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世纪初三大历史事件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12-08-15

焦作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项 杰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1942年,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指出:“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呢?根本的方法马、恩、列、斯已经讲过了,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当然也要遵照这个方法。”“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的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这前面的部分扯远了嫌太长,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1]400毛泽东注重强调要提倡“古今中外法”,即把所要研究的问题放在一个历史过程之中,研究其发生的时间、空间等历史条件。因此,要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20世纪20年代诞生,我们就必须了解这个时期国内外发生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作用。

20世纪初爆发的辛亥革命被看作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革命,毛泽东称其为“一次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2]667。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体现在:

首先,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从根本上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以致后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再也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专制政府。辛亥革命以后,军阀内部分裂状况打破了大一统的格局从而削弱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力量,中国社会进入了中央军阀和地方军阀同时存在的大变动时期。在原有的观念和体系被冲破、新的体系尚未建立的动荡时期内,社会环境和政治活动的空间相对宽松使得新的社会力量得以增长并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基础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之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能够广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理论主张,“五四”爱国运动可以掀起巨大社会狂潮并有社会各阶级的参与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也是得益于这时期形成的宽松环境。

其次,辛亥革命在客观上刺激了新的经济形态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特别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的阶级,特别是这一时期无产阶级工人力量的迅速壮大,加上知识分子青年学生阶层等进步势力的增强,成为了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并不断为争取自身利益而参与政治斗争,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已开始由自在的阶级向自为的阶级转变,并且逐步产生了要建立代表自身阶级利益的组织机构——政党的意识。自此,中国社会终于出现了有阶级觉悟的、能够代表新生产力的社会力量,为日后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再次,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这一时期的民主宣传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基础。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启蒙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和深入。思想的解放和民主意识的增强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早期的共产党人,一部分是亲自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一部分是受到辛亥革命运动深刻影响的,他们无不是在辛亥革命民族意识大觉醒的潮流中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在探寻民族解放的道路上最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总之,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了长达十年的宣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各方面的准备。正如后来毛泽东指出的那样,“说到革命的准备,1921年开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1]402要求把辛亥革命看作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并未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面貌发生根本的改变,中国未能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与地方军阀的连年战争,使那些反复奋斗而屡遭失败的激进民主人士不得不深深思考革命失败的原因。因此,具有强烈民族危机感的进步知识分子以启蒙思想家的姿态纷纷登上文化革命的舞台,企图由文化革命的方式发动社会思想启蒙运动弥补辛亥革命的不足。其中,陈独秀是企图通过文化革命带动社会政治变革的先进代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一次较为彻底的思想革命运动。它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思想,使广大进步青年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接受了民主思想。因此,它又被看作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从此中国社会各种新的思潮滚滚而来,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条件传播。正是由于这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才迎来之后具有空前社会规模的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以1919年5月4日为界限分为两个时期。一般以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为起点到“五四”运动为界划为新文化运动的前一阶段,此后一阶段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新文化运动使得民主和科学思想广泛宣传,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进步思想、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潮流,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中间关键的一环,起着不可替代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为辛亥革命补课,一方面在思想上引导广大进步人士。在“五四”运动中,受过《新青年》影响的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思想开始觉醒,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在探寻救国的真理,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五四”爱国运动不仅实现了政治目标的胜利,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先进分子的思想解放,提升了他们关注国家命运、改造现实的决心。它不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运动后期,工人阶级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斗争的主力,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变经济斗争为政治斗争。中国的知识分子正是在运动中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走上了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这使党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在这一时期具备了。

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使得各种新思潮在中国社会得以传播。五四时期,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了三次论战。“一次是与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资产阶级分子改良主义的论战,即‘问题’与‘主义’之争,实际上是一次中国需不需要马克思主义、需不需要革命的论争;一次是与梁启超、张东荪为代表的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从本质上说,这是一次关于中国走社么道路、实行革命还是改良和需不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论争;一次是同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其实是围绕要不要进行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国家的问题。”[3]53-55这一时期的三次论争,在中国的思想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比,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转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

总之,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主动到工农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候,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这场革命和由它引起的世界革命高潮对中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的内部因素是国内经济、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思想解放的作用的话,那么,十月革命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外部条件。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4]1471。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爱国知识分子最早开始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考察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革命问题,并以它作为救国的真理和工具。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学习效仿西方旧式的资产阶级革命无不以失败而告终。正当那些经过长期反复斗争而屡遭失败的先进人士苦闷彷徨之际,俄国恰巧在这时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给中国人民展示了一个新的社会蓝图。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

十月革命在根本上促进了思想的觉醒,先进人士在备受革命胜利鼓舞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未来革命新的出路,找到了认识国情和指导革命的新理论。从此开始由学习西方转而研究和宣传无产阶级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尝试用新的思想武器观察和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样才会使《新青年》逐渐从由宣传资产阶级文化的阵地转变成了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刊物。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代表著作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扩大了十月革命的影响并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4]1740

马克思主义同民主主义、实用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社会思潮一度都被认为是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武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当时人们对其科学性只能找到理论上的依据,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在同其他社会思潮的论争中,中国的先进分子最终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革命的思想武器,中国产生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理想的知识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20世纪初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发生的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在不同的层面上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产生了影响。三大历史事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首先是历史的逻辑关系。在时间顺序上,辛亥革命最早爆发,但是,辛亥革命爆发时中国的无产阶级还没有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继续,同时也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积极响应,因此比之前的辛亥革命更为深刻。

其次是系统的逻辑关系。以中共诞生的视角来观察,它们是在解决基本问题上的层层递进关系。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激发了民族民主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但是,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因而进步人士开始反思革命失败的原因,启蒙思想家在这时发动新文化运动,力求由文化革命带动政治革命,为国民补上思想启蒙这一课。而后期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工人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逐渐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新文化运动期间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而这期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更是在现实的实践层面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并在客观上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

总之,20世纪的三大历史事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各种准备。辛亥革命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新的进步阶级的产生是前提,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使人们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加上外部因素的鼓舞使无产阶级宇宙观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同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则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拥有了阶级基础的同时具备了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于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终于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十月革命发生在1月7日却为何叫十月革命?
新文科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苏联及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中的1917年十月革命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