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顶岗实习的农远工程师资培训模式设计

2012-08-23李美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27期
关键词:顶岗师资培训

李美爽

基于顶岗实习的农远工程师资培训模式设计

李美爽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旨在构建农远工程中的师资培训的新模式,在总结农远工程中现有师资培训的状况的基础上,提出结合顶岗实习的培训模式。该模式的主要思路是顶岗实习与师资培训的结合,即通过高校为农村中小学或教学点提供师资培训教师,最终使高校和受训校实现双赢,既为高校学生提供大量实习机会,又为受训教师提供持续有效的培训。

农远工程;师资培训模式;顶岗实习

Author’s address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China 071000

1 前言

农远工程中的师资培训与传统的师资培训有明显的不同。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传统的师资培训内容都是宏观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以及具体的学科知识点的讲解,而农远工程中的师资培训的内容是农远工程配置设备的使用、教育资源的选择与运用等。其次,培训对象也有特定性。农远工程中的师资培训对象是农村中小学或教学点的一线教师。由于农村地区的条件限制,这些教师的原有学习水平普遍比较低,对运用现代学习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以及态度都有欠缺。

2 必要性分析

2.1 农远工程中师资培训的现状

农远工程实施前后,各地区组织了多级、多层、多式培训[1]。多级培训是指省、市(州)、县(市区)、乡(镇)、校五级培训体系。参加了省级培训的教师回到学校后作为技术人员,对本校教师开展培训。校级培训分为集中培训、随机培训。多层培训是指由各县教育局组织,对各校教育行政人员、校长和教师及各乡镇技术安装骨干进行的培训。多式培训是指集中培训、现场培训、远程指导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农远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设备的使用方法、资源的接收和应用、学习相关软件、课件制作等。

2.2 现有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在农远工程中实施的师资培训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1]。以往的师资培训内容主要是卫星资源的接收与管理、设备的维护及网络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新课程的理念与方法及课件制作,很少涵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内容。培训者没有分析被培训者的实际需求,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导致被培训者很难维持学习兴趣,即便能记住所培训的内容,也没有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实践和反思,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理论难以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学能力和水平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

2)培训时间短缺。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因此,每个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都较为繁重,利用正常的教学时间参加培训有困难,受训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

3)培训缺乏持续性[1]。以往的教师培训采取的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方法,先从农村中心学校选派教师或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再由他们对各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后教师在教学中长时间不用,对培训内容逐渐生疏。培训工作只是一个短期行为,缺乏可持续性。

4)缺乏规范的培训质量评价机制[2]。建立规范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保障师资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目前许多农村教师培训都缺乏规范合理的评价。有的是本校组织自我评价、教师互评,有的没有进行评价。有的学校虽然进行评价,但评价方法单一,既不容易客观、全面地评定培训效果,又不足以反映教师的个性化成长。

2.3 新模式基本思想

本文设计师资培训模式的主要思想是顶岗实习与师资培训的结合,即通过高校为农村中小学或教学点(以下简称受训校)提供师资培训教师。这种培训方式,锻炼了实习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能有用武之地。对受训教师而言,培训时间上有了较强的持续性,部分培训内容还可以通过选修的方式进行,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接受培训。

3 培训模式

3.1 模式结构

图1是本文设计的农远工程师资培训模式结构图。两个椭圆将整个结构分为两部分,外圈代表模式中的宏观要素,内部是微观要素。宏观层面研究的是整个培训过程的运行方式,其中涉及的要素是参与师资培训的各个机构。微观要素是指具体培训课程涉及的因素。

宏观层次的要素是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受训校。其中,高校是指为培训提供培训教师的高校,高校负责派遣实习生,并预先安排好教学内容;教师发展中心指在受训教师所在县的教育局设立一个教师发展中心,统筹安排本县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负责协调高校与受训教师所在的学校,调查需要受训的教师,了解具体情况,联系可以进行培训的高校,为受训方分配培训教师;受训校主要是指受训教师任教的学校,负责安排培训的场地、时间等。

微观层次的要素是培训教师、受训教师、培训内容、培训场地。其中,培训教师是高校派遣的实习生;受训教师是需要参加培训的一线教师;培训内容隐含在授课过程中,主要是设备的使用、教育资源的运用,具体细节可以由宏观层次的三个要素协商调整;培训场地是由受训校根据自身情况决定的。

3.2 培训流程

1)前期协调。各受训校根据本校情况,向教师发展中心提出申请,要求参加培训。教师发展中心统计本县受训校情况,与高校协商派遣的培训教师人数。协商后,高校组织培训教师,派遣到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把培训教师分配到各个受训校。

2)中期培训。培训教师到达受训校,根据受训教师的实际需要,对培训的内容、环境和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做出学期内容规划。根据各校教师上课情况安排每周具体上课时间,保证每周每个受训教师3节课。

3)后期考核。对于受训教师,由培训教师根据受训教师平时的表现,给出平时成绩;由当地教师发展中心根据各校教师的培训情况,在学期末统一进行考核,做出期末成绩。对于培训教师,由受训教师的成绩、受训教师所在学校以及教师发展中心三方面综合评定。

3.3 培训原则

1)从实际出发原则。培训需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比如:要优先讲解当地受训教师急需学习的知识;资源的建设应注重农村化,符合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习能力。

2)就近原则,主要指地理条件的便捷性。考虑到交通等因素,分配培训教师时应遵循就近原则。例如,将受训教师很少且地理位置相近的两个教学点合为一个,从而节省人力、物力。

3)持续性原则。分配的培训教师驻扎在当地学校,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保证整个学校需要接受培训的教师都能接受培训。因此,采取持续性原则,如果一个学期不能完成培训任务,就在下个学期继续进行。

4)学以致用原则。培训教师应及时教会受训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运用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是当地受训教师需要的知识。例如,讲解课件制作后,应鼓励受训教师尝试自己制作课件,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5)循序渐进原则。农远工程中的受训教师已有的知识水平有限,再加上学习能力不同,对新知识的接受有较大困难。因此,在讲授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他们是否真的学会了,并且放慢讲授节奏,让受训教师自己彻底领会。

4 结论

新模式的优势在于使高校和受训校实现双赢,既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机会,还为受训教师提供了针对性较强的培训。在培训的持续性上,很大程度上满足受训教师的学习需要,还能节省聘请高级教师的成本。不足之处在于前期工作需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和受训校的大力配合,沟通不善的话容易导致培训工作的混乱。

[1]李小琴.论农远工程背景下的教师培训[J].中小学电教,2009(11):21-23.

[2]焦道利.“农远工程”中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师远程培训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57-59.

[3]张国强.以“农远工程”为基础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69-72.

Design Training Mode for Teachers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for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based on Work Placements

Li Meishuang

The author hopes to build a new training mode for teachers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Based on current researches of training mode for teachers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a new training mode which blends with Work Placements is suggested. That is to sa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vide trainers for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Finally,both of colleges and rural school can get benefits-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ers in rural school get enough trainin g.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for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raining mode for teachers; work placements

G451.2

B

1671-489X(2012)27-0024-02

10.3969/j.issn.1671-489X.2012.27.024

猜你喜欢

顶岗师资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