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稿与专题策划的新思维
2012-08-15曹昭君卫李静
曹昭君,陈 蔓,卫李静,严 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高电压技术》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74)
组稿与专题策划的新思维
曹昭君,陈 蔓,卫李静,严 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高电压技术》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74)
为了提升期刊质量,创办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期刊,根据所在期刊自身的情况和特色,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组稿和专题策划的方法。通过采取这些组稿措施,使得《高电压技术》刊登的稿件质量和影响力得到了提升。
组稿;专题策划;学术研讨会
优质的稿源是期刊发展的源泉,是办好一个刊物的核心。《高电压技术》近几年来在组稿与专题策划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突破了以往主要由作者自由投稿的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支持与肯定。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撰文与各位同仁们分享心得,以期共同探索更好的组稿与策划的方法。
1 期刊过去的情况介绍
笔者初到编辑部,稿件的来源基本上是作者自由投稿,因为稿件量不是太多,所以基本上是送外审,初审退稿量很少。期刊的栏目设置是固定的几个栏目,每个栏目零零散散的几篇稿件,稿件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内容上有一部分是学术与研究论文,一部分偏向工程应用方面,譬如故障的诊断与解决。
《高电压技术》当时是一本EIPageOne期刊,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潜力,但离EICompadex期刊有一些差距,要拿到行业内的高水平文章也不是很轻松容易的事情。编辑部虽然也一直致力于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人手不足,编辑部成员老龄化比较严重,平均年龄接近50岁,年龄最小的也有40多岁了。2006年,在主办单位大力引进青年员工的背景下,编辑部也开始大刀阔斧的招人,一次性招进来4位硕士生。不久后编辑部里得知了一个消息,EI要取消PageOne了,只保留Compadex。危机意识马上袭上了每个人的心头,大家觉得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期刊质量,努力争取能够让本刊物被EI核心收录。
针对本刊情况以及目标的定位,提高期刊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有目的性、计划性地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组稿[1-2],可以有效地使期刊内容符合编辑部的期望和需求[3]。另一方面,在生产任务及研究工作的负担下,许多高水平的学者和工程师亲自撰写文章的数量都出现了下降,使科技期刊的优秀稿源逐渐紧张[4]。为此,向这些能够写出优秀文章的专家们进行约稿便显得愈发重要,如何请专家乐于撰写并向期刊提供稿件是约稿得以成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5]。
为此,《高电压技术》加强了约稿和组稿的力度,进行了一些专题和专刊的策划。
2 组稿和专题策划的具体措施
(1)跟踪重大课题,与重大课题的首席专家进行联系与沟通,开辟组稿的新渠道。通过与电力方面的一个973项目重大课题的首席专家联系,针对该项课题,专门开辟了一条组稿的渠道。由首席专家与各子课题的负责人约稿,各子课题组的稿件先投向该首席专家,由他来组织审稿专家进行审理,并督促修改,改好的稿件统一由指定的人员与编辑部对接投稿,每一版的原稿以及审稿单都保留记录。编辑部收到稿件后,根据编辑部的要求再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稿件可以及时、优先刊登。通过这样的一条绿色通道,极大加快了投稿和审理的速度,避免了自由投稿时因为各种原因带来的稿件不能及时审理通过的时滞,极大激发了作者的投稿热情。同时,首席专家对稿件质量进行一次把关,再找两位在该研究方向具备审稿资格的专家进行审理,这样,稿件的质量也有所保证。通过这样的组稿渠道,本期刊不断地跟踪和报道了大量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有了这次成功的组稿先例,《高电压技术》又陆续跟踪了其他的几个与本刊报道方向相符的课题。
(2)参加行业内人士组织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包括两年一届的高电压年会和高电压学会下面的学组会议,譬如高电压新技术学组会议。从学术会议上吸纳优质稿件,优秀稿件可由会议的各分会场主席和专家进行推荐。推荐来的稿件,编辑部可以直接采纳,也可以进一步把关,挑选部分觉得有必要进行完善的稿件再送审,根据审稿意见修改后再刊登。
(3)与名校建立约稿的绿色通道。科研基础扎实、科研实力雄厚的名校的稿件,质量普遍较高,送审稿专家外审后通过率也很高,但作者投稿的选择面也很广,稿件受到行业内各期刊的欢迎。如何吸引名校的优质稿件,编辑部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绿色通道”。在某名校选择了几位德高望重的学术带头人,他们学术严谨,为人正直,在所研究的领域里享有权威。通过跟他们沟通协商,对稿件的投稿和录用办法达成了一致:对于该校的稿件,经过这几位专家的审理或者他们推荐专家审理通过后,作者按照审稿意见修改,修改稿再返回给审稿专家复审,看是否已按要求修改,符合要求的稿件再由专人负责向编辑部投稿,附上每一版本的原稿、修改稿和审稿意见。投过来后,编辑部再审查把关,合格的稿件可以直接刊登,不用再送外审。这种组稿模式有一定的风险,可以适用的单位机构不多,需要慎重选择。对于投过来的稿件有疑问的时候,编辑部需再选择审稿专家进行重审。
(4)依靠编委进行专题组稿。近两年,《高电压技术》编辑部充分发挥了编委的作用,根据科研方向的活跃程度,进行了一些专题的策划,如“高电压新技术-放电等离子体”、“智能电网-一次设备智能化”、“高压外绝缘”等专题,找的组稿专家都是本刊的编委,同时也是该领域的专家。由组稿专家再跟该领域内做这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进行统一约稿,指定交稿的最终日期。这种编委组稿方法比编辑自己去约稿有更多的优势:①组稿专家比编辑更了解有哪些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因此约来的稿件分布的单位比较广,更能代表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②因为组稿专家与同一领域内的科研人员之间更熟悉,关系更亲密,且组稿专家在该领域内较有影响力,由他来约稿,这个领域内的科研人员都愿意配合,积极投稿。投来的稿件,可以由组稿专家推荐审稿人进行审稿(采取盲审),也可以由责任编辑自行选择审稿人审稿,最后以专题或者专刊的形式刊登。这种以专刊或者专题集中刊登的方式,影响力会比零零散散的刊登大很多,在该领域内引起的反响很好。刊登该专刊或者专题时,在本期的版权页上写上特约组稿专家的名字,这样也是对编委组稿工作的一种肯定。
3 结语
作为《高电压技术》的一名责任编辑,几年来看着它经历了一次次的变革,虽然每一步的变化实施起来都不容易,但是看着它一步步的成长,越来越受到行业内专家和科研人员的认可,即便比以前更忙碌了不少,但也倍感欣慰。通过一系列的组稿和专题策划,《高电压技术》刊登的稿件质量得到了提升,并顺利成为了EI核心收录期刊。
期刊就像是一块土地,编辑和科研人员共同在上面辛勤劳作。要经营好一块“土地”,光靠大自然的力量不可能会有很好的收成。期刊也是这样,光靠作者自然投稿,一本期刊就难以有自己的特色,难以有丰硕的成果。根据当前的研究热点和科研方向的活跃度,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稿,这样刊登出来的专题反响较大,普遍反应较好。
[1] 曾德芳,罗亚军,程碧军.科技期刊组稿方法浅谈[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61-163.
[2] 赵宏校,葛之江.科技期刊的选题原则与组稿方法[J].航天器工程,2007(5):100-103.
[3] 辛明红,张淑敏,王燕萍,等.选题组稿与创办精品科技期刊[J].编辑学报,2005(2):97-98.
[4] 何莉.普通高校学报稿源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1-152.
[5] 马兰兰,徐若冰,李雪莲.科技期刊约稿中的问题和应对[J].编辑学报,2011(4):344-345.
G232.1
A
1673-0143(2012)04-0167-02
2012-05-08
曹昭君(1982—),女,编辑,硕士,研究方向:编辑理论与实务。
除了这种几年一届的年会,还可以参加小专业方向的小范围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如《高电压技术》2011年6月份刊登了“高电压新技术——放电等离子体”专题,这次稿件的来源,就是一个行业内的学术研讨会,虽然与会人数不多,但是来的学者都是国内这个行业的骨干人员,大家就各自的研究成果与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技术讨论。该专题的刊登,在高电压新技术研究方向引起了很好的反响,首先是该方向的稿件集中刊登,影响力大;其次是该专题中的稿件来源很广,基本上包括了做高电压新技术研究的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文章,能够反映该行业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水平。通过这次会议,本编辑部与这个专业方向的研究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高电压新技术,在高电压领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交叉学科,该领域比较前沿和新颖,基本上都受到省部级及以上基金的资助。这个研究方向的优质稿件,很多都流向了国外期刊,因为交叉学科的研究比较容易被国外高水平期刊录用。因为友好关系的建立,开始有了一部分优秀稿件在本刊刊出,并且基本上每年都会组织出一期专刊或者专题。
(责任编辑:陈 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