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核电”,日本如何应对电荒

2012-08-24焦宏彤

大众标准化 2012年5期
关键词:节电核电站用电

□ 焦宏彤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 2012年我国电力缺口将继续扩大,或将达到5000万kw。夏日用电高峰降至,除了人为限电这种被动办法之外,还能采取哪些办法应对电荒?笔者认为,眼下无论是生产用电还是生活用电,节电都大有潜力可挖。充分做好节电,完全可以不限或少限电,就不会太多地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民众的舒适生活。

5月5日,数千日本民众走上街头,欢庆日本关闭境内最后一个核电站。日本原有54个核反应堆,提供的电力占全国用电总量的1/3。然而,自2011年3月11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与海啸发生核泄漏后,日本各地陆续关闭核电站,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座核电站复产。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民间反核运动压力,日本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无奈地关闭了所有核电站。

日本的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列,出口制造业占经济主体,而能源却极度匮乏。关闭核电站后,日本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电荒,成为国际间关注的焦点。眼下,日本所面临的电荒形势,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已经面临或即将面临的,日本应对电荒的诸多措施和民众的节电习惯,给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些借鉴,指明了出路。

长期以来,电力的充沛让日本人没有节电的概念。电力无核后,日本只能开足马力通过传统火电供电,辅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石油、垃圾发电。即便如此,用电缺口依然很大。尽管超负荷运转,发电量仍难以放大,只能通过末端来节电。

震后的日本,为应对电力供应的巨大缺口,开展了大规模的全民节电运动。政府机关为做好表率,白天一律关灯关空调。有的城市政府停用了一半数量的电梯。购买节能的LED灯泡,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吹惯了空调的日本人,也改用起了电风扇。食品企业也纷纷介绍各种各样的节电菜谱,呼吁人们“从厨房开始节电”。一时间,做饭不忘节能,烹饪时间短、能源消耗少的“省时菜单”广受民众欢迎。“保温烹饪”等节能高招也被广为采用。保温烹饪就是用布将热锅包裹起来,利用锅的余热加热食物的烹饪方法,以减少电和煤气的消耗。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发给各家各户的节电建议,内容如下:

空调,设定为28℃。建议在窗户外面挂上竹帘等遮阳物以提高空调功效,如有可能尽量使用电风扇。

冰箱,冷藏室由“强冷”改设定为“中冷”,尽量减少开冰箱门的次数,避免在冰箱里密集存放食品。

电视,画面亮度由“标准模式”改设定为“省电模式”,并尽可能减少收看时间。

照明,白天关灯,晚上尽量少开。

温水清洗坐便器,关闭座圈保温及温水功能。

电饭锅,建议早晨煮好一天的米饭,放入冰箱内保存。

其他电器的待机电力,电器在不使用时关掉总电源,拔掉接电插头。

以上的建议都是自觉执行,并非强迫。可以说,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电,日本民众的舒适生活打了折扣。

人们可以留意到,国内很多中小城市,用电高峰来临时,商铺门前都会放置小型的柴油发电机 “自给自足”的供电,呈现出机器轰鸣、烟尘弥漫的场景。相比之下,我国的夏季供电压力不亚于日本,企业高耗电能生产、写字楼无效耗电惊人、居民生活粗放用电方式由来已久。不久的将来,恐怕再不采取有效措施节电,我们也要过上频频限电的“苦日子”。

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暴露出核电的诸多弊端。“无核电”后,能够很快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杜绝很多没有必要的浪费,进而优化能源分配方式,日本政府对节电的积极有效引导、民众的节电生活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指导。如果我们能人人心存节电意识,节电从自身做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电荒就不会困扰我们。

猜你喜欢

节电核电站用电
如果离我不远的核电站出现泄漏该怎么办
安全用电知识多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核电站护卫队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
一种大学生寝室智能节电插线板
核电站的“神经中枢”
海上核电站提速
从“冰箱小杀手”到“节电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