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土开发格局的演变与相关资源环境问题
2012-08-26邢丽霞李亚民
邢丽霞 李亚民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战略阶段、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阶段、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阶段以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与之相适应,国土开发格局也在不断演变,开发的重点区域从建国初期东部沿海老旧工业区开始,经过了“三五和四五”时期的西部三线建设、改革开放时期的沿海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东中西三大地带联动以及新世纪以来东、中、西及东北四大板块轮动等四次大的调整,目前形成了统筹全国、由点到线到面协调互动的国土开发新格局[1-5]。
1 中西部三线建设时期(1960—1978)
建国初期,为了改变现代工业70%都集中在占全国土地面积12%的东部沿海地区的状况,国家实施了重点发展内地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把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四川(含今重庆)、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陕西、青海、甘肃和宁夏13个省(自治区)作为“三线”地区,在“三五”和“四五”时期,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等基本建设投资达到全国的50%以上,成昆、川黔、贵昆、湘黔铁路,钢铁、机械、矿业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在三线地区投资建设。
2 东部地区优先发展时期(1978—1990)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强调和突出“优先发展东部地区”。该阶段,国家启动了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对沿海地区实行了特殊优惠政策,大规模地进行了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开发区的建设,生产力布局和投资重心大规模东移。基本建设投资中,“六五”期间,东部沿海投资比重达到了47.7%,超过了中西部地区的46.5%;“七五”时期上升到51.7%,而中西部则下降到40.2%;“八五”期间,占全国的54.2%,而中西部占38.2%。
3 东中西联动发展时期(1990—2000)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区域发展差距的逐渐扩大,国家对区域发展战略又做了一次调整,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由区域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转向了区域非均衡协调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又一次推进并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并相继开放了一批沿边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等,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进而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省会省市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比重从“九五”开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宁西、遂渝、渝怀、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大型水利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开始大规模上马和建设。
4 四大板块协调发展时期(2000—2010)
2000年开始,中央政府继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之后,依次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2000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03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决策(2006年),构成“四轮驱动”的广域覆盖新格局。同时推进完善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及扶持“老”“少”“边”“穷”“枯”“库”地区,至此,我国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框架基本形成。
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是重大建设工程部署实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公路干线、“西新工程”和生态环保等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开工,据统计2003-2007年,国家在西部地区就新开工建设了5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6 600多亿元,中央财政各项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西部地区约12 000亿元,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和长期建设国债资金累计安排西部地区近3 000亿元;二是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全面启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2003-2007年,西部地区退耕地造林8 117.1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6 350万亩、封山育林2 000万亩。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增强东北地区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增长势头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全国原油、木材、煤炭、钢铁、多种重型装备及商品粮基地。以食品、医药等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得到发展;以辽中南城市群、长(春)吉(林)城市带和哈大齐工业走廊为载体的产业空间结构日益优化。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加强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大型煤矿建设、电力和电网建设、原材料精深加工等,铁路网、机场建设、公路干线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加快,中原城市群间的得到积极培育;耕地保护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有所提高。
5 近年来国土空间开发及利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四轮驱动、全面发展”的态势,空间开发结构得到不断的优化同时,仍暴露出两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1)工业与城市空间快速扩张,生态与农业空间面临萎缩。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地区纷纷把高指标的城镇化率作为政绩目标,并将城镇化与城镇建设等同起来,由此造成了工业和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绿色空间大幅减少,空间结构失衡的现象逐渐显露。据国土资源部统计,目前我国工业生产所占空间为3.7万km2(不包括城市内部),而日本只有1 600 km2,但其工业生产创造的价值总量不低于我国,单位空间创造的工业价值量远高于我国。目前,我国森林、草原、湿地以及重要的水源补给区、蓄滞洪区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存在着肆意开发现象,已经造成部分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农业地区尤其是耕地开发空间过快减少。如1999-2008年,全国耕地面积10年减少1.12亿亩[6]。
(2)资源和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部分地区忽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承载力,竞相发展价高利大的加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在缺水的地方发展耗水产业,在环境容量不足的地方发展“两高”产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比较普遍;中西部许多地区超载放牧现象引发了草原大面积沙化和退化,山地、林地、湿地的过度开垦引发了大面积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这些不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使资源更加匮乏,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加剧了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
6 相关资源环境问题[7]
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国土开发模式和强度,对我国国土资源及地质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农业用地开发、采矿工程、人居工程、道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生态工程建设等国土开发活动,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地球表层“水—土—岩”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及稳定性,诱发了大量的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问题,可大致分为国土资源消耗与枯竭问题、地质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生态地质环境恶化问题三类(见表1)。
(1)国土资源消耗与枯竭。表现为土地资源浪费、矿产资源枯竭、地下水资源超采等。
土地资源的浪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量农民外出打工,而其名下的土地没有实现合理流转,导致一些土地呈现小规模的常年抛荒。二是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民在城市“非正式定居”(户籍不能随迁),大量村落消失,又没有新的农业人口进入,导致农地较大规模抛荒。第三个方面是最严重的,在现有的土地产权和征地制度下,征用农民土地过于廉价,导致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欲望格外强烈,以各种开发区为名的圈地运动此起彼伏,大量土地被圈后没有开发,多年撂荒,杂草丛生。四是洪水及地质灾害毁坏土地、采矿活动破坏耕地等。例如湖南大余县西华山钨矿,堆积近百年的尾砂已形成近2 km2人工沙漠,采矿废石已堆积成山,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达1.1万亩。
矿产资源枯竭:表现矿产资源在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开采力度过大,一些矿山缩短了正常开采年限、同时乱挖滥采浪费资源现象严重。目前已有44个被列为资源枯竭的城市和地区[8-9]。
地下水资源超采:在北方(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和农业生产需水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日益增长,地下水的开采点过于集中,开采量过大,地下水位逐年下降,降落漏斗形成并逐年扩大,华北平原中东部形成了面积达7.67×104km2的深层地下水复合型漏斗。我国中南部的孝感市城区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达53 km2,地下水位已降至第一含水层底板,形成疏干区达25 km2。西北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淡水而形成的降落漏斗扩展至咸水区,造成咸水倒灌,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
表1 与国土开发活动相关的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2)地质环境污染与破坏。突出表现在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次生土壤盐渍化、地下含水层破坏及疏干、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在约140万hm2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约1000万t,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多达1 200万t,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从目前重金属污染调查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江苏省某丘陵地区14 000 km2范围内,铜、汞、铅和镉等的污染面积达35.9%。广东省地勘部门土壤调查结果显示,西江流域的1万km2土地遭受重金属污染的面积达5 500 km2,污染率超过50%,其中,汞的污染面积达1 257 km2,污染深度达到地下40 cm。同时二噁英、有机氯、六六六、DDT等土壤有机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也十分严重。
次生土壤盐渍化:主要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普遍采用大水漫灌,过量灌溉造成农业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渍化不断扩大。新疆塔里木河中上游耕地370万亩,盐渍化面积占46.6%,造成弃耕地4万亩;吐—哈盆地三分之一以上耕地已次生盐渍化。宁夏次生盐渍化面积达25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5.7%。甘肃疏勒河流域、青海柴达木盆地、内蒙古河套盆地以及陕西关中渭洛灌区都存在着灌区严重的次生盐渍化问题。东北部分地区土壤含盐量最高可达2%。
地下水含水层破坏:矿山开采活动长期大量抽排地下水,导致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破坏了地下水动态平衡,进一步导致天然流场改变,引起地面沙化,土层干燥化和土壤贫瘠化,严重影响植物发育。造成的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辽宁的阜新、本溪、抚顺,黑龙江的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内蒙古的元宝山、霍林河等地。阜新、本溪、抚顺地面塌陷面积已达305 km2。
滑坡、崩塌、泥石流:随着人口递增,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基本建设项目增多,规模扩大,各种资源和能源的大力开发,西南地区,黄土高原、黄河干流及支流的陡岸地段、矿区、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广泛分布,全国已查明地质灾害点24万处。铁路、公路运输常因滑坡塌方中断。
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区、长江三角洲和汾渭盆地。华北平原大于1 000 mm的沉降面积达8 700.5 km2,大于500 mm的沉降面积达31 659.41 km2。地裂缝在关中盆地,以西安最为集中,危害程度大。西安从1959年开始的大范围水准测量以来截止1995年累计沉降量最大已超过2 000 mm。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镇生活用水、工矿企业用水不断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也在逐年增加,各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周边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使各水源地形成大面积闭合式降落漏斗,同时也伴随产生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活动的加剧。
(3)生态地质环境恶化。海水入侵:因不合理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越出海岸线,造成海水入侵污染。如北海市南北两岸均发生了海水入侵,地下水氯离子含量由原来的10 mg/L左右,上升至1 407 mg/L以上。海口西北部的洋浦湾,海水入侵面积约8 km2,水质严重恶化,氯离子超标,机井报废。山东莱州湾、辽宁大连、河北秦皇岛等沿海地带,目前入侵面积约2 650 km2。海水入侵使沿海地区宝贵的地下淡水水质恶化,土壤盐渍化。
水土流失:据中国科学院1995年调查统计,湘、鄂、赣、粤、桂五省水土流失面积24.8万km2,占五省土面积的21.4%。海南省1999年水土流失面积583.73 km2,与90年的455.04 km2相比,10年间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128.69 km2,呈明显的增长趋势。东北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 97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9%。由于水土流失的严重侵害,至少已有4.47万km2的黑土流失,有10%或者更多的黑土层已流失殆尽,丧失了生产能力。由于长期的资源粗放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等多种因素,还造成了东北黑土区目前普遍存在的土质退化问题。
荒漠化和石漠化:主要有土地沙化、盐碱化和土壤侵蚀。据中国北方荒漠化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西北地区现有各类荒漠化土地155万km2(见表2)。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土地荒漠化面积为74.38×104km2,占自治区总面积的62.87%,荒漠化分布的主要类型为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和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严重,20世纪90年代末,西南岩溶区岩石裸露率大于30%的石漠化面积达10.5万km2。藏西藏北草原现有牧草地总面积52.52万km2,草地沙化退化面积6.53万 km2;川西高原现有草地总面积17.17万km2,草地沙化退化面积9.72 万 km2。
表2 西北地区荒漠化面积统计表 km2
东北地区的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松嫩沙地等,已成为我国沙区中人口密度与经济活动强度最大的地区,沙漠化景观日益明显。据有关资料,曾经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东北西部大草原,目前“三化”(沙漠化、盐碱化、草原退化)面积已达19万km2,占东北西部平原土地总面积的63%。
湿地退缩:由于上游过量引水,改变了流域自然良性生态环境,造成下游湖泊萎缩、干涸湖水咸化,植被衰退。南疆塔里木河上游年径流量从50亿m3/年到中游不到10亿m3/年,下游300km河流干涸,植被枯萎。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60年代以来,在山区修建水库,使流域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武威盆地和民勤盆地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下游水资源由50年代平均5.71亿m3/年减至目前的1.67亿m3/年,造成下游民勤盆地河流干涸、植被枯萎,水质变咸、土地沙化。遥感调查显示,环渤海海岸带2000年湿地面积为19 450 km2,比20世纪70年代减少2 410 km2,减少11%。其中,自然湿地面积比1970年代减少6 292 km2,减少约38%;人工湿地面积增加3 882 km2,增加约74%。
东北地区湿地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为例,20世纪50年代三江平原湿地面积达30 192 km2,占三江平原的三分之二。20世纪80年代,湿地面积为15 725 km2,占三江平原的三分之一。至2002年,沼泽湿地面积还剩4 489 km2,不到三江平原面积的10%。除农垦外,城市扩建、道路建设和工业发展也加速了三江平原湿地的大面积消失。
海岸侵蚀与淤积:环渤海侵蚀海岸总长度1 051 km,约占环渤海岸线(包括部分黄海岸线)总长度的21%。淤积海岸长度1 484 km,约占环渤海岸线总长度的29%。辽东湾、渤海湾、黄河三角洲-莱州湾等重点地区近三十年来海岸总体淤进面积566 km2(含人工工程淤进面积),蚀退面积357 km2。淤进是环渤海淤泥质海岸近三十年来的总体变化趋势。
7 结语
我国国土开发格局在国家优先发展东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下,呈现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轮动态势,国土开发模式以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农业空间面临萎缩,生态管护较弱。研究分析各类问题产生的政策背景对未来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有借鉴意义。
(编辑:王爱萍)
[1]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2]叶静怡.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石建勋,刘灿香.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2008,(1).
[4]王承就.论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J].广西大学学报,2007,(2).
[5]唐松.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区域协调内涵诠释[J].经济经纬,2008,(1).
[6]国土资源部1999、2008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M].北京:国土资源部.
[7]邢丽霞,李亚民,郝爱兵,等.国土资源监测成果汇总集成与评价(1999 -2010)[R].2012.7.
[8]国家发改委.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2008-03-17.
[9]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务院确定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抓紧完善转型规划[N/OL].2009-03-05[2012-08-02].http://www.gov.cn/gzdt/2009 -03/05/content_1250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