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2012-08-30王琦
王琦
[摘 要] 本文从阐明安全文化的内涵着手, 分析了现阶段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难点, 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难点对策
我国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石油企业也不例外, 尤其是连续发生的一些特大恶性事故, 影响深远, 教训惨痛,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安全文化一词, 是由国际核工业界首先提出, 这里面有它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年月日, 美国发生三哩岛核电事故, 造成万人大撤离。年月日, 前苏联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 有万人撤离, 损失亿美元, 而且遗留的祸患很多。核事故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国界, 引起了世界性恐慌。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在第四篇报告《安全文化》中提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
在我国, 安全文化理论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安全管理理论, 它从一个全新的文化角度来思考和分析现代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 给现代安全管理工作注入了文化活力, 它使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
什么是“ 企业安全文化” , 笔者认为, “ 企业安全文化”的涵义应该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就是人对安全的认识、理解, 它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心理态势等诸多方面, 是企业的精神财富。硬就安全为规范,即企业在安全方面制订的制度和规程以及相应的织机构, 是企业的物质财富。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文化素质, 遏止事故的发生。企业的安全管理应从“ 硬件” 管理为主转变为“ 软件” 管理为主, 这样才能使安全管理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石油企业作为一种特殊企业, 其生产的特点是连续性大生产, 原始的人工操作与高度自动化控制相结合, 野外作业多, 生产技术复杂, 工艺复杂, 生产任务压力大, 物料大多数是易燃、易爆、有毒、具腐蚀性, 安全生产管理难度极大, 安全防火防爆要求相当严格, 因此, 安全文化建设对于石油企业的意义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与迫切。但是,近年来, 各类重大特大事故频发不止, 居高不下, 损失和影响越来越大的事实, 暴露出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进而反映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方面。
二、现阶段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难点分析
据统计, 现阶段6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为违章违纪引发的。安全意识支配着人们在企业中的行为。但由于职工队伍中存在着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以及劳动强度等方面的差异, 加之受传统管理方法的制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以致企业不同层次人员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着差距。因此, 笔者认为, 现阶段最主要的难点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领导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对企业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 石油企业被推向市场,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又遇到了人事、税务、价格等重大经济体制改革和安全管理体制的调整, 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 部分企业领导思想转变不过来, 经营机制跟不上, 尤其在生产任务及短期利益与安全生产相抵触时, 急功近利思想和行为的短期化导致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视和放松了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安全生产带了恶劣影响, 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如新疆“ ” 堂大火, 当场烧死人, 其中大部分是小学生。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与领导不重视安全工作, 安全措施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2.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 这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人们自身素质和对安全的认识程度不同, 安全意识就有所差别。如那些不戴呼吸器下罐洗车的职工, 倒错阀门开关的职工, 还有生产中存在着抽油机不停时刷油漆,车工带手套干活等等, 由于企业中部分职工的安全观念比较淡薄, 自我保护意识差, 习惯性违章操作得不到纠正, 违章蛮干的行为时有发生, 还不能做到自觉学习安全法规, 自觉遵章守纪。
3.安技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目前, 我国因重组改制, 安技机构削、并、减现象严重, 管理人员更换频繁,导致安技队伍不稳定, 人员素质不高, 对规章制度理解不够, 不能对安全制度、规范做出切合实际的延伸, 以致对隐患的查、纠能力不足, 对事故的预见能力不足, 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不利。
4.安全教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表现在现阶段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虽然搞了很多, 但多数活动只是浮在表面, 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实效性。石油企业近年引进技术增多, 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对操作者的素质要求提高了, 而企业的组织体系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未及时跟上。这些就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做大量及时、有效的工作。
5.对企业安全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往往有人把企业安全文化的“ 软件” 建设理解为安全教育, 其实, 安全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要突出文化色彩, 要把安全文化建设溶入企业文化当中去, 注重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安全观念和规章制度得到良好的贯彻和实施,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安全运行水平。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如何解决当前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难点笔者认为, 大港油田目前推行的质量、健康、安全、环保以下简称管理体系对于解决这一难题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管理体系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是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制度, 它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逐步形成完整的闭合网络。管理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完善了管理程序, 更使企业领导和员工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等问题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跃, 使港油田跻身国内同类油田先进行列, 走上以“ 质为本、健至上、安全第一、环境领先” 为本的管理之。大港油田自实行体系管理以来, 事故率明显下降根据体系,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强化安全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训。
从目前来看, 一些发达国家对安全教育都比较重视。如美国石油行业就有一个消防实战演习训练组织, 这个组织是由企业自发组织的, 为各企业培训消防骨千力量日本人从小就接受防火及逃生教育, 年在日本进行的大规模防震演习就可以说明。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很不够, 于是发生了“ ” 克拉玛依礼堂大火, 北京东方化工厂特大燃烧爆炸事故, 萍乡爆竹坊爆炸事故, “ ”洛阳大火等等, 从这些案例得出抓好职工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对于遏止事故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安全教育必须建立在文化教育基础上, 教育要突出全员性, 重点要做好企业领导者教育,加强职工安全教育。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 实施科学治理。
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的贯彻执行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很多,在此不再赘述。但在制度的执行上各级人员还应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大港油田实行的管理体系, 它在思维方式上有明确的新的管理理念, 如“ 安全是生产的保证” 、“ 环境是生存的基础” 等观念在内容上明确了各级职责, 所有工作覆盖了从设计、施工、验收、投产到报废等全过程, 形成持续、闭环的程序管理。安全制度要做到体系化、制度化, 形成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不断完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