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驱散PM2.5雾霾

2012-08-17汤嘉琛

中国报道 2012年1期
关键词:灰霾空气质量颗粒物

汤嘉琛

2011年12月4日傍晚,大雾突袭京城。下图为2011年12月05日弥漫在雾霾中的北京CBD。上图为晴天时的同一景观。

PM2.5让政府公信力遭遇损失,也一度引起市民恐慌。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步是拿出直面客观现实的勇气,尽早做到最大程度地公开。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识别PM2.5的污染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减排手段。

灰霾天在北京并不鲜见,但2011年末持续数日笼罩京城的灰霾天气却与往年有些不同。借助微博的力量,这种糟糕的天气被地产商人潘石屹、童话大王郑渊洁、北京媒体编辑于平等网络意见领袖炒成了一个公共话题。“PM2.5”这个陌生名词,也迅速成为2011年底最受关注的热门词汇。

2011年11月27日,以“谣言粉碎机”之称闻名的民间科普社区网站“果壳网”在其首页头条推荐了一篇名为《关于PM2.5的10个问答》的文章。这篇出自环境科学博士谭知还的文章认为,美国驻华大使馆监测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高于环保部门“是不正常的”。“果壳网”很快就收到网友投诉,专栏作家安替更是在直接给这篇文章贴上了“伪科普”的标签,戏谑称“果壳网”将科普写成了政府软文。

“果壳网”所面临的危机,是它在错误的时间发布了被认为是错误的声音。要想弄懂这场风波的来龙去脉,必须厘清以下两个背景:一个是美国驻华大使馆独立监测并自主发布的北京空气污染数据,一般都高于环保部门通报的信息,但“糟糕”、“危险”、“有毒”等描述往往更符合市民的直观感受。“果壳网”发文质疑美国大使馆的数据,有可能冒犯公众情绪。

另一个背景,是谭知还博士文中所提到的专有名词“PM2.5”,此前并不为中国公众所熟悉。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它是造成黑肺和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早已被纳入美国、加拿大、印度、日本等国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但在中国环保部门的例行通报中,至今仍未包括这一项,某些环境问题因此长期被掩盖了。

危害: “隐形杀手”

通过某些恶性事件来认识生化名词,似乎是中国民众获取科普知识的典型路径:在此之前,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石绿等均经过了相似的过程。

不过,一般民众接触三聚氰胺、苏丹红或孔雀石绿的机会并不多,与之相关的健康风险也相对较为容易规避。但是,空气是生存的第一要素,只要中国的空气质量没有根本性好转,每个中国人都将是PM2.5这个“隐形杀手”的受害者。

PM2.5指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公众的日常生活。以2011年12月4日为例,灰霾天直接导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进出港航班延误156架次,取消航班91架次,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一天内的国内航班改签旅客人数就突破了15000人次;公路交通更是举步难行,数条高速路和六环全线封闭,北京交通广播主持人高声呼吁,“除非是特别需要出门的人,否则最好门窗紧闭宅在家里”;一种类似与“非典”时期的恐慌情绪在京城蔓延,某淘宝网店仅在12月4日一天内就卖出2万多只口罩。

与这些显性的影响相比,隐形的危害更让人忧心。PM2.5的粒径在2.5微米以下,仅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20,它负载的大量有害物质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也就是说,普通的口罩根本无济于事。不仅如此,PM2.5还是各种有毒物质极好的载体,它能吸附更多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一种致癌物。

PM2.5进入公众视线,用一句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话来说就是:“喝西北风也会中毒”。此言非虚。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在对50万名研究对象追踪观察16年后发现,长期暴露于PM2.5之下,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死亡率即增加8%;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PM2.5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关系,PM2.5一旦被吸入,将会造成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随后又可能会引发机体潜在的系统危害,包括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这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及中风。

听上去有些危言耸听,但历史早已证明灰霾天气的杀伤力。1952年12月初,英国伦敦发生了一次史上最严重的“烟雾事件”: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伦敦城内到处都能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伦敦就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亡;雾散之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死于非命。

解码:PM2.5从哪里来?

虽然中国民众此前对PM2.5几乎一无所知,但它其实已经存在多年,并深刻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事实上,在我国气象行业和医疗行业,对PM2.5细颗粒物浓度水平的监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相关研究成果也已发表在学术杂志中。

经过长达十多年的研究,我国大气科学家已基本摸清PM2.5的“身世”:大气中大量富集的颗粒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自然(比如海盐粒子、土壤粉尘等),一是来自人类活动(比如工业、电力、交通等生产活动产生的一次粒子)。对空气污染而言,后者是重点。此前发布的一份针对深圳市灰霾天气的分析研究则进一步指出,PM2.5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

环保部门的专家试图以“祛魅”的方式,降低人们对PM2.5的焦虑。相关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工厂生产、燃煤、汽车尾气、烧树叶和秸秆,到人们烹饪做饭、抽烟,甚至使用发胶,都会产生PM2.5,工地上的泥土被带到道路上,经过车辆反复碾压,也会形成易吸入的细小颗粒物。只不过,这并不能降低人们对PM2.5的焦虑。

不过,如果以为PM2.5只是让北京人头疼的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用卫星反演测绘的一张全球PM2.5分布图上,日均浓度值超过8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区,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国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等中国东部及珠三角地区。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等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灰霾现象研究也得出结论: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

事实上,我国最早的细粒子污染也不是出现在北京,而是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根据广州地区的灰霾日记录,1954—1960年每年平均仅有2个灰霾日;1971—1980年则一年有17天;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灰霾日的天数直线上升,1981—1990年期间每年的灰霾日一度达到116天;南京则在2002年前后,连续几年灰霾天气超过250天;而且近几年,长三角空气复合污染趋势,已明显超出国内其他地区。

公开:走出阴霾的第一步

PM2.5目前在国内处于秘而不宣的状态,但正如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大气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庄国顺所说,我国对PM2.5的检测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没有难度——技术上,我们完全可以与成熟的国际技术接轨;经济上,专业检测设备每台约10万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配备这样的设备完全是有能力的。

拒绝公布PM2.5指数,似乎不是一个里子问题,而是面子问题。在2011年11月召开的一次国际气象会议上,中国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坦陈:按现行标准,目前中国70%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如果增加PM2.5监测指数,则全国70%城市不达标。这意味着,环保部门近30多年来持续的大气治理,又将必然面对一份满纸黯然的成绩单。比如,当前广州全年的空气优良率高达95%,如果纳入PM2.5,则会降至60%~70%;北京和上海或许将更加难堪。

或许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当美国大使馆的空气检测数据引起众多关注之时,北京市环保局回应称,空气质量数据不能只看美国大使馆的“眼色”,一时沦为笑谈;随后,环保部门专家又表示,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指标进行检测,技术上并不存在问题,只是“时机不成熟”。很显然,当前的舆论情势已经对环保部门形成了某种倒逼之势。

其实,正如网友调侃的那样,无论你公布还是不公布,并不理想的空气质量就在那里,刻意制造信息垄断,或是习惯性美化数据,都不太可能改变公众对空气质量的主观感受,只能让自己的公信力在一个个质量监测报告中慢慢流失。

PM2.5让相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遭遇损失,也一度引起市民的恐慌,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步是拿出直面客观现实的勇气,尽早做到最大程度地公开。谈及公开,一个不得不说的小插曲是:2011年11月14日,南京市气象局的官方微博“南京发布”写道:“近日,大气层结构稳定,虽天气晴好,但大气浑浊,据探测,昨天一天我市能见度不超过8公里,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大多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上,超过正常水平。”微博很快被删除,但从舆情反应来看,明显赞大于弹。

好消息是,2011年11月11日,国家环保部就PM2.5做出回应:是否纳入PM 2.5监测指数,各地可自己决定;6天后,由环保部负责、始于2008年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开始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

2011年11月24日,山东青岛市环境空气综合监测站开始监测大气中PM2.5、PM1.0悬浮颗粒物。图为室外大气样本收集设备。这其中就包括首次制定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虽然执行新标准的弹性时间表的最后期限排到4年之后的2016年,但这一改变依然让人欣喜。

地方政府也开始行动。2011年11月21日,山东省环保厅率先宣布,2012年起该省17市开始监测PM2.5,每月通报结果,力争到2015年空气中PM2.5等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较2010年改善20%以上,还原“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这一表态,比南京市气象局的微博“试水”收到了更多的肯定和赞誉。

其实,职能部门必须有清醒的认识,PM2.5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老百姓也并不指望政府部门能在短期内改变空气质量——通过一些非常手段,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确实有所提升,但这种模式既难以持续和推广,更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反弹。面对PM2.5这个棘手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拿出实事求是的真诚态度。

当然,公开只是走出阴霾的第一步,在消除公众对PM2.5的恐慌情绪之后,相关部门要尽快识别PM2.5的污染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减排手段,利用“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以社会合力来共同促进PM2.5问题的解决。

而截至记者发稿时,在2011年12月21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又传来了新的消息,PM2.5监测排出了具体的时间表:2012年,在北京、天津、河北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2016年,是新标准在全国实施的关门期限,届时全国各地都要按照该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

猜你喜欢

灰霾空气质量颗粒物
成都城区冬季一次灰霾期间PM1化学成分特征
南平市细颗粒物潜在来源分析
秸秆露天燃烧对北方灰霾天气的影响分析
“空气质量发布”APP上线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
开展“大气污染执法年”行动 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错流旋转填料床脱除细颗粒物研究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安徽首座超级灰霾监测站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