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2012-08-27马红莹
马红莹
(营口市老边区实验小学,辽宁 营口 115000)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马红莹
(营口市老边区实验小学,辽宁 营口 115000)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主题是“人间真情”。本课将继续围绕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表现手法,体会到人与人要互相关心,生命才有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②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及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以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与关键】
①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的感受。
②从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其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导向。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展现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课堂。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师生对话,初读解题
创设情境:同学们想一想,一个人高兴经常会有怎样的表现呢?(生汇报)那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你们究竟会不会笑?我来说,你们来表现,师:微笑--笑眯眯——哈哈大笑,(学生表现)那么与高兴相近的词语还有哪些呢?(生:兴奋、激动、快乐,教师板书:快乐)
揭题:(指名读课题)在生活中,当我们结识新朋友的时候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受到称赞时是快乐的……可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作者却得出了这样的感受。(板书完成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请大家齐读课题。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引导初读: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快速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认真读书)
提示自学方法: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学习?
投影:读—(认真读文)—思(积极思考)—圈(圈画重点词、句、段)—注(写好批注感悟)—问(要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议(与同伴交流意见)
【设计意图】本设计着眼于对文本蕴含思想的充分挖掘,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给予为什么会快乐呢?请同学认真读读课文,读准字音,努力把课文读通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找一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了别人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
检查反馈
(1)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难读的段落?(交流,抽读,正音。相机理解:饶有兴趣、宽裕)
(2)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别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过好“认读关”是“学习主题构建”的良好前奏,先让学生扫清生字词障碍,读通、读顺全文;然后再经历“学生与文本初步的对话”,通过对全文人物的链接,达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以“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别人什么?”为切入点,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三、精读课文,感受快乐
(一)感受获得的快乐
师:(指着板书)保罗、男孩、弟弟都得到了别人所给予的东西,他们快乐吗?再一次读读课文,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划出相关语句。
交流讨论、体味语言文字,教师于交流中指导学生朗读。(根据学生需要,随机出示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本设计在充分考虑学生感知现实的基础上,又拟定了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框架,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与思维活动空间,启发学生先从“获得”的层面去体验、感受快乐。为下文对“给予”的体悟打下伏笔。
(二)感受给予的快乐
师:文中有没有写弟弟的快乐?但他的快乐你感觉到了吗?(感受到了)
他的快乐又是谁给予的?(小男孩和保罗)
师:获得时是那样的快乐,给予时他们快乐吗?让我们再仔细地来研读文本。(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并根据学生需要,随机出示学习内容)
(1)男孩快乐(重点研读以下三个句子)(出示投影)
◎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
◎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三)分角色朗读
学生通过朗读再一次目睹这感人的一幕,他们为小弟弟高兴,为小男孩、为保罗感动。(师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指导读出小男孩的自信、自强及对弟弟的关爱之情,读出保罗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体验,在读中揣摩、感悟、体会语言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思维,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而不应拘泥于教材对材料展现的逻辑顺序,以及结果分析展开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感悟和表达快乐的意蕴,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读书能力)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四、合理想象,感悟主题
圣诞夜的夜晚流光异彩、熠熠生辉,美丽的圣诞树上挂满了一份份美好的祝愿,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街道。看着车窗外的一切,车内的男孩、弟弟、保罗会想些什么呢?选择其中的一个说说。(动画视频播放圣诞夜的美景)学生交流。
是啊,分享是快乐的。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出示、齐读)“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点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交流,将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重新“激活”,与学生经验世界沟通。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再次点击“中心”,收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教师在学生轻声读读《给,永远比拿快乐》(见课文中的阅读链接)后,让学生说说短文讲了什么事,如何理解高尔基的这句话(生发表见解)
因为爱,他们无私地给予,因为给予,他们获得了快乐。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时地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也许它就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爱心……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与你的同桌一起来作诗吧!
生书写,并交流。
小结:孩子们,课堂上你们踊跃发言,动情的朗读,给予了老师莫大的鼓舞;你们灿烂的微笑,认真地听讲,给予了同学真诚地鼓励;这是一种高尚的快乐,它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温暖,让我们带上这种浓浓的、高尚的快乐,再来读一读课题(齐读、下课)
【设计意图】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精神,根据学生与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由此而设定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的凸现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本课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整合处理,短文和诗歌的补充,使学习内容得到合理的升华,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新的学习信息与已有经验的结合,并实现了思维的内化、情意的激发。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