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刍议
2012-08-30赵昆伦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文/ 赵昆伦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改革引发了文化开放,也孵化了当代艺术的社会环境,“公共艺术”是当下艺术研究最具前沿性的选题。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公共艺术专业创办于1999年,算上1995年组建的装饰艺术专业,有近二十年的专业历史,为国内同等高校中首批开设的公共艺术专业。作为国内公共艺术教育的倡导者,这是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的骄傲。在十多年间,公共艺术专业塑造了独具个性的发展理念,在教学管理、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成绩斐然。当然,由于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影响,公共艺术专业也遇到了发展的困惑,本文将对这些感受进行梳理,探讨影响专业发展的各种因素。
公共艺术忽视了本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全盘西化的专业文化极为泛滥,专业文化背离了社会的生存土壤。海德格尔曾说到:西方文化是无法去概括东方文化的。中国文化是人格文化,强调精神的终极修炼;西方文化是人性文化,表达着对世界的客观理解方式。中国公众经常把西方当代艺术理解成颓废艺术,是毫无章法的艺术形式,是无法接受的艺术行为,大众还是喜欢“林中生玉竹,月下美人来”的形式意念,公共艺术应从本土文化的根源中寻找发展的契机。李清照的海棠花是“绿肥红瘦”,而随身丫鬟却看到了“海棠依旧”,精神左右着认知事物的方式,但审美还是依附于客观存在的视觉场景。形式美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法则,而审美观念是随文化、地区和时代的不同而发展、变化为具体的标准和尺度,用直观的视觉语言来传递艺术构想的价值,会使公共艺术在社会的传播变得更有公众基础。在中国,形神兼备的艺术形式才易流传,公共艺术需要用本土的语境激发公众的艺术热情,以此提升艺术的公共效率。在西方,公共艺术可以成为社会的生产力,公共艺术作品可以给城市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克里斯托的“包裹议会大厦”就起到了这样的功效。西方公共艺术强调挑战正统的艺术观念,也挑战即定的公众的审美原则,要让中国社会容忍并接受这样的艺术态度,就必须融合本土文化来制定符合国情的公共艺术形式。
艺术为何要加上“公共”的前缀?艺术可以是无意识的,但专业形式与价值表述就不能这么抽象,无意识等于无逻辑,等于不严谨,概念清晰是塑造专业文化的基础。“公共”是当下社会意识形态的潮流,公开、公平是人民精神诉求的主流内容,公共艺术是这种诉求的文化形式。可以简单理解,公共艺术是为大众设计的艺术,是对传统艺术再度思考或颠覆的行为,是为社会服务的艺术态度,是大众的娱乐节目与游戏方式,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时下,社会需要开放的艺术,“公共”是艺术适应社会环境的必然方式。
相对以往,公共艺术具有了平民化、通俗化的色彩,为此,艺术界与公众皆有不同的反映。过于大众的艺术没有专业价值,精英艺术才是不变的方向,美展是检验艺术品质的舞台,这些都是艺术家的主流观念,并影响着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式。以公众视野考量,多数公共艺术都是没“公共文化”的艺术,没有对话社会的态度。在艺术界和公众对艺术有不理解的同时,市场、产业行为的泛滥也使专业体量迅速膨胀,教育不再以激发专业兴趣为目的,大多演变成职业培训的手段,公共艺术专业也无法置身其外。审时度势,专业发展必须在专业、大众与行业中确立自己的行为计划与执行方式,通俗与精英、艺术家与大众、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协作性质决定了艺术的公共面目,协作产生的共识便是公共艺术要体现的核心内容。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在关注公共现象与公共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应对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以艺术的、社会的、行业的角度量身打造了独特的专业模式;以创新、包容的姿态梳理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表现形式。公共艺术专业对此作了认真的形式规划,以“艺术摆件、公共雕塑、艺术规划与设计”三个互为关联的方向整体展现出对专业形式的理解。在艺术摆件设计方向中,强调通过媒材运用实现生活艺术品的设计能力,结合手工艺术的形式、材料与工艺手段,进行实用性或装饰性的手工艺品的设计。在公共雕塑设计方向中,强调研究存在于一定空间环境中,以美化、优化环境为目的的公共雕塑及构筑环境的整体意义,公共雕塑是城市生活和环境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样式,也是公共艺术、环境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艺术规划与设计方向中,研究通过文化与空间阅读设计艺术与公共环境完整的对话形式,首次提出以艺术策划与多元表达的方式对公共文化建设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对艺术对话社会的形式与价值作了全新的定义。三个方向互为关联,互为作用,既有小体量的精彩,也有掌控大局的能力;有基于传统的态度,更具开拓创新的意识。艺术摆件以生活空间实现艺术的流通,公共雕塑以空间相融的方式体现作品的公共姿态,而艺术规划更以创造性的理念提升了艺术的空间形式与社会功能。实践证明,传统与现代可对视而不相融,西方概念并非解决中国文化问题的先进手段,通俗与精英可以互相利用,平淡是价值的组成部分,公共艺术专业基于这些思考创造了现有的发展方向。
空间界定是创作公共艺术的基础,没有空间对话就无法体现艺术的公共性质,也无法创作出适应社会环境的公共艺术作品。空间有不同的属性与类型,可以是物理空间,也可以是意识形态的空间,空间属性决定了公共艺术的研究方向。依据文化、体量以及生活方式可以划分出都市空间、乡镇空间、生活空间等空间概念,物理空间与视觉形式,文化空间与题材规划,精神空间与艺术性格都有必然的联系,它们互为制约,互为作用,共同影响着公共艺术的行为方式。空间是专业规划与研究的根本,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存在普遍意义与价值的空间便是公共空间,中国有两千多个县市,八千多个乡镇,大部分人生活在这样的空间,这些空间存在体量庞大的公共性因素。从尺度衡量,大城市并非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专业研究忽视了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只至现在,没有出现针对这些区域的公共艺术研究态度。在高校,艺术家及艺术教育存在孤芳自赏的普遍现象,门外精彩全然不顾,屏蔽自己也封闭了学生,屏蔽自己还可以得到旱涝保收的工资,而封闭学生就使他们丧失了面对社会的勇气与能力,脱离空间视野的公共艺术专业只是附庸风雅的门面工程。教育环境设定的空间价值与公众诉求相背离是阻碍公共艺术发展的因素,学院派艺术不适度走向大众空间,公共艺术专业就无法担当应有的社会责任。空间意识影响着专业研究的姿态,公共艺术专业极其重视空间概念的理解与塑造,在方向规划及专业实践中不断积累对空间的认知程度。四季田园公共艺术(图1)是基于空间态度的专业研究案例,它是为大众空间设定的课题计划,是为农村创作的空间艺术作品,是赣榆县公共艺术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期间,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的实地勘察、调研、访谈,制定了完整的公共艺术计划与实施方案,塑造了赣榆空间的文化面目,课题研究取得了非凡的社会意义与专业价值。不可否认,公共艺术是空间文化表达的最佳手段,由于理念清晰,方式得当,课题成员对空间与文化、大众、政策的相互作用感受深刻,通过课题的具体实施感受到公众对艺术的期盼程度,感受到艺术设想的空间是如此广阔,感受到艺术研究凌驾于社会空间的被动姿态,感受到公共艺术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如此真实。这些实践所产生的专业价值极具推广意义,其价值的体现建立在对空间的理性判断,建立在对空间属性的重视程度,以及艺术与空间相融的坚定信念。公共艺术通过空间实现艺术价值的转换工作,赣榆四季田园公共艺术计划表达了空间界定的专业价值与社会意义。
艺术体验是公共艺术的教学方式,相对艺术创新的持续价值和发展轨迹,固定的表现形式只是躯壳,终究会落后,甚至被淘汰。艺术体验包含两个目的,其一为激发专业兴趣,其二为强化表现意识。专业兴趣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原动力,艺术体验活动是激发专业兴趣的教学手段;体验具有行动的状态,更有介入的性质,这些具有精神状态的专业研究只有通过艺术体验的过程才能有所感受。没有精神状态的艺术构思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决定了艺术体验的重要意义。公共艺术属当代艺术的范畴,当代艺术有许多艺术体验的形式,行为艺术便是其中之一,为激发专业兴趣,公共艺术专业策划了令人惊叹的艺术体验活动,勇于尝试了艺术教育的创新模式。2008年11月8日至11月9日,介于共同的认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插画系共同策划了一次大型的艺术体验活动。经过两系师生近一个月的准备,利用课余时间创意、试验、编排了四组各具含义的体验式作品,50多“尊”几可乱真的人物雕塑(图2)在无锡蠡湖公园公开展出,完美展现在应邀而来的几十位摄影家及数百名观众面前。那一刻,公众的精神世界为之震憾!四组人物雕塑无论是主题还是表现在空间中的视觉效果都极具感染力。在碧波荡漾的蠡湖边,翠绿欲滴的草坪上,五十七位同学的艺术形态独立成章,呼应生趣,在一个多小时的体验活动中,参与者始终一丝不苟地顶着寒冷体验着艺术的公共精神,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极佳的专业状态。感慨之余,也发人深思,实践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艺术体验的重要性,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局限性。08年的体验活动展示了公共艺术的专业热情,也表达了设院学术研究的精神状态。直至今日,这种状态仍激发着设计学院的艺术活力,拓展着艺术设计的学术空间,维系着艺术与生活的对话通道。
图1 四季田园公共艺术
图2 人物雕塑
经十余年的发展,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持续散发着特有的魅力与力量。由于方向明确,理念清晰和师生的努力,公共艺术专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整体表现出的艺术气质、人文情节和创新意识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