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2012-08-15傅蓉

焦作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个体传统大学生

傅蓉

(1.五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广东 江门 529020;2.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论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傅蓉1,2

(1.五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广东 江门 529020;2.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文化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深层因素。它一方面直接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与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塑造大学生价值观、自我意识间接影响其人际交往特征。此外,文化冲突会造成家庭关系、价值观、交往方式、亲密关系、自我意识等五方面人际交往困扰,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文化;人际交往;价值观;文化冲突

1.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的形成

人际交往特征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弥散性的行为特点,这种行为特点受个体价值观、自我意识等心理特征影响。传统文化即是通过塑造大学生心理特征进而影响其人际交往特征的形成。

1.1 受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归属需求

归属感是个体自觉被他人或团体认可、接纳时的感受。马斯洛认为,归属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只有这一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可能萌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中国文化尤其强调归属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关系文化,只在社会关系中探讨个体存在的意义。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可见儒家之学,学的就是个体如何在关系中获得自我价值。中国文化下个体的主要社会关系是亲子关系、君臣关系、兄弟关系和朋友关系。若将对君父的忠、孝视为中国文化对个体行为的纵向规定,那么对兄友的恕、悌便是横向规定,这一横一竖构成了中国文化赋予中国人的关系十字架。中国人正是在这一十字架下获得心灵的归属和安慰。

在这种文化特质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归属需求,对于朋友关系极度依赖。这一现象在女性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近80%的大学女生表示,在进行生活事件如打饭、上自习、逛街时需要有朋友陪伴,否则会感觉极端不适以至于放弃完成这一事件。此外,当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更愿意找朋友倾诉或寻求建议,而不是到学校设立的专业咨询机构进行求助。友情对于大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当朋友对他人表现出亲密态度时,大学生们常常感觉到被背叛,并进而对友情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大学生如果在学校中没有发展亲密关系,或在班级中感觉不到被认可和接纳,便会感受到非常强烈的痛苦与无助,并严重影响其他生活事件的进行。

1.2 受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表现出“尚和”的价值取向

人际交往中的价值取向是个体对于人际交往事件意义、重要性的看法和评价的倾向性。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文化特征,非常注重个体与他人、社会、自然的交往和互动,并且注重在互动过程中消解对立,谋求和谐、中庸的人我关系、人物关系。有研究者将这种人际交往的价值取向称之为“尚和”,并进一步认为“尚和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潜意识,……‘和’是打开中国人的人际交往心态的一把‘钥匙’。”[1]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尚和”价值倾向。特别是在处理与同学及寝室室友关系上,多数大学生都表现出宽容且善解人意,希望以此来获得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面对与同学意见不合或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们愿意隐忍,而非直接向对方说出自己的意见与不满。当他人对自身利益的侵害触及到他们的容忍底线时,大学生们更倾向于内部解决争端或消极应对,而非向校方寻求帮助。相当数量的男性大学生在面对室友带异性回寝室过夜时,能够向室友表达不满与愤怒,但即使双方关系持续僵化,却仍然向学校隐瞒此事。当被问及“对方屡教不改,并因此事导致双方关系紧张、自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为何仍然不向学校报告并寻求帮助”时,超过半数的被访谈者无法解释自身行为,只是觉得报告给学校不好。这种自发的愿意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放弃自身权利的行为,无疑是“尚和”内化为个体价值观的突出表现。

在大学生群体中,“尚和”还表现为重视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当他人对自己评价降低时,大学生们往往会对自我产生怀疑,进而导致自我评价的降低。大学生们的自我评价普遍存在内控感低、外控感高的情况,即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过度依赖于他人评价,而非自我内部觉察。

1.3 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互依型自我

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觉察,这种觉察与文化密切相关。杨中芳认为:“自我是一个可以集文化与个体于一体的构念,也是反映文化与个体相互影响的指标。”[2]

中国文化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人们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国人的自我是一种“互依型的自我”[3]。互依型的自我是一种与他人相联系的自我,自己人是自我的一部分,自我与非自我的界限就是自己人与外人的区分。

朱滢在进行自我面孔识别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以及自我参照、母亲参照记忆实验时均发现,中国大学生与西方大学生在自我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别。中国大学生的自我组成包含自我、亲人、朋友、伙伴[4]。对中国大学生而言,与自我相联系的他人在自我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样的自我结构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记忆等,也进而影响个体与他人的人际交往。访谈发现,多数大学生对于父母、朋友均存在深厚的感情。有不少大学生表示,在特定情况下愿意为了父母牺牲自己。当出于怯懦、胆小等主客观原因未能对父母履行孝敬义务时,大学生们常常会感受到深刻的内疚及负罪。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关系、轻个体的文化特征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的集体潜意识,并对其人际交往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学生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总是不经意地流露出强烈的归属需求、尚和的价值倾向以及互依型的自我特征。

2.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及技能

2.1 受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交往方式呈现含蓄而内敛的特征

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提倡情感内敛,主张通过行为而非言语来表达自身情感。在中国文化中,巧用语言似乎是一种轻浮、不踏实的表现。这种观点在《论语》中多次被提及。“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又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当他人说到雍也虽有仁而无口才时,孔子驳斥说:“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公冶长》)

受此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往往含蓄而内敛。大学生们在进行社交活动时,大都表现得较为被动。如果不得已主动表示友好后,对方没有回应或回应不那么积极,大学生们通常会感到丢脸,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再对对方表现主动友好行为。需要强调的是,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表示喜欢和低调、真诚的人交往,不喜欢和太过积极、主动的人打交道。在大学生看来,似乎主动和真诚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概念。这种观念在中国传统谚语中也有提及:“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等。此外,大学生们含蓄、内敛的交往方式还表现在对朋友的态度上。当指出朋友的错误、朋友依然如故后,大学生们常常不再对朋友指出这一错误,并且会有意识地淡化对朋友的感情,直到朋友察觉并作出回应。

2.2 受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自本体思维,注重个体内在感受和体悟,缺乏将待识事件置于自我对立面剖肢解体的科学分析,因而没有具体定义,强调的不是言传而是意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概念如“仁”、“道”、“性”、“中庸”等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子贡曾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因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当学生问孔子什么是“仁”时,孔子给予了不同的回答。这当然可以视为因材施教,可是从另一方面看何尝不是“仁”本身就缺乏具体定义所致。被视为道家思想经典的《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此外,传统文化在知、行关系方面多侧重知而非行。简言之,即更注重个体行为动机,而非行为本身。孔子提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当宰我提倡将孝期改三年为一年时,并且并不觉心不安时,孔子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中国文化的此种特点具体到人际交往上便是仅强调动机和态度,即诚、信、恕,至于如何诚、信、恕却是没有过多涉及。受此影响,大学生们普遍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多数大学生面对“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良好的印象”以及“如何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等问题时多是从自我态度出发,如要真诚待人、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等,缺乏具体行动措施。当问及多长时间和高中好友联系一次时,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回答很少,并且认为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经常联系的,因为双方的心在一起。

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易引发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如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轻个人重集体、轻逻辑重直觉的特点。而现代文化恰好相反,它更提倡个体的独立性,同时强调逻辑、行为的重要。在这些方面,两者显然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十几年家庭教育以及学校、社会的熏陶已经内化为中国大学生的集体潜意识,成为他们人际交往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进入大学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更为宽松,接触到的信息量也更多更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现代文化中追求个体独立的价值观获得大学生们意识上的认同。因此,集体潜意识和自我意识在某些方面必然发生冲突,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与态度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引发大学生内在的认知失调,而他们又无法解释并妥善解决这一失调状态,因而往往导致人际交往问题。

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6位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语义分析、词片提取等处理,共整理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因文化冲突造成的常需面对的五类困扰。

3.1 家庭关系

大学生对父母大多存在感恩、尊敬、孝顺等积极的心理,但在实际面对父母时,常常表现出回避与父母沟通、厌烦父母说教等行为。在遇到心理困扰时,大学生一般也不愿意向父母倾诉。这种既感激父母又不愿意亲近父母的心理矛盾常常困扰着大学生。

产生这一矛盾心理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提倡对父母的绝对服从,而现代文化追求个体的民主和自由,两者之间形成冲突。这一冲突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容易引发大学生亲子关系障碍,进而严重影响其学校生活。

3.2 交往方式

在交往方式上,大学生们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协调。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普遍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常常因为顾及他人的看法而向他人妥协,甚至放弃自己的权益,违心地迎合他人;另一方面,在倡导个性独立的现代校园文化氛围中,大学生们都希望自己不要过多在意他人的印象和评价,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自然、随性,专注于自身表现。此种差异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冲突,多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均由此产生。

3.3 亲密关系

大学生对亲密关系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亲密关系的需求非常强烈。大学生们极度依赖朋友,他们需要在朋友的陪伴下进行大多数生活事件,希望和朋友无话不谈,形成亲密无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能够自我独立,不依赖他人,希望有私密空间并保有个人隐私。这两方面的矛盾常常困扰着大学生,影响其处理亲密关系的前后一致性。

3.4 价值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由文化造成的价值观冲突,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倾向的潜意识和个人主义倾向的意识的冲突,一方面希望能够融入集体,被集体接纳,另一方面又感觉集体是对自我的束缚,希望脱离集体,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如果大学生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容易导致形式上融入集体但内心排斥、反感或彻底放弃融入集体而被集体边缘化,并因此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3.5 自我意识

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意识冲突常常表现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冲突。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往往因为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与经验,其现实自我常具有怯懦、内向、退缩、寡言等特点。另一方面,大学生们都希望自己在交往中能够尽情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期待的理想自我常是活泼、大方、外向、善谈。故大学生们常因无法达到理想自我的标准而降低对现实自我的评价,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的产生。

文化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当前的文化冲突更是直接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直接原因。重新审视我国的社会文化,明确文化中各种对立因素,并协调这些因素,创建适合我国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和谐文化,对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稳定的人际交往特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1]汪凤炎.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杨中芳.我的自我探索:一个本土研究者的自述[A].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文化与个人论文集[C].香港:远流出版公司,2001.

[3]黄光国.关系与面子:华人社会中的冲突化解模式[A].陈炫之,梁觉.迈进中的华人心理学[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

[4]朱滢.文化与自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娄扎根)

B84

A

1008-7257(2012)03-0022-03

2012-03-02

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2009ZY034)

傅蓉(1982-),女,江西新干人,五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学理论、健康心理学。

猜你喜欢

个体传统大学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