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中量的下角标使用注意事项及建议
2012-08-15袁希娟刘瑜君徐荣花
袁希娟,刘瑜君,徐荣花
(海军工程大学 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33)
科技期刊中量的下角标使用注意事项及建议
袁希娟,刘瑜君,徐荣花
(海军工程大学 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33)
针对目前科技期刊中量的下角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字符选用、大小写、黑白体、正斜体等格式使用混乱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对复合下标和多层下标这两种复杂性的下角标的使用给出了建议。
科技期刊;编校;下角标;复合下标;多层下标
下角标,也叫下标或脚标(以下简称下标),是出现在一列正常字体下边的数字、字母或其他标志[1]。科技期刊量的使用中,常常会出现不同的量用相同的符号或是对一个量有不同的应用或要表示不同的值的情况。国家标准GB 3101-1993就采用对量加注下标形式来应对这种情况。量的下标的使用在科技期刊中是大量出现的,其情况之复杂、变化之繁多,远不是国家标准中几个简单的规则可以囊括的。目前,在科技期刊中量的下标使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下标字符选用随意性强、大小写书写不规范、正斜体使用随心所欲、下标属性任意修改等。可以说,下标的标注是科技期刊存在问题较多的地方。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的是因作者和编辑对国家标准关于下标的书写要求不知悉,还有的是因国家没有相关的标准。以下将分成两部分对下标的规范使用提出建议。
1 简单下标的使用注意事项
1.1 下标字符的正确选择
下标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表示量的特定状态、位置和条件或测量方法等[2]。而为描述这些属性,中国作者可能使用到目前所有通用的字符,主要包括:①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汉语拼音字母等各国的字母,例如xβ和磁阻Rm;②罗马数字、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等世界通用数字,如V1为样品滴定值,V2为对照滴定值;③各种通用的运算符号,例如S4m-1,R7+n,Cn×n;④汉字。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以上这些字符都可以作为下标使用。下标的选择规则是要使整个符号与所使用的语言无关。与语言无关的下标可以是物理量的符号、单位符号、化学元素符号、数字符号和记号、字母顺序、参考字母及相关字母等[3]。在科技期刊中有时会看到像A空白、A样品和A对照这样直接将汉字作为下标的,使用这种下标是不妥的。原因显而易见,它既不利于论文的国际交流,也不利于期刊的国际化进程。同样,诸如罗马数字和汉字数字也不宜作为下标,如iⅠ,iⅡ,iⅢ。
1.2 下标的正斜体
正斜体问题可以说是目前科技期刊下标使用过程中最重要、出错最多的问题。尽管国标上很清楚地规定:表示物理量符号的下标用斜体印刷,其他下标用正体印刷[4],但是在浏览期刊时常常可以看到下标“一斜到底”的论文。这样的错误常常出现在下标的字符偏少,通常只有1~2个的情况中(字符偏多时,通常是单词的缩写,一般作者都知道应用正体)。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者不熟悉国标从而随意使用,另一方面是编辑工作繁忙、无暇核对每个下标的意思。作者在处理下标问题上采用的方法通常就是人云亦云。他们很少关注到下标,更不会去思考下标为什么要正(斜)体。以下就归纳一下正斜体的用法。
正斜体的基本用法就是一条原则:即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坐标轴符号及表示几何图形点、线、面、体的字母做下角标时用斜体,其余均用正体。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斜体的情况是比较简单的,但正体的情况就偏复杂了,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第一,对于一些无可争议的字符,如阿拉伯数字、数学符号(如⊥)、单位符号(30 h)、化学元素符号(Al)和化合物分子式(CaCO3)、代表物质的符号以及来源于人名的缩写等均应使用正体。第二,缩写单词的下标应优先采用国际上规定的符号。具体的可以参考我国的一系列关于量和单位的国标GB 3102。第三,在找不到拉丁文、希腊文或国际通用词汇的字首作为下标时,建议采用对应的英文单词的缩写[5],但不推荐使用汉语拼音。具体缩写的原则是:①在不产生歧义的原则下,下标越短越好。②当只有一个下标时,缩写形式可以适当长些,但建议不超过5个字母,这样可以不用多作解释就能很清楚地表达其意思,如Sdata。③当有多个下标时,缩写形式应简短些,建议不超过3个字母。以下给出单个单词的缩写方法,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当单词以辅音字母开头时,一般应取前3个辅音字母的组合或前3个字母的组合,如: please→ pls,float→flt,sales→sal,maximum→max等。当然,也有例外的,如transient→trt等。二是当单词以元音字母开头时,一般应取前3个字母的组合,如:actual→act,induce→ind等[5]。
1.3 下标的大小写
下标的大小写编校不是件很难的工作,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即可:
1)量符号和单位符号作下标时,其字母大小写与原符号相同。
2)用人名的缩写作下标时,要用大写字母,如康普顿波长λC和奈耳温度TN。
3)除人名以外的缩写作下标时,一般用小写字母。国标中有时会给出两种量的使用符号,如总截面(total crosssection)的符号σtot和σT,可见在特殊情况下还是可以使用大写字母。还例如辐射能(radiation energy)给出的符号ER,其下标直接为大写。
4)使用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作为下标时,采用小写字母。
5)当用一个物理量的样品按顺序分类时,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都可以用作下标,但还是以小写字母为好。如: Qa、Qb、Qc为3个不同的电荷量。
6)一般大写字母可用作量的总值,小写字母用作其分量;在某些情况下,大写字母表示其外表量而小写字母用于表示其内在量[6]。
1.4 下标的括号修饰
在日常的编校工作中,偶尔会遇到给下标加上括号的情况。这包括全部加括号和部分加括号两种情况。第一,全部下标加括号。如Y(ja,jao),作者用括号将下标括起来,而文中其对应的一个量φ(ja,jao)表示分子一维晶体中ja原子的jao原子轨道,也就是说ja和 jao都代表数字,没有其他特殊意义,作者就直接作了下标,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建议去掉括号。第二,如i4(2),其表示的含义是导体4中电流的二次谐波瞬时值。这里作者是为了区别不同的下标,将后一个下标用括号括起来。建议此处去掉括号,中间加逗号分隔,即i4,2。之所以都建议去掉括号,原因有三:一是下标本身应该避繁就简,无需额外修饰,否则体现不了下标使用的初衷;二是有些下标本身已经很长,再加上括号会使得量与后面的文字间隔加长,视觉欠缺;三是随意加上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个变量的话,容易让人以为不同的下标是一个整体,即是个函数,如E(2)。
1.5 下标的黑白体
大部分的物理量都使用白体的形式,但是有几类在书写中是需要采用黑体的,这包括向量、矩阵、张量和矢量。虽然它们很少被用作下标,但是在编校工作实践中,也的确多次出现过这种问题。通常遇到这种情况时,由于没有相应的规定,编辑自己也很彷徨:是否该保持其黑体格式?我们的建议保持其黑体形式。这是因为通常在科技期刊中,一个字符的黑白体可能会表示不同的量,如果随意更改其黑白体属性,可能会造成误解。而使用黑体下标只会让其形式不是很自然,视觉上不太美观(下标放在量符号所居横线之下,字母字号比量符号小一号,如果加黑可能会显得字符又矮又胖,头轻脚重),其他倒是没有什么大碍。
2 复杂下标的编校建议
复杂下标的使用除了要遵循上述简单下标所要注意的事项外,因其形式比较复杂,还存在其他一些特殊的问题,以下分两个方面给出建议。
2.1 复合下标的编校建议
用多个下标修饰某一个量,这种下标称之为复合下标。复合下标的标注在国标中也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复合下标。但是,在科技论文中使用两个及以上的下标是比较常见的,以下将具体分析复合下标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
2.1.1 复合下标的间隔 复合形式的下标各个部分之间,有的主张不留空连续书写;有的主张可稍微留空而一般不要使用逗号,但如易于混淆时,也可以使用;还有的主张一律用逗号分隔。可以肯定地说不留空的形式是不妥的,下标多种多样,数字和字母掺杂,如果不分隔,极易引起误解。如:ip,jT,如果不分隔,可能引起的误解会有好几种,可以看作是3个下标,也可以看作是其中任何两个字母和第3个字母的组合,还可以看作是3个字母一起表示下标,其实在这例子中jT是一起表示一个量。再例如βm+n+2,θ也是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采用空格的形式也会存在疑问,而使用逗号的形式分隔是比较科学的。这是因为:第一,国标里也出现过少量的有两个下标的量,如摩尔定压热容Cp,m和摩尔定容热容Cν,m采用的就是用逗号隔开,再如能谱角截面σΩ,E;第二,下标里可能会出现国际SI单位,而国标里规定单位和数字之间要使用空格分隔,如W3h,这样的空格很容易让人误解为两个下标,其实它的本意是表示3小时的放电电能,所以还是用逗号隔开更合适。
2.1.2 复合下标的次序 复合下标中有多个下标,必然会存在各部分的先后次序问题。关于这个次序的问题目前无原则性规定,在国家标准里发现的复合下标是极其有限的,不太容易发现其规律。不过,建议最好把表示量的种类的下标放在最前,而把表示特定情况下的下标放在最后,如mptw,60℃,其中ptw是一种物质,表示量的种类,而60℃表示特定情况。当下标的各个部分表达的是同等级的概念时,如都表示种类或条件时,出现的先后次序没有什么限制,可以按在文中出现的次序排列,也可任意书写。如:ρo,g为石油(oil)、天然气(gas)的密度。
2.1.3 复合下标的简化 通常情况下,建议下标不要超过3个。下标过多,会造成版面的部分失衡,如mpet,30℃,5h。通常自然对数的上标过长,如e-β(H^-μ^ρ)时,实际上都会改写成exp[-β(H^-μ^ρ)]的形式,这样既便于排版,也使得版面更美观。可以将这种思路扩展到下标领域,即将部分下标转移到括号里,采用函数形式的量来表示。如:W3h,50℃可以排成W(3 h,50℃)的形式。另外,还有人采用将部分下标转到上标的形式。如在一篇物理学的论文中,μCFLX和 μ2SCX分别表示CFL(色味连锁)相和2SC(二味超导)相的化学势,将本应放在下标的CFL和2SC放在了上标的位置。这种方式也可适当地采用。这是因为:国家标准对下标印刷方面的规定,原话采用的是“可采用下标予以区分[4]”。也就是说仅仅是建议,没有禁止采用其他的方式。那么采用上标的形式是否是最合适的呢?首先来归纳一下科技期刊目前量的上标的使用:①幂次数,如自然底数e-βμ1和ap;②对文中的注释数字编号;③单位符号,如度(°)、分(')、秒(″);④量的转置T与共轭H,如AH、A+;⑤®表示注册商标;⑥积分的终止量,如∑ni=1ai;⑦*上标表示纯的,如C*p,B(纯B的摩尔定压热容);⑧∞上标表示的状态和意义为无限稀薄,如B在无限稀薄溶液中的偏摩尔熵H∞B;⑨Θ上标表示“准状态”,如气体的标准摩尔熵SΘm(g)。从以上的用法可以看出,上标既可以用来表示变动的量和字母,也可以用字母和符号表示一定的意义。也就是说其所使用的字符(形式、意义及表达功能)基本同下标。因此,确因论文需要或在下标的数量多于3个时,可将部分下标转为上标,但一定要保持全文统一。如一篇论文中出现Vip和Vimpax,其中ip开始是作为下标,后来由于下标的位置上出现了max后,ip的位置就改在上面,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2 多层下标的编校建议
通常的下标是一层的,如βi。但是科技期刊中也可以发现有用多层下标的情况,将两层(含两层)以上的下标称为多层下标。例如:一文中M1、M2是两个在0点满足Δ2条件的Orlicz函数,当它们均成为一个变量l的下标时,就会形成多层下标了,即lM1和lM2。再如:oi表示第i步数据挖掘操作,而Doi表示第i步数据挖掘操作的数据集。有些编辑建议不要使用多层下标,包括这种两层下标。当出现上面所述的lM1和lM2时,最下面一层下标不再保留其下标形式,写成lM1和lM2。鉴于二层下标在科技期刊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应该允许出现三层下标。但是,无论从排版方便的角度,还是从版面美观的角度来看,都不建议使用三层以上的下标。特殊情况下,如果一定要使用的话,也是建议采用上面的处理方法,即将M1和M2处理成M1和M2,并在论文相应使用M1和M2的位置使用M1和M2,统一全文量符号的使用,以避免产生误解。
3 结语
针对国标中对下标的规定过于简单的情况,对普遍性下标和复杂性下标的编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借此抛砖引玉,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一个统一的规范来指导下标的标注,进一步完善国家标准,以便广大编辑工作者们更好地提高编校质量,促进科技期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地发展。
[1] 下标.维基百科[EB/OL].[2012-4-20].http://zh.wikipedia.org/zh-cn/%E4%B8%E6%A0%87.
[2] 从对外交流角度看学术期刊图表中各项目的编排[EB/OL].[2012-4-26].http://www.lunwen001.cn/sxlw/09112621 3781429_4.html.
[3] 李春圃.物理量及其下角标的表示(上)[J].地学仪器,1992 (2):47-48.
[4] 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S].北京: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
[5] 韩芙华,李同月,付文莉.如何更好地标注物理量下标[J].天津科技,2009(6):87-88.
[6] 张全勇.在标准中对量的符号及其下角标的正确使用问题[J].机械工业标准化,1989(4):21-26.
G232.2
A
1673-0143(2012)04-0146-03
2012-04-26
袁希娟(1972—),女,编辑,硕士,研究方向:科技期刊编辑学。
(责任编辑:曾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