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蜜桔 品牌至尊宜昌市柑桔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2012-08-17彭作佩张大萍文中华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9期
关键词:蜜桔宜昌市宜昌

□ 彭作佩 田 丹 张大萍 文中华

湖北宜昌是世界柑桔发源地之一,适宜的气候、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孕育了“宜昌蜜桔”的独特品质。自2006年以来,“宜昌蜜桔”走过了一条创建、整合、升华之路,正逐步成为与“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齐名的、宜昌市又一城市“名片”。

“宜昌蜜桔”:渊源流长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著称,有着2 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农耕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至公元前278年)就写下了著名的《桔颂》。说到《楚辞》、《桔颂》,几乎是妇孺皆知,无人不晓。在战国末年,三峡河谷地区的“后皇嘉树,桔徕复兮”受到屈原的礼赞,开创了柑桔为高雅之象征的先河。《桔颂》是宜昌、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柑桔“品牌”。野生宜昌橙为宜昌是世界柑桔的发源地做出了最好的注解。司马迁的《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对赵肃侯说:“……君诚能听臣,燕必致旃裘狗马之地,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桔柚之园,韩、魏、中山皆可使致汤沐之奉……”;《史记·货殖列传》中更有“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的壮观景象,说明在战国时代,柑桔生产,不仅在秭归,而且发展到上连巴蜀下至荆襄的广袤范围。

“宜昌蜜桔”作为佳果名品,文化底蕴丰厚,是传承宜昌人民2000多年柑桔文化的有效载体。“宜昌蜜桔”源于窑湾蜜桔或者宜昌温州蜜柑。1951年,湖北从长沙引进1000株温州蜜柑,1952年3月30日移往宜昌专区园艺场试种。1958年12月,宜昌行署在窑湾乡建立果树试验站,开始大面积引种温州蜜柑。宜昌独特的气候和窑湾的酸性紫色土壤,赋予了窑湾蜜桔独特的风味。1965年开始,窑湾蜜桔走出国门,远销加拿大、澳大利亚、苏联、美国、英国、德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随后,华中农学院章文才教授在窑湾选育出“国庆一号”温州蜜柑,宜昌蜜桔熟期结构和栽培技术日臻完善,在宽皮柑桔大家族中成为独树一帜的精品。上个世纪,蜜桔、彩陶和盆景被列为“宜昌三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6年,湖北省农业厅划定了宜昌蜜桔的产地区域,并推荐申报“宜昌蜜桔”集体商标。经国家商标局严格审查,2009年 4月 14日,“宜昌蜜桔”正式颁发注册证书。

“宜昌蜜桔”:地理典范

国家商标局备案的 “宜昌蜜桔”生产区域囊括了13个县(市、区)的73个乡(镇、办事处),1 448个村。在上述范围种植“宜昌蜜桔”,能确保其形成固有的性状与特有的品质,也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生产的柑桔才被许可使用“宜昌蜜桔”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则何?水土异也”。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武陵山脉中部,适宜温州蜜柑、脐橙、椪柑、蜜柚等多种柑桔类的早、中、晚熟品种生长,境内平原、丘陵、山区交错分布,地理和气候差异显著,并形成若干个柑桔生产优势区域,尤其适宜温州蜜柑的生产。这种法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与集体商标的双重保护,使“宜昌蜜桔”同其他蜜桔区别开来,有利于品牌打造与维护,有利于市场与消费者识别和追溯。近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立足优势产业狠抓结构调整,柑桔规模迅速扩大,宜昌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宽皮柑桔生产基地。1999—2011年,全市种植面积由3.95万hm2增加到11.77万hm2,产量由 55.4万 t增加到 224.5万 t,2011年实现农业产值 47.15亿元,综合产值达到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5%和44%,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柑桔的55%和65%,占全国的6%和8%。

“宜昌蜜桔”:体系完整

围绕柑桔产业,宜昌市狠抓体系建设。组织专家讨论并出台了《关于推进柑桔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抓住产业体系的薄弱环节,制订政策,实施项目,推动产业科学协调发展,并明确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措施。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与标准化果园、产后加工与商品化处理、市场营销、社会化服务、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等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一是科技支撑体系健全。目前,宜昌柑桔工程技术培植中心已经成立,包括种质资源与品种展示中心、技术培训与学术交流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等,一批业内知名的柑桔专家和技术全面的推广队伍成为宜昌市柑桔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是标准果园建设稳步推进。为了促进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果园综合生产能力,宜昌市狠抓基地改造,通过改路、改水、改肥、改密、改种、改土,柑桔基地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全市累计建成柑桔精品果园2.98万hm2。精品果园、标准果园建设的推进,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推广,绿色食品基地的认证,果园植被的修复与水土保持作用、生态屏障作用、旅游景观资源作用放大了其绿色效应,以“宜昌蜜桔”园“春华秋实”为特色的都市乡村游、农家乐已成为宜昌市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是产后加工与商品化处理体系完善。2011年全市柑桔打蜡销售企业已达330家,其中,53家企业获得出口包装认定,从事柑桔打蜡与销售的人员有2万多人。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宜昌晓曦红柑桔合作社等一批柑桔销售企业,不仅对宜昌柑桔进超市、出国门起了很好的龙头带动作用,而且依托品牌的辐射扩散效应,实现了生产资料、管理技术的统一,降低了经营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荣盛、嘉源和丰岛等13家桔瓣罐头加工企业2011年出口柑桔罐头10万t,消化残次果20万t。土老憨集团和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积极投资参与柑桔冷链物流项目,冷库总贮藏量将达到60万t。柑桔产后处理和深加工产业的兴建,延长了产业链条,缓解了销售压力,增加了劳动就业和产业收入。目前,全市柑桔产后处理率已达到90%以上。

四是自主营销体系正在建立。每年柑桔成熟之前,销售工作都会被作为全市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召开会议、出台政策、落实措施。市政府及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柑桔销售工作,组织开展市场考察、调研、联谊等活动,获取了大量订单,柑桔销售实现了从过去的“推出去”到“出去推”的转变;在每年的柑桔销售季节,中央电视台第七套、三峡日报、三峡电视台、三峡晚报、三峡商报和三峡传媒网等新闻媒体对“宜昌蜜桔”品牌和宜昌市柑桔销售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各种推介活动也是层出不穷,近几年市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 “汉宜农超农商对接”、“湖北宜昌柑桔产销对接会”、武汉农博会、长春农博会和郑州农博会等活动,大力宣传推介宜昌柑桔,而各种开园仪式、柑桔节的举行也为宜昌柑桔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市政府从2008年开始对柑桔销售工作进行专项奖励,2011年对获得“2011年度全市柑桔销售先进单位”称号的宜都市人民政府等5个县(市、区)政府和部门、宜昌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等3个柑桔销售龙头企业以及陈旭等17位柑桔销售大户予以通报表彰,并对5个先进县 (市、区)政府和部门各奖励1万元,对3个柑桔销售先进龙头企业各奖励5万元,对17位柑桔销售大户各奖励1万元,对柑桔销售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自主营销网络正在形成。目前全市有110家柑桔专业合作社、协会和销售大户,宜昌市柑桔产业协会正在协助各柑桔主产县(市、区)和团体会员单位开展市场调研,搞好市场定位与分工合作,做好市场细分,设立市场代表处,扩展市场,打造百亿柑桔产业。

“宜昌蜜桔”:源头保护

保护“宜昌蜜桔”品牌是宜昌市品牌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宜昌蜜桔”商标的持有和管理单位,宜昌市柑桔产业协会结合市政府实施的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出了制标准、强管理、树品牌,发展“宜昌蜜桔”产业的基本思路和战略目标,加强与农业、工商、质监等市直相关部门的联合行动,对基地内的柑桔生产实行统一的集约化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

首先是从源头上规范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生产技术标准,制订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修订了《无公害食品 宜昌蜜桔》质量标准,这一标准在宽皮桔类分级、感观要求、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方面均高于国家标准。与此相配套,还制定和修订了《无公害食品宜昌蜜桔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宜昌椪柑生产技术规程》,在系列标准和规程的指导下,强化桔农品质意识,推行标准化、精品化的 “宜昌蜜桔”管理,保证了宜昌蜜桔的内在品质。

其次是建立“宜昌蜜桔”质量可追溯制度。通过为授权使用单位发放具有防伪功能的“宜昌蜜桔”地理产品标志与标识(箱标和果标),消费者可在线或拨打电话查询相关产品和产地信息,实现宜昌蜜桔安全责任的源头追溯。

“宜昌蜜桔”:品质尊贵

“宜昌蜜桔”栽培地处湖北省西部的长江中上游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3.1~18℃,年降雨量1 100~1 200 mm,因武陵山脉和大巴山脉对冷空气的阻隔和长江、清江两大水系的调节作用,形成了较为罕见的“冬暖区”,是“宜昌蜜桔”最佳生态区。

“宜昌蜜桔”种植区内土壤以紫色土、石灰土、黄壤和黄棕壤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酸碱适宜、磷钾丰富,有机质和土壤含氧量较高。2001年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宜昌市的土壤、空气环境、灌溉水等分析监测表明,“宜昌蜜桔”产区内气候环境独特,空气、水质、土壤各项指标均符合 GB 3095、GB 5084和农业部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柑桔产地环境条件》(NY 50162001)的要求,是生产无公害蜜桔的理想宝地。

宜昌市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宜昌蜜桔”的独特品质,“皮薄均匀光洁,果肉脆嫩、爽口化渣,桔香浓郁”已成为“宜昌蜜桔”独特的品质特征。“宜昌蜜桔”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2007年“宜昌蜜桔”被省农业厅评为湖北十大农产品;2008年宜昌市商务局、宜昌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宜昌市消费者协会、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晚报授予“宜昌蜜桔”三峡特产特别贡献奖;2009年 “宜昌蜜桔”被国家商标局评为全国20个“最具市场竞争力地理标志”之一;2010年“宜昌蜜桔”被评为 “湖北三大名果”之一;2012年2月,由国家农业部举办的“中国著名农产品公用品牌暨2011年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调查”成功落下帷幕,“宜昌蜜桔”跻身 “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这是“宜昌蜜桔”继2009年荣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0年荣获“湖北三大名果”之后获得的又一项殊荣。

“宜昌蜜桔”:财富象征

质量提高,品牌打响,销路打开,价格上扬,规模扩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这不是简单的连锁反应,而是品牌战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宜昌桔农确实尝到了“宜昌蜜桔”品牌带来的甜头。2011年,宜昌市夷陵区柑桔生产再次喜获丰收,柑桔总产量达到48万t,比上年增3.4万 t,增幅 7.6%,其中,温州蜜柑45.5万t,占94.8%;柑桔平均销售价格2元/kg,鲜果收入9.6亿元,柑桔销售综合收入达10亿元,比上年增4.3亿元,增幅达63.2%,全区桔农人均纯收入2 775元,比2010年的1 700元增加1075元。据统计,夷陵区柑桔主产区年种桔收入达20万元的桔农占5%以上,达10万元的占10%以上。目前“宜昌蜜桔”已成功打入上海家乐福、武汉沃尔玛等大型超市,比周边同样品种的柑桔销售价格高0.20~0.40元/kg,2011年全市共包装品牌销售“宜昌蜜桔”50万 t,仅此一项,农民增收超过8000万元。

在柑桔销售季节,宜昌市柑桔产区商客云集,车水马龙,到处是一片丰收繁忙景象。宜昌柑桔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宜昌乡村餐饮业、公路运输业以及包装材料印刷业等行业空前繁荣。据测算,全市活跃在购销领域的经纪人近2万人,专业化修剪、打药、采果、运果、选果、剥果等所吸纳的劳动力多达数十万,如果加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销售市场、农资供应、汽车加油、加水、维修和餐饮住宿等,这个产业容纳的社会劳动力收入和从产业中获得的收入至少在40亿元以上。“宜昌蜜桔”已经成为宜昌果农名副其实的支柱经济,宜昌从业果农40万户、120多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遍布每个县(市、区),柑桔已经成为多数乡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随着柑桔品牌的深度开发和“宜昌蜜桔”文化的挖掘,“宜昌蜜桔”多重功能的开发和品牌附加值的不断提升,以“宜昌蜜桔”为统一商标的宜昌柑桔销售,将逐步占领市场销售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将大幅提高,宜昌桔农将获得更大的收益,“宜昌蜜桔”也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猜你喜欢

蜜桔宜昌市宜昌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新余蜜桔冻害的农业气象指标及防御措施
新余蜜桔科技小院项目获评通过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湖北宜昌卷
江西新余:又是一年蜜桔香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