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2012-08-15冯军

焦作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河洛利用文化

冯军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河洛文化是区域文化,是古今生活在河洛区域的河洛人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称。河洛文化在现今大多数人看来虽不如齐鲁文化、楚文化那样声名显赫,但它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却占有重要的根源性文化地位,长期以来曾是华夏文化的根基与源泉,具有相对完善的体系结构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在精神上它追求和合,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下的包容;在内容上它丰富多元,辐射文化的各个层面。在某种程度上,河洛文化是探寻人类前进的质素,是振兴文化的地域特色基因。对其进行保护、开发、利用,是历史与时代的必然要求。

1.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行政措施

1.1 宏观上高度重视河洛文化保护、开发与利用工作

文化是一个地域、一个国家的根基与血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努力也正在崛起,非常需要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重大任务。《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第八条提出“积极推进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昂扬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且着重提出“中原文化”大发展,这对于作为中原文化的核心河洛文化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国务院提出的以“洛阳为龙头的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其实已从国家行政高层重视河洛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而地方政府更应该与时俱进,在国家大政方针下宏观审视河洛文化,着眼综合性保护、开发与利用,兼顾河洛文化各个方面、各个层面。河洛文化是河洛地区最突出的名片,地方政府应从广阔的视野、兼顾全局的视点进行河洛文化建设。在理念上,应以“人为本,河洛文化为魂”积极推进河洛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在具体措施上,整合各种文化资源,综合整治名人故居、文化遗址、历史遗迹、历史街区、古建筑等,打造特色文化示范区,将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相结合,进而达到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三者的相辅相成。

1.2 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普及宣传教育

河洛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精神魅力,而舆论宣传让河洛文化的影响力更为深远。要想对河洛文化进行充分保护、合理开发、恰当利用,就必须在舆论宣传方面下功夫。(1)现代社会是网络的社会、信息的社会。为信息传播的快捷、反馈的及时迅捷,应加强网络宣传。可以设置河洛文化网站,作为河洛文化对外宣传的窗口,上面信息及时更新,注意信息的公开透明,随时接受网友的建议与监督。由洛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河洛文化网站,涵盖河洛春秋、河洛名胜、河洛艺术、河洛民俗、河洛姓氏、河洛名人、河洛研究、河洛论坛、河洛快讯、河洛视频等栏目,方方面面展示河洛文化的丰富意蕴,并取得良好宣传效果。(2)网络展示不如实地实物展示具体直观。为弥补网络宣传的不足,可通过举办河洛文化艺术展览、博览会等形式进行普及宣传教育。河洛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林林种种的博物馆、民俗馆、展览馆、档案馆、名胜古迹为数不少,应定期不定期向公众开放,让公众近距离接触河洛文化,了解河洛文化的博大精深,明了河洛文化的文化细节,进而明确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重要性。(3)河洛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学术交流的形式让世界了解河洛地区曾存在正存在的灿烂文明与文化。“文明河洛大讲堂”进社区活动让河洛文化走入民间、走进每个普通百姓的生活世界,进而把对河洛文化的保护提升到自觉的高度。河洛文化旅游节以“河洛文化”作为品牌与名片,成为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对本地区与区域外宣传的平台与舞台。

1.3 以相应的法律法规制约对河洛文化的破坏与损害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我们的行动与活动都应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一定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待河洛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也是如此。(1)河洛文化跨越时空过大过长,一方面它包含很多文物、古董、值钱的东西,另一方面这些东西的附加价值大,可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为防止某些人受利益的驱使从事破坏偷盗、非法贩卖,禁止过度开发利用行为,应加大相应法律法规宣传,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对一旦触犯的人进行相应的惩罚,以法律法规形式进行威慑。(2)河洛文化大型活动繁多,活动参与人员众多,涉及本地域的人也涉及来此游览参观的外国人,一旦出现事故,影响恶劣。因此,安全是各种河洛文化活动成功举办的关键与根本。重要的活动都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保障方案,考虑每一个细节。在河洛文化各种活动中,公安部门应展开社会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损毁、偷盗河洛文化的犯罪活动,为各种节会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1.4 推进河洛文化基础设施与基础业务建设

河洛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是一件长期而系统的大事,需要大量金钱的支撑。(1)基础设施费用。诸如河洛文化信息采集、整理所需要的录音笔、照相机、电脑等摄制存储设备费用,为保存、展览典型特色项目而建立的特藏库、展厅费用。(2)基础业务费用。河洛文化采集、整理工作的劳务费,文化遗址遗迹的修缮费,以河洛文化为窗口进行对外宣传的前期筹备费、宣传费等等。每一笔都是不小的开支,光靠政府一点象征性补助,热心人的倾情义务劳动与杯水车薪的捐赠,是远远不够的。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二是结合本地文化经济效益情况适当加大投入与补助,三是在一些项目上应放宽民间资本介入门槛,适当吸收民间资本,调动民间力量,合力对河洛文化进行保护、开发与利用。

1.5 开展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

应以政府主导为主,民间参与为辅,将河洛文化保护与经济效益、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相结合,实现双赢互惠。河洛文化是河洛地区内产生的文化,是河洛人智慧的结晶与文化表征,是河洛人特有的审美心理、审美风格、审美品味的集中体现,它涵盖了小到色彩运用、大到都城遗址整体风貌,覆盖了文字的静、表演艺术的动,保存了很多原汁原味的文化风貌。在今天,河洛文化既是一种文化遗产,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文化经济。它以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招徕了一批又一批文化崇拜者与旅游者,对城市的文化旅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时机下,作为地方政府要充分抓住机会,做好河洛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服务地方经济。

2.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学理性策略

2.1 实行抢救性征集保护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说:“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河洛文化虽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如果没有人采取有意识的保护措施,那早晚有一天会淹没无存,成为历史长河中的记忆。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应集中人力、物力,深入河洛文化第一线进行田野调查,实施抢救性征集保护。

2.2 专用档案室、展厅与库房

河洛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系统保护、开发、利用应按照特色、专题进行集中处理。如对于器具艺术可建立陶器、青铜器艺术展厅。对于民间表演艺术,可按地理位置排序设置电子档案,如把宜阳南留大型鼓乐表演、汝阳折子戏表演、荥阳蒋头狮舞表演等归为一类,既可一目了然查阅,也可清楚直观感受彼此的异同之处。对于手工艺技能如丝绫堆绣等设置展厅。在这方面,很多图书馆、档案馆、科研机构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河南科技大学民俗基地按河洛文化类别进行档案管理与展厅展示,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建立了专门的河洛文化档案馆与数据库。

2.3 利用好数字化与多媒体技术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数字化技术非常普及。在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中,可以充分利用诸如录音技术、摄影技术、图案数据库等数字化技术,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基于地理位置的 LBS技术、文化信息服务平台、移动新媒体5路通叠加多维3D系统。这样就可以把文字、图片、声音等资料储存电脑硬盘、移动硬盘等介质中,从而使河洛文化资料摆脱时空限制,既可进行永久性保护,也可以在网络平台等各种媒体介质中随时随地对河洛文化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合时机因地制宜地对其开发、利用。

3.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价值意义

3.1 增强河洛人的骄傲感与自豪感

河洛文化是产生在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千百年来,它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语义符号,一直活跃在中国文化语境的大背景下。它几近涵盖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儒、释、道无所不包,历史、政治、哲学、文学、教育、科技、艺术、民俗无所不有。而对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实际就是在文化的追溯考索中探讨河洛文化的文化认同、文化价值。直到今天,我们不论是翻阅书籍还是遗址参观、民俗表演观赏,都能感受到河洛文化原有生态的生动性与复杂性,了解到河洛文化所包孕的社会历史心态以及人文风貌,理解这种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所具有的中国文化的地域特征、人文品格及其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河洛文化以它的多姿多彩充实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世界;河洛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河洛人的聪明智慧,也增强生活在河洛大地上河洛人的骄傲感与自豪感。

3.2 彰显地域特色,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河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今,我们从文化视角来透视河洛地区的今昔,审视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与走向,实际就是挖掘那些最具地域性、与其他区域文化相区别的文化特质,寻找那些至今仍在我们视野与生活中的文化遗存,探究河洛文化对我们的精神世界乃至我们的文化氛围、地方经济效益的影响。只有了解才能更好地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到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才能营造更好的文化氛围,才能丰富区域文化的内容含量,促进河洛地区文化的腾飞与创新、为地方文化经济发展做出与时俱进的贡献。归根结底,探讨河洛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问题,是实施符号化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振兴今天的河洛地区文化、经济有现实的战略意义。

[1]孙新萍.河洛文化刍议[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

[2]朱绍侯.河洛文化的性质及研究的意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6).

[3]徐金星.河洛地区与河洛文化[J].洛阳大学学报,2003,(3).

猜你喜欢

河洛利用文化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揭开“河洛古国”的神秘面纱
河洛康家富贵传家的奥秘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谁远谁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从元符号看文化联想——论河图洛书与河洛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