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思想在高等教育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实践
2012-08-30辛嵩刘音陈静
辛嵩?刘音?陈静
摘要:将我国古代哲学中“知行合一”的思想与高等教育中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提出了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中如何正确理解和推行“知行合一”的思想,以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大学生。
关键词:知行合一;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辛嵩(1968-),男,山东莱阳人,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刘音(1973-),女,陕西米脂人,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研科主任,讲师。(山东?青岛?26659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15-02
一、概述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学说。所谓“知行合一”,阐明的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王守仁的学说里,“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履行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履行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提倡的“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它有着深刻的内涵。尤其对于当代高等教育工科人才培养,“知”,除了道德层面的含义外,可以引申到科学理论、专业知识、技术方法。“行”,可以引申到科学理论、专业知识、技术方法的具体应用与实践。因此,“知行合一”的思想在当前的工科人才培养问题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卓越计划的实施就是要求将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培养的学生到企业后能真正学以致用。其人才培养的本质即为知行合一。
二、“知行合一”的思想内涵
“知行合一”有两层含义。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和行不能分割。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二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
三、在高等教育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应用“知行合一”思想
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阐述的是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而在当代要应用古人的哲学思想就需与时代发展结合。如今高等教育中工科人才培养中的“知行合一”指的是科学技术理论与技术理论实践的关系,这里将科学技术理论取代了道德意识。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中,该如何理解和推行“知行合一”的思想呢?笔者认为有四个含义。
1.“知”就是要刻苦学习科学技术理论
当今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巨大。“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一定要好好学习,并且要做到“深知、广知、真知”,做到融会贯通。
“深知”的要求是,要把本专业设置的课程学深、学透。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仅仅学习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研究思考知识的背景、应用的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而“深知”的标准是学习成绩要达到80~85分以上,毕业10年以后还记得住、查得着、用得上。
“广知”要首先学好本专业的各门课程,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经过专业老师反复研究、讨论、筛选、修订而成的,都是必要的、有用的。除了学好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广泛阅读一些相关图书资料,补充、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只有做到广知,考虑问题才能全面,遇到问题才能提出多种解决办法,从而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真知”就是要掌握知识的本质。有些知识、技术、方法理论上讲得通,实践上行不通,技术上行得通,经济上不可行。也有的刚一接触感觉很完美,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只有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分析明白了才能发展知识,才能创新,才能做到“真知”。
只有做到“深知、广知、真知”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的知识才有用。
2.“行”就是要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科学技术理论
“行”的涵义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教育方的教师、学校,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条件。大学生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和实习两部分。由于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教学资源比较缺乏,尤其是实验教学资源。实习问题更为严重。当前,实习难已成为高校和高校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据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共招生715.6万人,在校生2385.6万人,其中工科类学生招生256.6万人,在校生852.1万人。这些学生都需要参加实习,但因为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多数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该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尽快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条件已成当务之急。二是学生要重视实践环节,主动寻找、创造机会实践,认真实践。大学生实践技能差,除了缺乏实践机会和条件的客观原因外,也存在学生自身不重视实践、不认真实践的主观因素。
3.“知行合一”就是科学技术理论的知识与实践不能分割
一方面,知离不开行。工科专业知识就是指导实践的,实践性非常强。教师授课必须要结合生产实践进行,讲授内容要不断更新,及时补充新理论、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现场发现的新问题在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之前也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结合生产实践理解和掌握知识,一旦条件具备要尽快运用掌握的知识。提倡大学生毕业以后要到现场,要到生产一线,这是很有必要的。事实表明,大学生下现场工作一段时间更有利于成长。一毕业就进机关的学生往往成就有限。
另一方面,行离不开知。在校不好好学习,掌握不了科学技术的内涵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抛开其他复杂的社会问题以外,恐怕没有掌握专业的系统科学知识,缺乏一技之长,是主要原因。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爆炸的时代,工业生产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国家不重视科技进步就要落后,企业不重视科技进步就要被淘汰,个人不重视科技进步就要被社会抛弃。正像王守仁提出的那样,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指导行,行反过来促进知的发展,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
4.“知行合一”在反复循环中不断创新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参加工作以后进步比较快的、成就比较大的往往都是那些在学校很一般的学生。根据笔者了解,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但是这种现象背后的事实是,在校成绩一般的学生参加工作以后,发现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只好再翻出来大学的教材重新学习,有问题就请教现场技术人员,也有回母校请教老师的。这些人反映出来的恰恰是知行合一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而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学生又可根据具体企业的需要进行创新型的工作。
知行合一是古老的哲学思想,但是,是有生命力的思想。在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技能和创新思想的情况下,在我国作为世界工厂需要大批的卓越工程师的时代背景下,提倡“知行合一”的思想,提高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实践技能非常必要。“知行合一”的思想也给如今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谭菊花,谭涓涓,王明阳.“知行合一”的现代德育意义[J].江西教育科研,2005,(3).
[2]王家臣,钱鸣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科学采矿人才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5):1-4.
[3]牛晋川,胡保全.论大学教育现状与教育创新[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0(1):67-68.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