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与问题探讨

2012-08-29邵薇薇王建华

关键词:黄淮海海河用水量

邵薇薇,黄 昊,王建华,曹 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黄淮海流域是我国三大一级流域的统称(其中淮河区包括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流域总面积约144万km2,约占全国的15%,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能源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和战略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形势与问题的解析,能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水资源现状分析

1.1 水资源量黄淮海流域的降水区域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经常出现连丰、连枯现象。黄河流域东南多雨,西北干旱,年降水量相差4倍以上。淮河流域降水山丘区大、平原区小;而海河流域则是山区比平原区略小。分析1956—2009年多年平均降水量,可知黄河流域(445.2mm)和海河流域(526.9mm)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7.4mm),淮河区(844.6mm)则略高[1]。黄淮海流域近20多年来降水量衰减较大,1980—2000年期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与1956—1979年相比普遍减少,三大流域分别减少了7.2%、8.5%和11.5%。

1956—2009年黄淮海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 500.2亿m3,其中黄河流域607.2亿m3,淮河区677亿m3,海河流域216亿m3。流域径流深地区分布与降水分布基本一致,丰枯变化剧烈;近20多年来地表水资源量也基本呈减少趋势[2-4]。1980—2000年黄淮海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 017.4亿m3,其中黄河流域376亿m3;淮河区397亿m3;海河流域244.4亿m3。流域地下水资源量近20多年来变化趋势相对较复杂,1980—2000年与1956—1979年相比淮河区增加了4亿m3,而海河流域减少了12.6%。这是因为海河流域1980年以后降水量和地表水体补给量减少,而地下水埋深又增加,达到了不利于地下水补给的深度,而使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1956—2000年间黄淮海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 000.4亿m3,与1956—1979年平均相比,总体有减少趋势,其中淮河区减少了5.3%;海河流域减少了12.1%;主要原因是1980—2000年为枯水段以及下垫面的变化,造成地表径流量和降水入渗补给量减少[2-4]。

1.2 供用水量据统计,2008年黄淮海流域的供水总量为1 366.98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809.68亿m3,地下水供水544.45亿m3,其他水源供水12.85亿m3(表1)。2008年黄淮海流域的用水总量为1366.98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876.07亿m3,占64.09%;林牧渔业用水量为76.85亿m3,占5.62%;工业用水量为210.67亿m3,占15.41%;城镇生活用水量为94.89亿m3,占6.94%;农村生活用水量为83.92亿m3,占6.14%;生态环境用水量为24.60亿m3,占1.80%(表2)。2008年黄淮海流域用水消耗总量为883.83亿m3,耗水率为64.65%。近20多年来,黄淮海流域用水总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淮河流域1980—2006年,供水量由518.2亿m3增加到590.4亿m3,净增72.2亿m3,年均增长率0.5%。

表1 2008年黄淮海流域供水量 (单位:亿m3)

表2 2008年黄淮海流域用水量 (单位:亿m3)

2008年黄淮海流域人均用水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以及农田实际灌溉单位用水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3)。黄淮海流域的人均生活用水量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海河流域城镇生活用水水平相对略高,这一方面是由于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相对紧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研究区域生活节水水平较高。黄河流域、淮河区和海河流域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低,反映了黄淮海流域的工业发展水平和节水程度也相对较高。

表3 2008年黄淮海流域用水指标

1.3 供用水结构变化黄淮海流域供水水源主要为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规水等。受资源条件、水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历年各种供水水源供水量在总供水量中比重变化较大。供水结构变化的大致趋势是地表水供水比重逐渐下降,地下水供水比重逐渐增加,跨流域调水比重逐步增加,其他水源供水总量较小但增势较快。以海河流域为例,1985年引用黄河水33亿m3,2007年引用黄河水44亿m3;1985年非常规水使用2.5亿m3,2007年非常规水使用10亿m3。黄淮海流域用水结构的变化反映在工业、生活和环境用水量的迅速增长,在总用水量中的比例持续上升。其中海河流域城镇生活及环境用水量由1980年的9.63亿m3,增加到2007年的44.06亿m3,所占总用水量的比重由2.4%提高到10.9%。

1.4 开发利用率据1995—2006年统计,黄河流域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17.7亿m3,平均地表水供水量为366.7亿m3,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88%。地下水供水量140.1亿m3,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约100亿m3,占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的84%,但地区分布不平衡,部分地区地下水已经超采,部分地区尚有一定的开采潜力。淮河区2006年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为43.1%。中等干旱以上年份,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供水量已接近当年地表水资源量,已严重挤占河道、湖泊生态和环境用水。淮河区现状平原浅层地下水开采率为37.1%(表4)。海河流域水资源总开发利用率达到108%。平原区1995—2007年平均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率为122%。除徒骇马颊河外,其它3个二级区均处于超采状态,其中海河南系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率达到了149%。平原浅层地下水总体上处于严重超采状态。另外,平原地区还开采了深层承压水,平均每年约39亿m3。流域1995—2007年平均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67%,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40%的合理上限,其中海河北系达到88%。

表4 淮河区2006年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2 水资源问题解析

随着黄淮海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流域在水资源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5]。

(1)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共同作用下,黄淮海流域水资源衰减严重,水文的一致性不复存在。水文的一致性是表征产流条件的变化影响情况,主要与流域的下垫面情况有关,如产流区域内下垫面条件改变是否在容许范围内等。如果变化影响很大,那么其系列一致性就不好,要根据情况进行还原或修正,以符合实际情况。而黄淮海流域目前的情况是近几十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作用下,流域的水资源量衰减严重,水文的一致性已经不复存在。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条件产生了深刻的变化。2001—2009年黄淮海流域的降雨—水资源总量关系,是这一变化的直接表现。为了便于分析,以还原到2000年下垫面的1956—2000年长系列平均数据为基础,对2001—2009年黄淮海流域降雨和水资源进行标准化,对比降雨变化幅度与水资源总量变化幅度之间的关系,海河、黄河和淮河的情况分别如图1、图2和图3所示[1]。

图1 海河流域降雨和水资源的相对变化

图2 黄河流域降雨和水资源的相对变化

图3 淮河区降雨和水资源的相对变化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海河流域和黄河流域2001—2009年期间降雨基本上都低于1956—2000年平均值,处于相对干旱期,而水资源量则出现了相对于降雨更大的衰减,在海河流域降雨接近多年平均值的2003、2004和2008年,水资源都只有多年平均的80%左右,水资源量衰减趋势明显;在黄河流域降水接近正常年份的2003—2009年期间,水资源衰减趋势亦十分明显。从图3可以看出,淮河流域2001—2009年期间降雨属于正常偏湿,特别是2003—2009年期间降雨基本上处于正常或者偏湿,降雨与水资源总量关系比较稳定,无明显变化趋势。

按照常理,流域降水的平水年,一般对应于天然径流的平水年,但是在黄淮海流域,由于下垫面条件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从资料可见,降水的平水年对应的年份中,经过还原的天然径流却仍是枯水。而以往的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结果一般是按照长期资料得出的平水年的径流情况,那么所得出的结果往往导致估算的径流量偏大,从而导致估算的供水量偏大,而缺水量偏小。因此可知,在黄淮海流域,高强度人类活动大范围改变了流域局地的下垫面特征,水循环特性发生了深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评价方法会带来评价结果的“失真”。而流域水资源的“真值”,与传统水资源评价结果相比,地表水资源量偏小,垂向的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偏大,水资源总量评价偏小,说明水资源情势比现状的公共认识更加不容乐观。

(2)黄淮海流域整体性深程度缺水状况已形成。黄淮海流域,特别是黄河和海河地区,水资源本底条件差,加之承载的社会经济及人口迅速发展,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量不断增加。黄淮海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 140亿m3,近10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年均水资源利用量维持在1 300亿m3左右,不难判断,目前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系统承载客体的用水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系统承载力,客体的部分用水需求不能完全得到满足,即呈现了缺水状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水资源系统承载客体逐渐呈现多元化,用水户包括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而后者又分为生活用水系统以及农业、工业等生产性用水系统。用水类型的多元化导致水资源利用过程逐渐出现竞争与分配问题。由于各类型用水户对缺水的承受能力、取用水保证率差别显著,导致用水竞争优劣势明显。生态环境系统因其缺水所导致的后果在短期内体现不明显,以及同时长期缺乏代言人,最易呈现缺水状态。社会经济用水系统中,由于可量化的经济效益的明显差异,导致农业用水系统处于劣势位置,成为第二易呈现缺水状态的用水类型,其次为工业用水系统。生活系统用水由于其保障人们正常生存的特殊性而位于“金字塔”的最顶层,属于最先保证的用水类型。

根据调查、计算和分析结果可知,黄淮海流域一些地区已形成了深程度缺水状况,即部分缺水量已经无法再向低层的生态用水系统、农业用水系统转嫁,缺水已经开始波及“金字塔”的最顶端用户,导致各类型用水均存在缺水状况。由于社会经济用水挤占,全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超采量接近120亿m3,并在逐年加剧;河道内生态用水匮乏,导致黄河流域河道泥沙淤积问题严重,淮河流域河道水体自净能力大幅降低水质情况恶劣,海河流域不少河段常年断流,生态环境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但由于资源短缺,农业系统用水被城市系统用水进一步挤占,导致农业灌溉水量不足。据估算,2008年全区农业灌溉缺水量近140亿m3,如果这一缺口不能填补,实现《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对黄淮海地区下达的粮食增产任务将面临更大挑战。

据调查统计,尽管二三产业用水由于处于经济用水竞争性的相对高端,在超采地下水、挤占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和农业系统用水的情况下,黄淮海地区工业系统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停水和限制供水事件,统计缺水量为6亿m3,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必须指出的是,这部分缺水量仅计算了针对工业用水存量的破坏性缺水,未将因水资源短缺而导致的新建工业项目撤销或生产规模不能扩大的约束性缺水计入在内,实际缺水量应远高于6亿m3。由于长期缺水,黄淮海地区生态环境系统已十分脆弱,农业系统又承担着巨大粮食增产任务,未来工业发展性用水已不能再依赖于对弱势用水系统挤占而获取。

黄淮海流域生活用水短缺集中体现在高居不下的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数上。据相关统计,2008年全区不安全饮水人口数接近8 000万人,按照本次研究提出的计算方法,缺水总量为9.3亿m3,仅由于水质不达标造成的缺水量就达到4.7亿m3。

综上所述,黄淮海流域已经面临整体性深程度缺水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已受到水资源短缺胁迫,生态环境系统十分脆弱。为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保障人民饮水与国家粮食安全、维持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运转,如何合理配置使用水资源、寻找新的水分供给来源,已成为黄淮海流域迫在眉睫的问题。

(3)黄淮海水污染问题远超出所表现出来的程度。当前,黄淮海流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水、重污染和清洁生产水平低下的工业企业在流域内仍广为分布,工业废水的超标排放严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面源污染并未达到有效控制。从整体上,黄淮海流域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部分水体功能下降甚至丧失,进一步加剧了黄淮海水资源短缺矛盾[2-4]。

①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已威胁供水安全,目前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水污染情势仍很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河流水环境质量恶化。全流域186个国家重点水质监测站V类及劣V类水占51.1%,46个跨省河流省界断面V类及劣V类水占54.4%。近50%河流的水质尚未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特别是淮北一些主要支流污染比较严重;二是饮用水质量日益下降。生活供水水质不合格率达28.5%,严重影响了供水安全。

②黄河流域水污染形势也很严峻。具体表现为,一是水功能区达标率较低。2008年COD和氨氮的受纳量分别是纳污能力的2.96、7.36倍,流域内23%的河长劣于Ⅴ类水质,近50%的河长达不到水功能要求;超载的水功能区均位于流域人口稠密、工业集中分布的大中城市河段,如黄河干流,湟水、汾河、渭河、伊洛河、大汶河和沁蟒河等支流及其沿岸经济相对较发达的二级支流,以及宁蒙灌区范围内。二是省际间的水污染矛盾日益突出。

③海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缺水所掩盖,其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降低了水体环境容量,造成严峻的水污染。主要表现在:一是河流水质不断恶化;2007年水功能区有72%达不到相应的功能区水质标准,其中,山区水功能区达标率为43.3%,平原区水质达标率只有16.5%。海河流域非汛期水质明显好于汛期水质,表明汛期的面源污染问题较严重。二是河流下游的地表水污染向土壤介质污染转移。三是污染有向地下水发展的态势。

(4)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造成水生态系统的整体退化。黄、淮、海三大流域多年平均降水为445mm、845mm和527mm,其中陆面生态主要依靠降水支撑,随着降水波动而演化,其突出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大规模水资源调蓄、开发和消耗导致的水生态系统退化。河流生态需水过程划分为三大类,一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基本生存条件的枯季基流;二是汛期维护鱼类产卵和河道稳定的平滩流量;三是维护河漫滩生物栖息、营养物带入等整体生态功能的漫滩流量。可以看出,河道生态需水包括河道基流和洪水过程的维护,黄淮海大规模的水资源调蓄、利用和消耗,造成这两方面生态需水均得不到有效满足。

受高强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海河流域内主要河流每年几乎全部要发生断流,白洋淀等12个主要湿地总面积较20世纪50年代萎缩了5/6;黄河干流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断流问题十分突出,自1998年以来干流实行统一调度,保证了连续13年不断流,但支流断流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河道断流和湿地退化对河流与湖泊淡水生物乃至近岸海洋生物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得河流本底生物不复存在,多数河段的生物为耐污能力较强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加之河流鱼类栖息地的破坏,河流中很少能调查到鱼类。黄河三角洲为东北亚内陆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随着尾闾摆动,来水来沙量减少,再加上近年三角洲开发力度的加大,造成湿地面积逐年减少,导致生物物种减少,有些甚至已经永远消失。80年代后海河流域针对白洋淀等重点湿地湖泊多次采取补水措施,对维持湿地水域面积产生一定作用,但珍稀物种难以恢复,同时区域地下水位过低,单向地表补水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底质层的微生物生境。

河口与近岸海域地区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低盐环境和丰富的物质造就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境状况与入海水量密切相关。随着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来入海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中海河区入海水量减少更为明显(图4),同时近海盐度升高。入海水量的减少造成河口与近岸海域生态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渤海近海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渤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海洋生物种类明显减少,鱼类减少的主要种类是鲷科鱼类和鲆鲽类,说明地方性类群衰退较快;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食性的种类显著减少。渤海湾的西南部过去是渤海主要的鱼类产卵育幼场所,但是多年来非汛期几乎无水下泄,导致生态破坏严重。

图4 海河流域入海水量变化

(5)黄淮海流域地下水超采量大、面广、漏斗深,形势极其严重。黄淮海流域地下水超采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由于长期干旱缺水,而水资源开发利用却不断增加,地表水开发利用消耗率都已大幅度超过或接近40%以下的开发利用率安全警戒线,被迫超采地下水。20多年来三流域已累计超采地下水900多亿m3,造成地下水埋深大面积持续下降,地下水漏斗严重。超采主要分布在三大流域的平原、盆地地区。其中尤以海河流域超采最严重。2007年海河流域地下水开采量(含微咸水开采量)为263亿m3,占供水总量的65%。超采面积占总面积的35.1%,形成了面积共达4.26万km2的地下漏斗群,最大埋深近100m。由于地下水长期严重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部分地区地下含水层被疏干,引发地下水资源枯竭、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下淡水水质恶化等严重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6)黄淮海流域的节水潜力远不如预期。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大规模的经济社会系统的水资源开发,加上非生产性耗水,导致在每年大量超采地下水的条件下,入海水量衰减严重,其中海河流域入海水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100多亿m3衰减到近年的30多亿m3。

节水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措施,但黄淮海流域经济产业结构是基于一定客观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包括自然资源禀赋和宏观生产力布局,考虑到黄淮海流域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同时国家对流域有明确的粮食安全保障任务,因此种植结构调整的难度大;工业上对于资源依存度较高,结构趋于重型化,调整的难度也很大。微观上流域现状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工业平均水重复利用率已达到80%以上;综合分析,流域的节水潜力还远达不到预期。

3 措施建议

(1)开源——南水北调工程和城市替代水源。黄淮海流域因为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要想解决超采量巨大的泛流域地下水漏斗区,减缓地下水开采速度十分艰难。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同时进行地下水回灌,但此方法也仅用于有水可灌地区。而黄淮海流域经济发展迅猛,需水量极大,并且形成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此方法可行性较低。为从根本上解决黄淮海流域的地下水超采问题,首先要实行开源,而南水北调工程则是解决北方整体缺水的必要开源途径。南水北调工程将黄淮海流域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水资源巨系统。按照工程规划,东线、中线、西线建成后将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6]。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海河流域的缺水问题:海河流域受水区总面积约10万km2,通水后城乡供水能力将有较大程度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将得到遏制并有所改善。调水沿线城市基本上可以不用再开采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将得到恢复;白洋淀等湿地以及部分常年干涸的平原河道将恢复生机。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尤其是西线工程,也将有效解决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预计在西线工程完工后,可基本满足黄河上中游6省、区和邻近地区2050年前的用水需求,同时能促进黄河上中游的河道治理,并可向黄河下游供水,缓解黄河下游断流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尽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以水量丰沛的长江为水源依托,进行大范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要解决黄淮海流域缺水问题,除了依靠南水北调“开源”,还需要寻求技术开源,实行“两条腿”并行模式。黄淮海流域城市用水达到总用水量的22.4%,在城市中寻找以再生水、雨洪水、外调水为主的城市替代水源十分必要。以北京市为例,在城市替代水源方面主要有3个方面:①开发利用再生水。北京将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改善城乡水环境。2009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已达到6.5亿m3,是2003年的3.1倍。②深度开发雨洪水,科学利用中小洪水。北京地区将建设永定河滞洪水库,遇中小洪水拦蓄到水库里补充地下水,遇大洪水进行削峰,减轻分洪区和下游的防洪压力。最大年可增加供水量1.47亿m3。③将充分利用外调水。2009年北京市外调水量占总供水量的7%,今后如果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外调水量比例将进一步显著加大。此多渠道的替代水源方案使北京市供水结构实现了显著改善,2009年地下水的供水比例比2001年下降了27.9%,有效地减少了对地下水的超采。

(2)节流——耗水管理和农业“一提一补”制度。目前黄淮海流域节水潜力最大的环节在于节水管理,传统的水资源节水管理,注重取水管理,节水效果主要由取水量的减少来衡量,取水的减少量等同于节约的水量。因此在进行水资源节水管理时,一般是发达地区或者强势部门通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和消耗率,在不突破许可取水量限制的条件下,尽可能发展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但过程都是把节下来的水又进行了扩大再生产,表面上取水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结果是区域湖泊湿地逐步消失、河道断流时间不断变长,其实质是消耗了更多的水量,退水量大幅减少。另外在流域水资源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欠发达地区或者弱势部门如农业、生态等部门可使用的水资源将被挤占,越是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这种矛盾越是突出。因此,按照以上水资源节水管理方式,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并不能真正得到保证,生态系统的安全也并不能真正得到保障、甚至会加剧恶化。综合看来,资源型节水才是真实节水,而资源型节水主要减少无效或低效的蒸发蒸腾量,这只有通过耗水(ET)管理才能实现。耗水管理是以区域ET总量控制、ET效率提高为核心,其理念认为只有减少ET消耗量,只有减少水分的蒸发蒸腾,才是区域水资源量的真正节约,是真实的资源型节水,这与传统的节水管理是有区别的。耗水管理一般通过以下方法实现:首先,在项目的规划阶段,根据功耗分析确定可以降低的ET值;其次,在项目的实施阶段,以减少无效或低效ET为根据进行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最后,在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根据实施过程中对ET和其他指标的监测结果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7]。

黄淮海流域的节水管理还需要在市场机制条件下进行改革。农业用水是目前黄淮海流域用水的主要部分,占到总用水量的64.1%。要解决黄淮海流域“节流”,还需要寻求经济调节节水模式,可以以农业“一提一补”水价制度为重要解决途径。以人均水资源量约22.06m3的河北省衡水市为例,衡水市桃城区从2005年开始,逐步创建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奖超罚、协会自治、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的用水管理机制,探索并建立了“一提一补”的节水办法,重点对地下水(包括深层水和浅层水)进行提价。“提”就是将提高农业平均水价标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经济调节作用;“补”就是将水价提高部分加上财政补贴资金共同作为节水调节资金,按承包地面积平均补贴给农民。措施实施几年以来,衡水市地下水超采量持续下降,对区内的地下水超采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这对黄淮海流域的节水和地下水保护具有启示作用。

(3)防污——实行一体化防污治污。黄淮海流域存在的严重水污染问题,尤其淮河流域水污染最为严重。从已有的水质监测指标来看,淮河流域骆马湖以北至东平湖水质较差,指标超过IV类标准。对于黄淮海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在防范对象上,要实现由以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常规污染物为主向常规污染物与高毒性、难降解污染物及氮磷营养物及新型污染物(如雌激素等)控制并重转变。在防范措施上,要以水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对产业结构布局进行优化,强化饮水水源保护,强化工业、生活、农业污染综合防治,全面削减污染物总量,强化监控预警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流域风险防范水平。在防治目标上,要由主要指标改善向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转变。

另外,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为黄淮海流域提供较好的水源,但外调水源在输水过程中,也要未雨绸缪,做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保证输水水质。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例[8],其水源是长江下游水,水量丰富,水质较好,一般为Ⅱ类水,为了确保工程输水水质,淮河流域也需要配套建设截污导流、污水资源化等工程,对流域水质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形成“治理、截污、导流、回用、整治”一体化的治污工程体系,这将有利于受水区流域的整体防污。

4 结语

解决缺水问题是实现21世纪黄淮海流域和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9]。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对水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于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形势与问题的分析,提出开源节流防污并举的一系列措施,为该地区的水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提供了基础,对于保障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安全、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与环境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1]中国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7—200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1997—2009.

[2]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R].2009.

[3]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水资源综合规划[R].2008.

[4]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流域综合规划[R].2010.

[5]王建华,江东.黄河流域二元水循环要素反演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中国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修订)[R].2001.

[7]李永根,彭俊岭,李会昌.ET管理在河北省GEF海河项目中的应用[J].河北水利,2008(10):484-488.

[8]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R].2001.

[9]陈志恺,王浩,汪党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黄淮海海河用水量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海河水利》2021年总目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一种临近海河的超深地下室新型防水体系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黄淮海地区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发展与实践探究
黄淮海夏玉米南方锈病研究综述
破冰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