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离岸市场再发强音
2012-08-20齐林
| 文 · 本刊特约记者 齐林
自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从8月1日起,香港银行业可为非香港居民开户和提供各类离岸人民币服务后,汇丰银行、中银香港、恒生银行等纷纷打出优惠利率招揽生意,这意味着香港银行业首次正式对非香港本地居民开放人民币业务。
此次香港放开人民币账户被业内认为是吸纳境外人民币资金进入香港的新举措。当然,由于在香港人民币存款比内地利率低许多,且缺少人民币理财投资渠道,对非香港本地居民开放人民币这一新兴业务还有待市场检验。
自去年9月下旬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动荡、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与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开始出现贬值趋势。据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香港人民币存款从去年11月6,273亿元的峰值开始下降,下滑趋势一直持续至今年4月的5,524亿元,5月、6月人民币存款开始小幅回升,分别达到5,538亿元、5,577亿元,增幅均不超过1%。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香港金管局抛出非香港本地居民可在香港银行开户和办理各类人民币业务的“橄榄枝”。
争先恐后
香港金管局强调,人民币存款量并非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唯一指标,更重要的是看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能支撑哪些金融活动以及是否能有效运用。
中央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多项措施,推动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去年8月在港宣布的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支持香港企业使用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以RQFII方式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等措施,突破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藩篱,使人民币回流机制在香港人民币投资、债市、股市和汇市四大领域齐备,成为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发展的重要进程。
为助推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金管局推出“放宽对人民币未平仓净额的监管规定”、“提供短期人民币资金”等多项措施,并与英国财政部倡导成立合作小组,进一步推动香港和伦敦在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方面深化合作。
为抢得人民币业务先机,多家在港银行机构以颇具吸引力的利率招揽人民币存款业务。
内地居民赴港开人民币账户虽然不收费,但银行会设置最低起存额。比如恒生银行的优进理财账户,第一年最低起存的人民币余额要求是2万元以上,第二年要求是20万元以上,如果少于上述数目,则客户每月要交管理费106元。事实上,在香港当地,人民币存款的正常利率通常不到1%。而在内地,尽管经过近期的两次降息,但内地不少银行“一浮到顶”,一年期定存的利率许多高达3.3%,比很多香港的银行要高出很多。
从这一点来看,内地人到香港存人民币不划算。由于内地的人民币存款利率高于香港人民币存款利率,所以香港人都想到内地存款。
但以汇丰银行为例,该行的人民币理财业务只对香港居民开放,并不允许持非香港居民账户的客户投资。也即是说,非香港居民在汇丰银行开人民币账户,既不能定期存款,也不能做投资,只能做活期存款,基本是零收益。
目前不但人民币不能直接跨境汇款,且外币赴港仍受到外汇管理局每人每年5万美元或等值的限制。
允许非香港本地居民在港开户和办理各类人民币业务,未来会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经营的空间以及提升管理人民币资产的灵活性,这将推动香港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这是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而建立一个有足够实力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可以有效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首先是非内地居民可以规避内地对资本项目管制,在离岸人民币市场高效地从事借贷、拆借等资金融通业务,同时通过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各种金融业务活动,可以逐步培育并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争议人民币离岸市场
一般来说,各国的金融机构只能从事本国货币存贷款业务,但是二战之后,各国金融机构从事本国货币之外的其他外币的存贷款业务逐渐兴起,有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外币存贷款中心,这种专门从事外币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活动称为离岸金融。人民币离岸业务是指在中国境外经营人民币的存放款业务,也就是在中国境外的人民币市场。
因为人民币不是世界流通货币,所以这样的市场自然也不是合法的市场.
香港自2004年推出人民币离岸业务以来,业务范围不断扩大。2009年7月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之前,参与人民币业务的香港各银行(香港参加行)主要提供包括存款、兑换、汇款及银行卡在内的银行服务与人民币债券买卖服务。2009年7月起,香港参加行提供的服务更多元化,包括贸易融资服务等。为配合人民币业务运作,香港的人民币交收系统在2007年6月也提升为人民币实时支付结算系统。
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顾问穆怀朋认为:在欧美各国陷入严重金融危机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了长足发展。在他看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主要发展是开始香港个人人民币业务:2003年10月人民银行发布公告,香港银行开始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2005年10月,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扩大香港个人人民币业务范围。根据相关管理办法,香港银行可为居民开办人民币存款、汇兑、信用卡业务。准许香港居民开立人民币支票户口,并在广东消费。在香港地区购物、餐饮、住宿、交通、通信医疗、教育服务七个行业确定指定商户可以进行人民币业务,在银行兑换成港币。
从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内地金融机构开始发行香港人民币债券,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2007年7月,内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始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第一笔。2009年10月财政部开始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截至2010年6月共有7家内地银行,包括两家港资银行在香港发行总共是320亿元人民币债券,财政部发行60亿元人民币债券。2009年7月份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香港又是境外试点地区之一。
从2006年6月至今,各项人民币业务迅速发展,2010年6月,内地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开始只有四个省市,2010年扩大范围到全国20个省市。2011年8月份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2010年8月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允许国外央行和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人民币业务参加行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2011年1月份人民银行公布管理办法,允许内地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人民币开展境外直接投资。2010年10月,人民银行与商务部分别发布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和通知。
按此次金管局发出的具体说明管理办法,香港居民及指定商户进行的人民币兑换实际上是按照之前与中国央行签订的《清算协议》,通过上海兑换窗口进行兑换;而这次推出的非香港居民的人民币账户,则不适用于《清算协议》,即对于这部分账户里的人民币,香港的银行不能通过清算银行进行平盘。
争议汹汹
目前在香港挂牌交易的人民币产品不多,仅有个别中资机构推出了人民币债券基金,另外就是部分人民币债券。港交所虽然正努力上马更多的人民币股票,但迄今为止,数目与回报都不令人满意。
有业内人士坦言,对于资金的监控来说,香港应该比内地宽松。但也有香港的银行职员称,对于大额汇款,银行还是会监控的,但她并没有透露受监控的金额下限。
虽然香港这边的银行没有接收上限,但是由于内地有外汇管制,内地居民每人每年汇出境的金额还是只有5万美元的上限,所以如果以个人的名义,汇入香港的人民币金额很有限。
近年来海外市场对人民币的认知和接受度日渐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当中的使用率和覆盖面不断扩大。香港作为最具规模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共计有6,700亿元人民币的存款及存款证,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人民币的年交易额近2万亿元,发行的境外人民币债券达1,080亿元,均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路线日益清晰,人民币业务这块大蛋糕也被各家银行觊觎。
人民币货币清算协议的签订,扫清了人民币账户资金跨行转账的障碍,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开始蓬勃发展,各类人民币理财产品百花齐放。但是,至今利好银行的政策出台缓慢,导致在香港银行业推出的人民币产品乏善可陈,数量少、回报低,且以与存款挂钩的系列产品为主。
但是现在,香港银行都希望在人民币业务上抢占先机。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存款争夺大战吹响了号角。近日,各家银行更是争相以颇具吸引力的利率吸引人民币存款。
香港各银行高层相继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将大力推出各种人民币产品。
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坦率地说,在目前人民币还不能合法地在香港流通,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这个捉摸不定的规模究竟有多大。
在他看来,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能否发展起来,除了中国政府的允许或者默许之外,最为关键的就是现实的市场需求状况如何。
除了中国游客带出的6,000元人民币日益累积出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之外,人民币离岸业务更广泛的市场空间是企业的经营活动。目前,许多进入中国市场的香港企业或者一些跨国公司为了避免货币错配的风险,大幅减少借入外汇贷款,而对于人民币资金则保持了相当旺盛的需求。
前景可待
实际上,把香港建设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对香港来说不仅仅是商机问题,而是决定香港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举。
近年来,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香港金融中心的国际化色彩正在褪色。香港的跨境借贷规模一度超过美国,但在1997年金融风暴之后迅速下滑,目前仅仅与新加坡持平。从这一意义来说,香港如果要设法维持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就必须开辟新的金融产品市场,而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则是其中最富有吸引力的设想。
敏锐的香港金融界人士已经意识到人民币离岸市场可能带来的巨大商机。当前香港金融管理机构正积极向中央政府游说,允许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允许香港的金融机构吸收人民币存款。目前,伦敦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并不是因为英镑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储备货币,而是因为伦敦拥有全球最为活跃的美元离岸交易市场。
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王国刚认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大障碍是,没有一个在市场化基础上形成的利率指标。这主要是受到国内国有银行的承受能力,主要的借款者国有企业的承受能力所制约。当前在国内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无疑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央行力挺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四大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一国两制”的优势体现:因为仅能在一国两制下,央行才可安心地与香港这个资金进出自由的国际金融中心进行磋商,签订协议建立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防火墙,香港不仅可作为内地金融改革的试验田,还有利于人民币跨境业务的风险管理。
“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凭借独特地位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
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以2004年香港银行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为起点,历经人民币业务扩大、境内外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建立与“扩容”等关键节点,至今成果丰硕,包括存款、汇款、债券、基金、保险、黄金、股票等离岸人民币业务。
在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投资货币方面,香港积极开发多种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以提高境外人民币流动性:包括香港首支以人民币计价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首批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基金、全球首支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交易所买卖基金……
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介绍,香港已成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融资中心。今年前5个月有40笔人民币债券在港发行,同比增加约30%;发债总值为404亿元,同比增加约40%。发债体也由内地金融机构扩展至国际企业和机构。在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方面,香港已形成最庞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公开数据显示: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2011年年底接近5,900亿元,比2010年年底的3,100亿元增加约9成。
宋敏认为,香港之所以取得这些令人鼓舞的成绩,既是因为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日趋成熟,也是由于中央政府扩大政策空间,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间的人民币资金更有效循环流通和使用。中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长期而言利大于弊;香港作为第一所培育这个“儿子”的“育儿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但一旦办好这所“育儿园”,香港就可以进一步办人民币国际化的“小学”、“中学”、“大学”。等人民币国际化最终从香港“毕业”走向全球,香港就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