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缓解率评价

2012-08-28刘守信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年6期
关键词:胰岛抵抗空腹

贺 颖,刘守信

随着社会压力的日益增大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其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早诊断、早达标是达到糖尿病缓解和改善患者生活状态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2010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1.9±11.6)岁,体重指数(BMI):(26.1±3.7)kg/m2,平均空腹血糖(14.9±3.7)mmol/L,所有患者病程均≤1年。

1.2 入选标准 符合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或OGTT 2 h血糖≥11.1 mmol/L。所有患者在入选前均未使用任何糖尿病治疗药物。

1.3 排除标准 有严重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腺炎、高血压病、冠心病、肝肾功能损害等急、慢性病史者及1型糖尿病患者,排除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影响血糖水平药物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者。

2 方法

2.1 分组 所有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成3组,A组19例,单纯给予预混胰岛素,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 U/(kg·d);B组22例,给予预混胰岛素 +二甲双胍,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 U/(kg·d),二甲双胍 0.25 g,3 次/d;C 组 24例,给予预混胰岛素+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 U/(kg·d),二甲双胍0.25 g 3次/d,盐酸吡格列酮15 mg 1次/d。各组均在饮食和运动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5年,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用量,使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达标。

2.2 缓解标准 患者经过适当、及时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良好,部分患者胰岛素用量逐渐减至0,仅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口服降糖药物即可控制血糖达标,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本文将其定义为“完全缓解”;有些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与初始治疗时相比明显减少,减少幅度为50%以上者定义为“部分缓解”;以上两部分统称为“糖尿病缓解”。

2.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三组独立、正态分布的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分析 见表1。由表1可见,三组在年龄、BMI、病程、FBG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1 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3.2 各组缓解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三组缓解率比较

3.3 有关因素 将C组研究对象根据结果分为“组1:未缓解组”和“组2:缓解组”,研究病程、BMI、FBG与糖尿病缓解的关系,见表3。

表3 两组病程、BMI、FBG比较

4 讨论

我国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为主。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消除高糖毒性对机体的损害后,可诱导血糖长期良好控制,使胰岛β细胞功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也得到缓解[1]。本研究也证实,病程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达到缓解。

许多糖尿病指南中推荐二甲双胍作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UKPDS研究显示,其能减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进展,长期使用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的缓解率[2-3]。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主要为抑制糖异生和糖原分解,减少肝糖输出;促进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提高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促进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减轻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増敏剂(TZD)也是许多糖尿病指南中推荐控制2型糖尿病的主要用药之一。有研究显示,TZD通过降低血糖、游离脂肪酸和血清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即使初诊的2型糖尿病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达到缓解,血糖控制良好,若不干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仍然会复发,应继续服用双胍类或胰岛素増敏剂。

本研究中,应用“胰岛素+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以“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说明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仅血糖达标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干预胰岛素抵抗。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的用量,并且保护胰岛细胞,可以使残存的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从而重现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达到糖尿病的缓解[4]。

研究表明,糖尿病病程较短,炎症因子TNF-α水平较高、胰岛素抵抗较严重、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较低、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恢复程度较高、胰岛素抵抗改善幅度大的患者,获得长期缓解的可能性较大[5]。Chan 等[6-7]研究表明,BMI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BMI值高的患者胰岛素抵抗也更明显,其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更多是由于胰岛素抵抗的存在,而不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因此,通过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BMI值高的患者的糖尿病更容易达到缓解。本研究表明,缓解组患者的平均BMI水平明显高于未缓解组,说明肥胖的患者比非肥胖者更容易缓解。

综上所述,对于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可能是更好的治疗方式,且病程短、BMI值高的患者更容易达到缓解。

:

[1]Wen J,Li Y,Xu W,et al.Effect of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on beta-cell function and glyca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parallelgroup trial[J].Lancet,2008,371:1753-1760.

[2]胡桂芳,武革,杨璐.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132-133.

[3]徐晚枫,杜强,韩萍.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3):214-217.

[4]李光伟.新诊断2型糖尿病及其“蜜月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7,3(4):3-4.

[5]Park S,Choi SB.Induction of long-term hormoglycemia without medication in Korea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after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therapy[J].Diabetes Metab Res Rev,2003,19:124-130.

[6]Chan WB,Tong PC,Chow CC,et al.The associations of body mass index,C-peptide and metabolic status in Chines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Diabet Med,2004,2(4):349-353.

[7]奚齐红.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胰岛功能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14-16.

猜你喜欢

胰岛抵抗空腹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空腹喝水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