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回顾与展望

2012-08-16赵一平

关键词:体教竞技运动员

赵一平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向强的发展历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作为竞技体育事业的“血脉”,贯穿于竞技体育事业的始终.培养什么样的竞技体育人才以及如何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伴随着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直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体以及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举国体制”,取得巨大的成绩,积累丰富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验.然而,由于缺乏先验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时代背景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仍有诸多与时代发展不和谐之处,回顾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道路,实事求是地认识与分析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改革的继承与创新,对于竞技体育的持续、科学发展,实现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 历史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各个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从建国初摘除“东亚病夫”的帽子,到20世纪80年代“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以及21世纪向世界展示“大国崛起”的伟大成就,竞技体育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息息相伴,体现着国家意志,见证着“国运兴,体育兴”的社会与体育的发展轨迹,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60年的实践中,根据社会发展的状况与需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得以形成与逐步完善,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原则,建立以体校为基础的多元主体参与的三级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网络体系(见表1).

三级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网络实际上是以体育系统为主体的系统内部一条层层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链,人才培养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有利于人才培养行动中,主体行动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有利于组织实施一体化管理,形成合力.在“举国体制”的保障下,围绕“为国争光”、“奥运争光”的目标,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中心,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阶段,均使我国竞技体育赶超世界水平取得了卓越成绩.新中国60年来,中国健儿在各类国际赛事中,共获得世界冠军2 310个,超破世界纪录1 195次(截至2009年8月)[1].不仅使我国竞技体育在计划经济时代,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在市场经济时代历届奥运会上,金牌总数次次有历史性的突破,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促使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登上奥运金牌排行榜的顶峰,金牌数目首次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见表2),极大地激发中华儿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胜各种灾难与困难的信心与热情.从对近3届奥运会中国冠军的统计发现:“在悉尼奥运会上,36名奥运冠军有97.2%的是来源于体校的培养输送上.在雅典奥运会,50名奥运冠军100%都是来源于各级各类体校的培养输送”[2].“北京奥运会中国63名奥运冠军,有93.7%的冠军有体校或训练基地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训练经历”[3].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越性与合理性.

表1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表2 中国历届奥运会奖牌分布

然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取得辉煌的成绩背后掩盖不了以下事实:一是人才培养成本高,成才率低.有研究表明,全国平均每年从业余训练队伍中吸纳运动员1 922名,仅占青少年在训人数的1.3%,如果狭义地以获得金牌的选手为成才的标准,4年中奥运人才队伍大约为7 688人,用2000年悉尼奥运会金牌数计算,成才率为3.6%,如以全国的业余训练的运动员为基数,则成才率为十万分之4.7[4].二是运动员文化知识水平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为国争光”、“奥运争光”目标导向下,运动技术水平处于显性地位,不断提高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成为各办队主体的首要选择,在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以牺牲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时间换取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就成为各办队主体的普遍做法.这不仅影响了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潜力,还为运动员的出口——退役后的就业带来了困难,进而为运动员的入口带来障碍.三是资源流动困难.教练员、运动员的管理是按行政区划统管,人事权与运动训练科技支撑的技术与设施归所属体育行政部门,资源带有体育系统或单位的身份属性,在客观上为资源的横向流动设置了障碍.体现在优势资源难以较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人才难以进入正常渠道交流与人才难以进入国际流动轨道3个方面[5].引起了人们对这种相对封闭的系统内专业人才培养网络的质疑以及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理性的动摇,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改革被推上了竞技体育改革的前台.

2 改革的呼唤

举国体制三级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所暴露出的问题,可归结为两个问题:首先是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假设运动员培养的各个阶段,运动员都接受了正常的文化知识教育,那么:1)运动员在朝人才下游流动过程中淘汰的人员,可以到体育系统之外寻求另一种成才路径,而不会成为体育系统的负担,影响体育系统人才培养的社会声誉.2)运动员退役后的也就有实力、有理由进入正常的就业渠道,而非采用特殊政策来照顾运动员的就业问题.3)优质资源的厚度与宽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改变以往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优质资源的单一性依赖问题.其次是人才培养的相对封闭性问题.封闭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造成人才培养成本由单一主体承担,阻碍了优质资源的横向流动,还不利于人才质量的提高.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历史可以看出,国家从没有放弃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要求,并建立了从运动员培养的上游到下游相对独立与完善的运动员文化教育系统,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失效,可归因于人才培养实施主体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放弃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事实证明,体育系统独立办学,不仅难以完成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任务,更进一步增加了人才培养的成本.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不仅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GDP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也给人们思想、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不再将“市场”视为洪水猛兽,效益意识、效益观念得到增强,这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既带来了压力,又带来了发展机遇.压力来自于结构合理、比例协调、组织严密的三级训练网,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运动员从进到出,由国家统包统分,并能享受到优于其它行业的劳保优惠政策,进入这一人才培养网络有能够看得见的“好”,参与运动训练没有后顾之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计划分配的方式受到根本改变,三级训练网培养出来的运动员安置难度越来越大,参与竞技体育训练那种看得见的“好”完全失去,同时还有失去文化学习的巨大风险,家长将子女送往竞技体育训练场步履维艰.从对北京奥运会中国63名奥运冠军的成才之路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只有22人是亲属从小着手培养子女参与体育运动,占34.9%.只有1人直系亲属有竞技体育史,仅占总数的1.6%[3].说明了运动员出口与进口均不通畅,导致竞技体育人才的源头与根基萎缩.

机遇来自于改革开放的稳定环境.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突破“路径依赖”既提供了条件,又提供了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既增加了社会财富,又增加了个人财富,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结构与消费意识,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投资结构与投资意识,促使体育产业得以在我国兴起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多元主体投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认识与物质条件,并在行动中得以实践.一股社会力量投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逐步形成气候,如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各类单项体育运动学校的兴起就是这一转变的明证.北京奥运会中国有22名冠军亲属从小着手培养子女参与体育运动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投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意愿,这或多或少地减少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成本过高的压力.

经验来自于“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蕴含着“交换使每个人过得更好”这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通过市场,使得每一个主体专注于自己的优势,进行强强合作.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这不仅有利于激活系统要素的状态,调动系统内主体行动的积极性,还有利于促进系统与环境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在竞争中协同推动系统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也有这方面的决策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引进外国教练员任教,在北京奥运会上帮助中国花样游泳队、女子曲棍球队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输送姚明、易建联等到NBA打球,使他们的运动竞技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上,也确立了走社会化、体教结合的发展道路,涌现出人才培养由“官办”向“民办”转化的势头,表现出“管民合办”的趋势.这一系列举措与发展迹象,不仅是我国竞技体育克服自身不足,自我谋生存、谋发展的需要,更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紧跟市场经济的时代步伐,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创新的历史见证.

3 现实的困惑

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反映的是人们对竞技体育人才标准的转变以及改革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的渴望,代表着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潮流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我国也以普通高等学校为龙头,于1987年开始在普通高等学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揭开了体教结合的序幕.在20多年的实践中,普通高等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成功地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一支真正的大学生运动队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第7名、清华大学独立培养的运动员胡凯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00 m冠军等.但相对于人们对体教结合培养“奥运争光”的竞技体育人才的期望而言,仍留下一些困惑:一是人们对体教结合、高校办队能否培养“奥运争光”竞技体育人才信念的动摇.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徐飞,第25届大运会中国代表团游泳队领队认为:“体教结合最终目标是希望高校能够培养出自己的高水平运动员,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但现在的窘境是高水平运动员不是学校培养的,学校培养的运动员达不到高水平.”[6]“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绝大多数院校沦为现有竞训体制的附庸,难以承担‘奥运争光’的任务.”[7]人才培养超越“路径依赖”的可信性与普及性受到挑战.二是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常数”,运动员既要不断提高专业竞技水平,又要学习文化知识,这对矛盾难以解决,现实中运动员文化水平不高仍然是困扰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虽然从理论上讲文化知识教育不仅有助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有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但在传统运动员培养惯性的作用下,抓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教育会挤占运动训练的时间,可能存在降低运动训练水平的风险.三是清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成功后的思考.清华大学无疑是我国体教结合成功的典范,以跳水队为例,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的训练体系,并培养了一批世界级水平的运动员,有媒体甚至有“清华挑战举国体制”报道,然而,2008年的奥运会本应该是他们走上巅峰的时刻.但是就在应该收获的季节,却传来教练队伍不稳,队员出走的消息,这支希望之队处于风雨飘摇中,而这一切源自于运动员的身份与比赛机会[8].人们不仅会问: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身份重要,还是人才的质量与水平重要?

困惑来自于对理论的认识以及现实行动中有悖常规的反思,对于解惑,尚需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考虑.首先体教结合、高校办队的定位.体教结合、高校办队起因于“把优秀运动员培养成既有很高的运动竞技能力,又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理想的‘两栖’人才”[9]的社会期望与世界潮流,针对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三级训练网的不足提出和实施的,是对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完善,而非挑战.强调的是“体”与“教”的结合,而非兼并或合并,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一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新路子,超越对原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单一的“路径依赖”,而非消灭原有的“路径依赖”,是“体”与“教”在共生的基础上,通过结合,走向共荣.过分强调人才培养主体单一的身份属性,强调竞技体育人才成才的单一标准,是对体教结合本质的误解.

其次体教结合、高校办队都是为“奥运争光”培养人才,大学里也应该有自己培养的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既练体育,也系统地学习文化.但运动竞技水平提高的阶段性与延续性,以及对特殊资源的需求特征,如果把“奥运争光”人才仅仅定位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上,当前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是不具备这种条件和实力,只能说明体教结合、高校办队尚存在问题.如果把“奥运争光”人才的内涵适度增加——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奥运人才,外延适度放宽——为“奥运争光”计划服务的各类人才,则体教结合、高校办队对于改善竞技体育人才的素质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61.9%的中国冠军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还有6.3%的奥运冠军没有完全按照传统三级训练网成才路径走上冠军之路[3].这两个数据还说明: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超越单一“路径依赖”的可行性与可能性.二、接受文化知识教育不影响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学训矛盾可以化解.

第三,清华大学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实践证明两个事实,一是进一步说明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超越单一“路径依赖”以及“把优秀运动员培养成既有很高的运动竞技能力,又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理想的‘两栖’人才”的可行性与可能性,这一点从清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得以证明.二是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尚存在人才输出的障碍,人才培养链的输出环节不通,进而影响输入环节不畅.反映了非“体”字号人才培养主体的利益得不到保护,这不仅会挫伤办队主体的积极性,不利于体教结合的贯彻与执行,更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

4 现实的选择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完美谢幕,中华儿女共同见证了我国竞技体育开创历史、铸就辉煌的历史时刻,胡锦涛总书记藉此提出了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坚定了举国体制不可动摇的地位,指出要继续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重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关心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坚持科教兴体、人才强体的发展战略;关心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必须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同志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适时提到了“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体教结合的相关政策.建立体教结合、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制度.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运行机制以及拓宽体校培养方向.”.并先后到江西、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对体教结合进行调研.国家体育总局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将解决体教结合、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作为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可以看到,无论是坚持举国体制,还是完善举国体制,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是当下乃至将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应然选择.

5 展望未来

体教结合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与价值创造有关,依据价值工程理论,v=f/c,其中 v代表价值,f代表功能,c代表因获得功能而付出的成本.这仅仅是一个概念公式,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数学表述,表达的是价值、功能、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用↑,↑↑分别代表“增加”、“大幅度增加”,分别用↓、↓↓代表“减少”、“大幅度减少”,用→表示“不变”,三者之间则有三种基本变动关系:① v↑↑ =f↑ /c↓;② v↑ =f↑ /c→;③ v↑ =f→ /c↓.

① v↑↑=f↑/c↓.载体的功能上升的同时,成本在下降,使得载体的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② v↑=f↑/c→.保持成本不变,功能上升,使得载体的价值上升.③ v↑=f→/c↓.载体的功能维持不变,成本减少,则价值也会提升.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实践中,v指的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体所得,f指的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结果,c指的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本投入.体教结合提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实现.

1)坚持运动员竞技水平与学业水平相结合.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一直是突出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面,以赛场获胜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评价的唯一标准,各级人才培养主体养成了重“训”轻“学”的工作习惯,对不可再生的时间资源的利用仅仅停留在运动训练上,造成培养的运动员仅仅只有赛场夺金的功能.从个体需求的角度看,单一的赛场夺金功能虽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能给个体带来利益,但以发展的眼光看,却损害了运动员的根本利益.运动生命结束后,运动员无法正常融入社会,参与正常的社会竞争,运动员投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青春成本,最终却成为社会的负担.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中稳步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国民提供了越来越多、丰富多样的公共消费产品,竞技体育为国民提供的公共消费产品本身也遵循着边际效用递减律,在这种背景下,竞技体育培养提供的人才产品需要在量(如优势项目夺金数量)、类(如普及性的运动项目、3大球)、质(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上有所提高,才能在市场经济社会具有竞争力.培养单一夺金功能的运动员既不能满足个体需求,也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从 v↑=f↑/c→看,当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投入成本基本稳定,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与学业水平是提高人才培养价值的策略选择.因此,提高运动员的学业水平是当前提高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价值的必然选择.

2)坚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活动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结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结果蕴藏在人才培养过程之中,现代管理思想也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人才从最初的低级状态到达到人们预期的成才的高级状态,有着自身的过程规律.从竞技体育人才的成长过程规律看,通常都要经历初级、中级、高级3个阶段成才,成为奥运选手在中国奥运冠军中,男子最少需要6-12年的正规训练,女子需要4-13年的正规训练,除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外,其它项群成为奥运选手男子最少需要8-12年的正规训练,女子需要8-13年的正规训练[3].从教育成才的规律看,通常都要经历小学、中学、大学3个阶段,历时16年完成大学学业.而且运动成才与教育成才均有各自的敏感期,大都集中在9年义务教育阶段,脱离任一阶段的结合都会增加下一阶段工作难度、甚至工作失效.可见,“体教结合”是人才成长全阶段、全过程的结合.从人才培养过程环节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每一阶段都要经历招生、学习与训练、竞赛、输出4个环节,教育培养人才每一阶段也要经历招生、教育、输出3个环节.“体教结合”应是人才培养过程规律与过程环节的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活动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结合.

3)坚持多元人才培养主体相结合.从 v↑=f→/c↓看,当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结果基本稳定,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人才培养的资源投入是提高人才培养价值的策略选择.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资源、物质资源、赛事资源、人力资源与科技资源投入,在其它资源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任何一种资源投入的减少,都会带来人才培养价值的增加.但减少任何一种资源投入,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难以确定减少那一种资源及其减少的量,以及这种减少会给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预期所带来的影响.可采取多主体分担资源投入的策略,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体多元化之路,以降低单一主体独自承担资源投入成本过高的状况,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价值.如果 v↑=f↑/c→与 v↑=f→/c↓同时实现,则会出现 v↑↑=f↑/c↓的关系,带来价值的大幅度增加.

体教结合走多元主体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道路实际上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体的“一分为多”,人才培养价值增值的实现尚需“合多为一”,增强行动的统一性,发挥主体系统的整体作用.这就需要人才培养系统对外开放,系统与环境、系统与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开放交流,促进各个主体占有的优势资源在主体间进行配置、优化与流通,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主体投入资源或交换资源与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密切相关,如果主体所追求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或得不到保护,势必影响主体行动的积极性,甚至是退去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系统.因此,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体间结合,重点在主体间的资源整合与利益整合.

4)坚持运动训练科学化与文化教育现代化相结合.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与学业水平的提高都需占用必要的时间资源,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减少时间的投入是提高人才培养价值的有效措施.“学训矛盾”体现的是时间上的矛盾,西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国内清华大学培养运动员的成功案例以及北京奥运会中国奥运冠军有61.9%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了这种矛盾可以通过训练科学化与教育现代化得以解决.运动训练科学化与文化教育现代化除了投入与之相适应的、必备的物质资源外,关键是建设一支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在选才、育才、用才过程中,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系统内与系统外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设的道路.北京奥运会外籍教练取得的成绩以及奥运科技支撑计划的成功实施,折射出在运动训练领域选才与用才走这种道路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今后教练员队伍建设“送出去,请进来”,改善教练员队伍的来源结构与提高教练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借鉴.在文化教育领域,应充分挖掘与使用现有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运动员文化教育队伍,根据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特殊性,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标准进行研究与规范,贯穿于决策、监督与实施环节.

[1]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报[N].2009-9-7(8).

[2]潘前,陈伟霖,吴友凯.推进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的战略转变[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4):56-59.

[3]赵一平,孙庆祝.北京奥运会中国奥运冠军的成长特征及启示[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4):3-7.

[4]陈云开.利用市场机制完善举国体制[J].人大复印资料(体育),2002(8):44-46.

[5]杨桦,孙淑惠,舒为平,等.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577-582.

[6]汪涌.专访:大学就是终结点?体教结合听起来很美[EB/OL].(2009-07-04).http://sports.sina.com.cn/r/2009-07-04/08564465270.shtml.

[7]熊晓正,郑国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演变与重构[J].体育科学,2007,27(10):3-17.

[8]任海.清华大学跳水队官司引起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7):14-15.

[9]梁小龙,鲍明晓,张林.举国体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02.

猜你喜欢

体教竞技运动员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竞技精神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竞技体育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