度以及操作者的操作规范化要求高,因此,需要独立设计符合要求的放置空间,特别是一些精密的检测仪器仪表,例如三坐标测量仪,使用环境要求在温度(20±2)℃,湿度在40%-70%之间,因此,在放置间必须安装空调。其次,设备的可靠性决定了维持费,可维修性是可靠性三大要素之一。当设备发生故障后,能够很快很容易的通过维护或维修排除故障,就是可维修性。像普通车床、数控车床等所发生的一些简单故障属于是容易维修的,而且维修成本也不高,很快的能够排除故障,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事后维护或者维修解决。而像六轴联动加工中心等价格很高而且非常注重安全可靠性的要求的设备,一般要加强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来大大延长它的使用寿命,这也就大大增加了设备的维修费。
另一方面,对于一台设备来说,其寿命分为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先进的设备不断出现,必然造成在现有设备的自然寿命尚未结束之前,技术寿命就已经完成的状况。科学技术发展愈快,技术寿命就愈短,因此,为了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就要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2]。在设备自然寿命后期,由于设备的磨损、老化,需用较高的维修费用继续维持设备的使用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应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对闲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或报废处理,减少设备闲置数量。
因此,在购置或引进设备时,必须进行周密的可行性研究与技术经济论证,以及设备部门参与或负责设备的前期管理,做好设备更新规划与方案的编制、筹措更新改造资金、选购和评价新设备等工作,以利于引进与购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设备,发挥设备投资的最大效益。
2.科学使用
设备的科学使用有利于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从价值构成上看,设备价值是固定资产总价值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报道,在国有企业的资产中,设备的价值占70%左右,因此,搞好设备管理就管住了固定资产的大部分。
设备若能被合理科学使用,可大大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故障,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应有的精度。对于正处于发展时期的中小企业,为了完成生产量,经常出现设备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不同型号设备拼装工作等现象。实际上,这种拼生产量的作法,实不可取。每一个设备都有其对应的工作要求,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会使得设备的各零部件处于高温状态,特别是一些主要运动部件,高温状态下其机械性能会发生变化,达不到正常技术状态,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会下降,不合格率也大大增加,这样一来,不但造成材料浪费,人工浪费等,还有可能耽误了交期。再者,超负荷工作、拼设备会使得设备的磨损加剧,故障增多,加速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不但没能提高生产率,反而形成了不断停产维修的混乱局面,同时,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可见,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使用管理控制程序是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设备使用部门也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和监督。
3.及时保养
不少企业单位一到生产期、任务重时,往往忽视设备的保养工作,认为机电设备正常运行,没有故障,无需停下来保养。这就埋下了日后造成机械事故的隐患。因为保养能消除机械隐患,若不及时保养,往往会使机械设备出现大的故障,甚至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保养就是定期地对设备各部分进行清洁、紧固、检查、调整或更换某些零部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有松动、干摩擦、异常响声、疲劳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检查处理,防止设备过早磨损,确保在使用时处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之中,随时可以启动、运行和工作。
设备保养可分为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和特殊保养三大类。定期保养按时间间隔长短,分为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三级保养。特殊保养包括走合保养、换季保养、转场保养、停用保养等。一般来说,在现行的设备保养计划当中,常见的是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相结合,既消除了一些小隐患,也做到了定期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收集设备的动态信息。因此,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必须根据各种设备的状态、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保养计划。
4.计划检修
采用合理的维修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合理的维修方法一般是针对设备出现的故障来制订的。例如可通过对故障种类进行划分,如破裂、破损、变型、磨损、腐蚀、泄露、生锈等,进行故障分析研究后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法。通过对很多企业生产现场的故障内容进行分类与分析,发现占70%的是简单故障,30%是需要专业知识才能解决的故障。简单故障如没有及时加油,而导致部件烧坏;加油、加水不当导致渗漏;承重部位开裂等等。也可以通过对设备故障的发生部位进行分类整理,比如紧固部分、润滑部分、驱动部分、气压、油压、电器制动、传感等部位,再制定相应的维修检查计划以及维修方法。设备的检查是对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通过修理和更换磨损、腐蚀的零部件,使设备的效能得到恢复。只有通过检查,才能确定采用什么样的维修方式,并能及时消除隐患。根据有关资料统计,采用先进的状态监测手段,可以减少25%~50%维修费,故障发生率减少75%,并达到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的效果。因此,采用合理的维修方法是做好设备维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5.结束语
设备管理总的发展趋势是向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即设备管理集成化、全员化、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设备维修社会化、 专业化、规范化;设备要素市场化、信息化。因此,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是今后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松堂,基于网络和状态监测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天津大学,2004.硕士学位论文,天津.
[2] 夏红星,浅谈煤矿设备管理,价值工程,2010,29(5).62.
作者简介:
林燕虹(1984-),女,汉族,硕士,教师,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