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著录常见错误及编校对策
2012-08-15谢二娟
谢二娟
(湖北省医学会,湖北 武汉 430064)
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著录常见错误及编校对策
谢二娟
(湖北省医学会,湖北 武汉 430064)
目前,我国科技论文中存在大量参考文献著录错误,如:著录符号的错误、混淆期刊的卷(期)以及著录错误的起止页码、参考文献重复罗列等。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参考文献著录的几个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编校对策。
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著录错误
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正文起到补充和佐证的作用,不但可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是否有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了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和标注是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之一[1]。因此,参考文献的著录是否规范和正确,将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2005年公布的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了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方法[2]。尽管各个期刊编辑部几乎都在稿约中对参考文献的著录做了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作者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不够重视,导致了很多错误,给编者和读者带来很大不便。笔者总结了工作中遇到的参考文献著录的几个常见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1 常见错误
1.1 著录符号的错误
依据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考文献著录符号错误有:将出版年前和卷(期)前的“,”误用为“:”和“.”,将起止页码间的“-”误用为“~”,将卷(期)后面的“:”误用为“,”。
1.2 混淆期刊的卷(期)及著录错误的起止页码
这大多是因为作者对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不了解、对卷(期)分辨不清或参考文献非作者亲自查阅而是间接引用引起的。
1.3 参考文献重复罗列
笔者在工作中经常发现,对于引用参考文献较多的文章来说,同一条文献在文中多处引用时,在文后重复罗列,这也是很常见的错误,需要引起作者和编者的注意。
1.4 中文参考文献常见著录错误
中文参考文献的常见著录错误主要集中在题目、责任者和页码。题目中主要是少字、多字或错字。常见错字为音同形似的字。其次是著录规范和作者顺序问题,这些多因作者对参考文献的正确著录格式不了解造成。
1.5 外文参考文献常见著录错误
1.5.1 外文作者姓名著录错误 作者姓名常见错误为姓名颠倒、复姓姓名遗漏、姓名缩写不当。由于英美等西方国家论文中署名习惯是名前姓后,而国标规定文后参考文献责任者著录时,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格式,与西方国家署名习惯正好相反。如果对外文文献作者署名顺序和国标规范不了解,就容易出现参考文献中责任者姓名顺序颠倒的情况。此外,由于对外国人姓氏不了解,容易造成责任者著录格式的错误。有些外国人名前会有一些附加词,如“de”、“la”等,这些姓名前的词均是姓名的组成部分,在引文中著录时不能删去。还有就是作者名中一些特殊字母书写错误,如“ö”写成了“o”。有的作者引用文献是直接复制粘贴的,因为电脑的识别错误、作者的粗心,容易将“et al”中的字母“l”错误地写为数字“1”。
1.5.2 外文期刊的刊名著录 外文期刊的刊名著录错误主要是刊名的缩写错误,多因作者对刊名的缩写规范不了解造成。外文参考文献关于期刊名的缩写有如下规则:①以单个词作为刊名时不能缩写,如“Arthroscopy”、“Surgery”等。②当刊名为多个单词,如“Annals of Surgery”、“The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时,则应分别缩写为“Ann Surg”、“Br JSurg”。③刊名中单音节词一般不缩写,但少数构成地名的单词,如“new”、“south”等,可缩写为相应的首字母。④刊名中的虚词一律省略,如“the”、“of”、“for”等。详细的规定可参考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2 编校对策
2.1 要求作者严格按标准录入参考文献
作者是论文的原始录入者,严格按标准录入,可从源头上提高文献正确录入率。作者在引用参考文献时,一定要只限于自己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关键的、最新的、且与论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对各项认真录入,之后再对照原文逐一核查。加强学习文献检索技能,学习相关情报知识,如刊名、姓名的缩写规则等,熟悉拟投期刊稿约中的文献著录规范要求。现在医学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的引用多以英文为主,作者加强英语学习会大大减少文献引用的差错率。
2.2 责任编辑在编校过程中严格把关
在稿件的编校过程中,责任编辑要对参考文献严格把关。对于作者来说,他们或许不太熟悉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退修意见中编辑应告知作者亲自核查文献,并提供作者几条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范例,要求其按规定的格式修改,甚至可以指出常见的错误著录方式,以便作者对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有更直观的认识,也减少编辑的工作量。
笔者通常在核对参考文献时的做法是,在加工稿件时,除了按照著录规范检查有无缺项之外,尽量做到对每一条参考文献都进行审核。这就要求编辑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英语阅读水平。这样,还可以发现单词错误、卷后有期、图书文献的版次、起止页前有字母等问题。对存在明显错误但编辑无法核实原文的参考文献,就请作者把相应内容的页面发给编辑,请编辑核实。现在学术浮躁现象渐增,很多作者只满足于自己的文章能发表就行,对自己的稿件内容极不负责,《临床外科杂志》的综述栏目要求作者引用的近3年的文献应占70%以上,在给作者退修时,提出这样的修改意见,有作者在修改时,不是去查阅新的文献丰富文章的内容,而是极不负责地把参考文献的出版年直接改成近几年的。
3 常用的参考文献查对途径
近年来,对参考文献编校采取的对策是逐条在数据库核对。常用的国内较大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网等,这几家数据库几乎收录了所有的中文自然科学期刊,为作者和编辑检索参考文献提供了便利。通过这些数据库来核对中文文献,编辑很容易发现论文中作者所引用参考文献的文题、责任者、期刊的卷(期)等项目是否正确。英文文献多可通过PubMed和某些专业的网站获得文献题录或PDF原文,与科技论文文后参考文献的作者、题名、刊名、年、卷(期)和页码等逐项核对。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就是,编辑在核对参考文献时,不能仅仅在Google或Baidu这样的搜索网站去核对,因为现在很多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不是直接查阅的,多为间接引用,如果原作者参考文献的引用是错误的,再次被引用时也会出错。
4 结语
目前,我国科技论文中存在大量参考文献著录错误,要改变这一现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作者、读者、编者共同努力。规范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既体现了作者和编辑严谨的科研学术态度,也反映了出版物的编校质量,最终反映了期刊质量的优劣。作者和编辑都应该重视参考文献的重要性,以避免文后参考文献出现诸多问题,从而为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提供更好的平台。编辑在加工参考文献的过程中,当遇到与作者意见相左时,需要耐心与作者交流,认真讨论,从而达成共识,这样能与作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为期刊储备强大的作者群,有利于期刊的长远发展[3]。
参考文献:
[1] 刘海娟.浅谈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J].编辑之友,2010(9):91-9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3] 胡成志,郝红梅,赵进春,等.利用期刊数据库提高论文参考文献编辑质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2):282-283.
G232
A
1673-0143(2012)04-0182-02
2012-05-08
谢二娟(1976—),女,副主任技师,硕士,研究方向:医学编辑学。
(责任编辑:曾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