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2-08-28李智伟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年6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利巴韦口病

杨 巍,李智伟

手足口病(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由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柯萨奇A组16型(CV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该病为常见病,但近年出现暴发流行,且流行时常伴随较高的重症化率,尤其是可以引起致命的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1],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治疗。我科在2010-2011年采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并与利巴韦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组病例共178例,均为2010年6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诊断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诊断标准,两组各89例。治疗组男55例,女34例,平均年龄(2.2±0.5)岁,平均病程(26±4)h。其中发热62例,口腔溃疡83例,手足皮疹85例。对照组男52例,女37例,平均年龄(2.5±0.3)岁,平均病程(32±2)h。其中发热58例,口腔溃疡80例,手足皮疹82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室检查 所有入组病例治疗前均行血常规、肝功、肾功检查。治疗组血常规白细胞(4~10)×109/L 50例,>10×109/L 37例,<4×109/L 2例;对照组血常规白细胞(4~10)×109/L 45例,>10×109/L 43例,<4×109/L 1例。两组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肝肾功正常。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商品名:运德素,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10006)8万IU/(kg·d),1次/d肌肉注射,同时根据患儿病情给予退热、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商品名:病毒唑注射液,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21)10~15 mg/(kg·d)分2次静脉点滴,同时给予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 d。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48 h内体温正常,食欲明显改善,口腔疼痛消失;有效:用药48~72 h体温正常,食欲明显改善,口腔疼痛消失;无效:用药72 h以上仍发热,食欲无明显改善,口腔疼痛无明显减轻。

2.2 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 39.33%、25.84%(χ2=6.285,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5.51%、86.52(χ2=4.395,P <0.05)。结果表明,两组在退热时间、食欲改善及口腔疱疹消退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3 不良反应 两组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的比较见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下降大于10 g/L的比率分别为 2.24%、16.85%(χ2=12.22,P<0.01)。结果表明,干扰素对血红蛋白的影响明显小于利巴韦林。两组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表2 两组用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的比较(例,%)

3 讨论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区域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好发于夏秋季节。自1953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已出现多次流行。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相继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国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暴发[2]。该病临床表现为口腔散在疱疹或溃疡,皮疹先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手足多见,掌背均有,也可见于手臂、腿及臀部。常因咽痛影响进食、流涎及发热等而就诊。少数病例因病毒侵及心脏、肝脏、神经系统等引起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甚至脑干脑炎等情况。

肠道病毒群属RNA病毒类的小 RNA病毒科,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依赖宿主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生物合成[3]。在病毒核酸控制下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然后在胞质内装配为成熟的感染性病毒体,以各种方式自细胞释出而感染其他细胞。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对RNA病毒有效。其进入细胞后磷酸化为三氮唑核苷单糖磷酸,能竞争性抑制多种细胞酶,阻断鸟苷单磷酸的合成,因而抑制多种脱氧核糖核酸(DNA)和RNA病毒的复制,但无直接灭活病毒作用;且利巴韦林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强,易产生耐药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4]。利巴韦林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主要有变态反应及血液系统障碍,本文未见变态反应的发生,而有16.85%的患儿血红蛋白下降10 g/L以上。利巴韦林引发贫血,可能是因为利巴韦林进入血液时,在红细胞中磷酸化成为5-三磷酸,但人体内红细胞磷酸酶作用较弱,其在红细胞内磷酸化需较长时间,从而使大量利巴韦林潴留在红细胞内。由于利巴韦林并不影响骨髓网织红细胞增生,仅延迟其成熟,因此,引起的贫血为可逆性,停药后会缓慢上升,50 d后恢复[5]。提示临床在用药过程中,特别是长期应用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象变化,出现严重贫血时立即停药。

本文研究表明,用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其显效率为39.33%,总有效率95.51%,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利巴韦林,不良反应较利巴韦林少,且干扰素肌内注射给药方便,易为患儿和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1]Mcmina Pc.An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enterovirus 71and its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significant[J].FEMS Microbiol Rev,2002,26(1):9.

[2]孙军玲,张静.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9(30):973-976.

[3]Ooi MH,Solomon T,Podin Y,et al.Evaluation of different clinical sample types in diagnosis of human enterovirus 71-associated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J].J Clin Microbiol,2007,45(6):1858-1866.

[4]Romero JR.Pleconaril:a novel antipicornaviral durg[J].Exper Opin Investing Drugs,2001,10(2):369-379.

[5]苏浩,李光熙,李辉.利巴韦林地57例SARS患者血红蛋白的影响[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5):297-301.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利巴韦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