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之感悟

2012-08-15林松清

关键词:英文版中文版科技期刊

林松清

(《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期刊社,湖北 武汉 430071)

做好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之感悟

林松清

(《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期刊社,湖北 武汉 430071)

通过分析中、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编辑职能,发现两者在编辑业务上存在较大差异。归纳了目前我国中文版期刊英文项存在的不足,认为合格的英文版编辑首先应做好中文版期刊的英文项编校工作,这是基础。结合自身编辑实践,提出做好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一些措施。

英文版科技期刊;英文版编辑综合素质;继续教育与培养;初编机制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中中文期刊占大多数,为促进我国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创办英文版科技期刊(以下简称“英文版期刊”)是很多科技工作者的夙愿。一流的期刊离不开一流的编辑人才,英文版编辑部或期刊社更是如此。由于语种存在客观差异性,中文版编辑与英文版编辑在职能上存在一定差距,面临的困难较多。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做好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基础及措施,希望能为相关编辑部提供一定的借鉴。

1 中、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职能的异同

据笔者调查,有的中文版期刊的责任编辑在工作职责上是分开的,即有独立的中文编辑和从事英文摘要、英文标题等校对和润饰的英文编辑;有的编辑部则在责任编辑的工作职责上不单独分设,两者职能合并。笔者认为,在具备良好编辑学修养、专业知识、英文编辑经验的基础上,做好中文版编辑可为做好英文版编辑创造有利条件。中文版编辑和英文版编辑在编辑职责上基本相似,但是职能上有一定差别,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这种差别更为显著。

1.1 编辑加工对象有较大差别

中文版编辑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为中文稿件编辑加工工作。中文版期刊的英文项包括目次、英文标题、英文摘要、关键词、图表标题英文、参考文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以及其他辅助信息。对中文版期刊的英文编辑来说,其工作职责主要涉及英文项。英文版期刊的编辑加工对象与中文版期刊显然不同,不仅有英文项,而且还有正文的校对、编辑加工和语言润饰,部分编辑还要承担英文稿件的初审工作,甚至是稿件的复审工作。

1.2 编辑工作量有一定差距

中文版期刊论文中的英文项和英文版期刊的论文在篇幅上有较大差异,即英文项仅为英文论文的一部分,不能替代全文,因此,英文版的论文编辑工作量相比中文版期刊中的英文项要大得多。若以两本页码完全一致的中、英文版期刊作比较,考虑到中文项编辑工作量,大多编辑部认为英文版期刊的编辑工作量相当于2倍中文版期刊的编辑工作量。综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中、英文版近年来的编辑工作量量化后认为,英文版编辑工作量约为中文版的3倍。

1.3 编辑加工对象的难易程度不同

中文论文的英文项与英文论文的完整性上是不同的,其行文和表述的方式存在较大差距。中文论文中的绝大多数英文项有相应的中文部分作为参考,但英文论文没任何参考。修改英文论文的难度和工作强度远大于中文论文,正如王征爱[1]所说:“到今天为止,本人仍宁愿改10篇中文,也不愿改1篇英文”。可见两者难易程度上的差异性。

1.4 培养一名专职英文版编辑所需时间较中文版编辑长

中文版编辑一般1年左右可熟悉编辑业务,2~3年能达到熟练掌握的水平。新聘英文版编辑需要2~3年才能熟悉编辑加工基本技巧,而要掌握英文编辑业务所需时间更长。从“《学报》”英文版现有英文编辑来看,培养合格的英文编辑一般需要4~5年。

对于夹杂刊发部分英文论文的中文版期刊(包括每期发表少量英文论文或某期集中刊发英文论文的期刊),它与中文版期刊没有本质差别,上述的差异性也同样存在。

2 做好中文版期刊的英文项编校工作是提升英文编辑能力的基础

2.1 我国中文版期刊英文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文版期刊论文的英文项是非汉语母语国家的读者了解中文论文的唯一途径。要想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势必要先了解我国期刊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错误重复出现。笔者对岩土力学与工程类10大期刊[2]和其他有关科技期刊[3-6]的英文项进行调查和分析,大部分中文版期刊在此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1 英文题目翻译不到位 有些是直译,表现为中文式书写表达;有些是“过度”的意译,部分意译已严重扭曲作者的真实表达;有些题目不够精炼,给出一系列的介词或连词来表达,甚至个别题目出现了5个“of”,语句极不协调。

2.1.2 英文摘要篇幅不符合要求 有些英文摘要长度过短,仅有寥寥数语,不到20个英文单词;有些英文摘要过于冗长,超过350个单词,篇幅达大16开纸张一半以上的版面,而相应的中文摘要长度则不足150个字。很明显,作者有“过度”解读其中文摘要的嫌疑。

2.1.3 英文摘要结构不合理 作者行文没有充分参照摘要四要素进行认真撰写。有些论文的摘要基本要素严重缺失;有些仅为一般性的介绍,缺乏核心思想,读完后,仍不能获取论文的有效信息或创新之处。

2.1.4 语法错误、拼写错误较多 部分英文摘要书写粗糙,错误层出不穷,表现最为集中的是语法错误及拼写错误。有些英文摘要中的部分句子过长,有7~8行,多达60个单词,且没有主语,采用动词一用到底;有些句子是从句循环套从句,造成阅读困难,不清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有些是介词、连词使用过多,重复叙述;有些是表述方式单一,经常在英文摘要中重复使用某一个词组或使用该词组频率过高,不善于尝试不同词语表达,文体语调单一,缺乏抑扬顿挫之美感;有些是时态和语态的使用前后不一致,交叉使用;有些是拼写错误,甚至是用词错误,张冠李戴,如把strain错误拼写为 stain;把 principal错误拼写为 principle等。正如王一民[7]所说:“就英文文摘的写作水平做了一番调查,……,发现语法、词汇、文体方面的问题甚多,尤以语法最为突出”。

2.1.5 图表标题翻译不到位 有些作者没有提供相应的翻译项,让编者去翻译;有些论文图表中英文翻译完全不对应,弄不懂作者的真实意图。

2.1.6 参考文献校对不认真 有些作者没看原文,而是间接引用他人文献,若他人文献有误,则出现以讹传讹;有些作者书写马虎,漏词、拼写错误时常出现;有些作者甚至胡乱翻译一通,不知所云,令人啼笑皆非。这样会额外增加编辑部的工作量,造成诸多不便。

有些作者对关键词、作者单位和其他辅助信息的英文表达也不令人满意,错误百出,前后不一,究其原因是作者没有认真核实。甚至个别作者直言不讳地对编辑说自己不会写英文摘要,让编辑自行代写;有些作者说:“编辑怎么改我就怎么改,编辑说了算。”感觉是编者替代作者撰写论文,角色已经发生“互换”了。这些都应引起作者与编辑的高度重视,一方面作者要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学术道德修养,熟悉英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让作者充分认识到英文摘要是科技论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认真撰写英文摘要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不能把责任推卸给编辑;再者,编者要与作者共同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英文项质量,达到国际交流这一目的[8]。

2.2 做好中文版期刊的英文项编校工作是基础

部分年轻编辑对专业期刊英文摘要和标题的修饰和语言把关知之甚少,给其从事英文编辑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专业科技英语了解不多[9]、行文较为生硬、语言修饰力度不够。年轻编辑应了解并掌握英文编辑的把握原则和尺度,仅有良好的外语基础是不够的。

其次,做好中文版期刊的英文项编辑工作可通过加强系统培训的力度来实现。笔者多次参与“《学报》”中英文版编辑人才招聘工作,2004-2010年先后引进1名博士后、1名博士和8名硕士。这些年轻编辑有来自科研一线的,大部分是应届博(硕)士生,他们英文基础均较好,经过2~3年的编辑工作后,部分编辑在英文项方面的编辑加工深度仍不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是重复以前的错误。究其原因,他们来编辑部后较少参加英文方面的培训,更别说系统地接受科技英文的教育;同样,也几乎没有国外的英文培训机会。在笔者印象中,英文系统培训机会不太多。2004-2010年,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组织的英文摘要专项培训仅有3次;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到目前也仅举办了12期。看来,有关学会或部门应重视该项内容的培训组织力度,以满足高水平的英文编辑培训之需要,最好每年一次。英文编辑只有通过系统培训、编辑实践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编辑业务,才能提升其审、编、改、校的能力。不过早期从事英文翻译对做好英文编辑有一定帮助,若缺乏此经历,接受继续教育不可或缺。

再者,要当好现代科技期刊编辑,不懂外语不行,一般的懂也不行,非要能正确运用不可[1],新聘编辑不是天生就有识别和改正差错、较高语感或语言表达能力,他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成长。

3 做好英文版编辑工作的几项措施

我国英文期刊的编辑队伍中,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英文水平以及精通数字出版等创新型编辑人才相当匮乏。目前,大多数英文科技期刊聘请出国留学的学者、海外华人科学家或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专家或资深的科技英语翻译专业人员担当兼职编辑[10],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但仅依靠外聘资深英文专家进行把关是不够的。合格的英文编辑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编辑技能、深厚的科技英语写作功底和高度责任感[11]。作为责任编辑,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经过7年的英文编辑实践,笔者觉得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3.1 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

责任编辑的专业水平一般特指某一专业领域,而科技期刊所刊发论文涉及专业面广,因此,还需要尽可能多了解自身专业之外的其他领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英文水平是做好英文编辑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在工作中可采取以下途径加以提升。

3.1.1 多阅读英文版经典原著 毋庸置疑,经常阅读英文科技文献有助于了解、把握英文科技论文行文特点、规律、技巧和规范的专业术语表达,能增加语感,培养识别、判断和修改英文的能力。阅读原著需要讲究方法、技巧,不泛读,不贪求数量,而应精读,有选择性地阅读精品专著或论文。阅读原著不是简单的读懂、理解大意,而要注意不断积累,提高归纳、总结和编写功底,增强敏锐的学术判断力和语感。笔者时常搜索本专业领域的一些比较经典的英文原著,但由于原著价格普遍昂贵,于是想方设法向作者、读者求助,或网上下载原著电子版文档,自行打印。经过不断揣摩,发现效果比较理想。

3.1.2 向海外编委及资深的科技英语翻译专业人员学习为了使英文论文在语言上达到“信、达、雅”,要在语言和专业上进行充分润饰,满足出版要求。海外编委及资深的科技英语翻译专业人员改回的英文论文一般会以批注形式给出,这给我们提供诸多方便,便于对改后的稿件进行学习、研究和揣摩,及时了解并掌握他们所做出修改的缘由,反过来也可检查我们编辑中出现的疏漏,反思自己在编辑中为何类似的问题没有发现,查找问题根源。长期如此,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笔者为例,2001年GRE和TOEFL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在2004年加入“《学报》”前一直在工程一线工作,翻译过一定数量的科技文献和工程标书。在编辑部工作后发现,要高质量处理英文项还存在较大困难,两者的要求不完全一致,甚至差距还较大。后编辑部聘请武汉大学一名资深教授对英文项质量进行把关,本人则经常学习其改回的论文,不断摸索、积累,从中学习和了解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特点及各种词汇的正确使用,规避常见错误和问题并掌握准确的表述方法,充分吸取其他编辑在稿件编辑加工中的经验,从而提升了稿件的英文编辑加工能力。两年后,对中文版期刊的英文项编、审、校有了一定的了解,工作进展较顺利。2010年被选聘到“《学报》”英文版工作,但工作后又发现英文版期刊的处理模式、要求、语言润饰等和中文版期刊具有很大的差别,之前所积累的知识显然不够,需要更新和积累。通过不断收集海外编委和优秀回国人员修改过的论文进行认真研读,找差距,积累知识点。一年后才慢慢找到感觉,虽较以前已有较大的改进,但在英文编辑上离“信、达、雅”的境界仍有差距。由此可知,中文版编辑与英文版编辑在具体要求和深度上有较大的层次感,呈快速递进的趋势。

3.1.3 积极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编辑会议或专题学术报告 多听专家报告,多听他人的提问,多了解相关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向及新技术、新方法,增强学术判断力。很多专家的学术报告是几十年的研究结果总结,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展示出来,必定是经过充分准备、凝练而成。

3.1.4 向作者论文学习 部分海外编委、海外作者和优秀回国人员的论文学术价值高、书写流畅、表达准确,部分论文堪称精品。编辑要学习其精华,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弥补不足;同时也利于编辑初审时判断新投稿在学术上是否具有原创性或应用上的新颖性。

3.1.5 通过其他途径提高学术水平 如申请攻读在职博(硕)士学位以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向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学习,尤其是在编辑加工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新理论更需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积极参加并努力通过相关的职业资格(如注册工程师)考试。

3.2 努力提高英文编辑加工能力

英文编辑要增加编辑学知识,发现并纠正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提高英文论文的编辑质量;积极参加有关学会组织的英文科技期刊学术活动,听取和学习国内外资深编辑的科技论文编辑技巧和经验[10]。

3.2.1 多次反复修改、润饰英文论文 论文的编辑加工不能指望一两次就修改到位,一蹴而就,达到完美境界,而应逐字、逐句校对。工作上要一丝不苟,力求精益求精。笔者的经验是,发给作者清样稿之前需要认真编辑两遍;待作者清样稿返回后,仍需要再仔细编辑两遍方可送审读或检查。校对后的内容要反复推敲,不能囫囵吞枣。英文编辑要细心,即便是最简单、最熟悉的单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马虎,要不断改进,直至满足出版要求,正所谓“慢工出细活”。

3.2.2 工作中要胆大、心细 年轻的英文编辑虽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这仅是做好英文版编辑工作的前提条件,后天的刻苦钻研更加重要。要打牢基本功,需勤学苦练;基本功是长年累积的,并非一朝一夕能达到。在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纯熟的英语文字驾御能力以及在实践中的灵活应变能力的基础上,英文版编辑才能够翻译和编校出内容完好、语言准确、语法标准、格式符合的上乘之作[12]。在编辑工作中,责任编辑应高效地完成作者修改稿的编辑加工、章节的删减和调整、内容的审查和校对、语言的加工与润色和把关等一系列工作[13]。编辑加工前,责任编辑要熟悉论文研究领域,要能看懂、理解并充分领略作者的核心思想,做到心中有数。虽文责自负,但不能随意修改,不懂的地方应主动咨询作者,尊重作者的真实意愿。对于能够准确把握的部分,英文编辑可大胆删减,力求精简,去除累赘或与主题关系不甚密切内容。英文编辑若没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其结果必然是对原文任意删减,看不懂的地方胡乱翻译[14]。

3.2.3 “信、达、雅”是英文版编辑所追求的目标 要准确地表达科技英文论文的真实含义,“信、达、雅”必不可少。责任编辑要善于捕捉作者的核心思想,熟练掌握英语的惯用表达方式,要有视英语如母语的决心。只有具备这些条件,责任编辑才能够发现论文原稿中的错误,并准确地加以修正[15]。在编辑加工中,要尽量使用短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长句或冗长的从句结构;避免使用生僻的词汇或含义不明的缩写词,更不能随意“发明”中文式的表达或看不懂而不了了之。把握不准时,应多与作者交流、咨询、切磋,向专家请教,力求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另外,向编辑同行学习,加强与编辑同行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3.3 努力提高心理素质

除了良好的专业基础、英语基础和一定的编辑加工经验之外,耐心、细心、毅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健康的身体也是做好英文版编辑必备的条件。提高英文版编辑综合素质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3.3.1 学会自我调节、自我适应、自我减压 作者的英文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比较粗糙,有些需要大改或重写,离参与国际交流的要求相距甚远。面对各种问题和各式各样的作者,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适应、自我减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累了,可娱乐一下、休息一下,也可做一些其他较简单的事情。不要整天绷紧神经,这样反而会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出现怠工情绪,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英文翻译和校对工作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长年累月伏案工作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日常锻炼是一种好办法。

3.3.2 态度端正,热爱编辑事业,有责任感 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编辑人员应承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增值的重任。热爱编辑事业对英文编辑来说不是一句空话,面对长期枯燥、繁重的工作,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能静下心来。对作者的稿件负责就是对自己事业负责,也是对作者、编辑部和社会负责。英文编辑心态要平和,态度要端正,思想能集中,不能因为稿件晦涩难懂或是因自己不熟悉该专业领域而变得焦躁,失去耐心和信心,心情大起大落,这就是不负责的一种表现。

3.4 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4.1 引入初编机制,挽救更多优质稿件 自收到来稿后,责任编辑先初审,淘汰一批质量较差的论文。然后,筛选出学术质量较高的论文,作优先处理。此时,我们增加初编一环,即及时对优质稿件进行编辑加工、语言润饰和提交详细初审意见。最后,把初编修改稿和初审意见及时反馈给作者,以便其修改。责任编辑可将作者第一次修回稿替代最初投稿稿件(最初投稿稿件在数据库有备份),并以此版本送外审。经笔者多次反复实践和比较,发现初编是一个好办法,可避免部分优秀稿件因为英文表述欠佳而被外审专家退稿,为作者节省较多时间,效果不错,值得一试。

3.4.2 建立常用知识小档案 工作中责任编辑要懂得并善于总结和积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每次完成英文编审校后,要将自己编辑、修改过的以及专家点评、修改后的稿件保存起来,建立编辑小档案;养成好习惯,做个有心人。善于记录海外编委修改过的好句型、句式、英语表达习惯,存入电子版文档以便后期检索、翻阅,尽量减少或避免类似错误。日常工作中,有时苦思冥想都找不出的一个确切的字或词组,经过查询过去存入的电子版文档,定会在头脑中产生深刻印象,甚至终生难忘。

3.4.3 正确选择搜索工具 搜索工具包括专业词典、网络工具、搜索引擎等,利用搜索工具能够及时发现并找准相应的词汇。因每位编辑处理的方式不同,方法也很多,在此不赘述。

4 结语

目前,我国英文版期刊的数量、质量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的英文稿件普遍存在英文表达生硬、语言表述差、专业术语不清晰等不足,甚至部分论文缺乏学术原创性,其学术质量和办刊水平离国际一流刊物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责任编辑要加强编辑学与英语培养力度,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其综合素质,及时解决英文编辑转型中出现的问题。英文编辑需加强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竞争意识[16]、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培养,提高期刊的独特卖点,坚持不懈,把我国英文版期刊真正推向国际。

致谢 本文个别内容引用了匿名作者的观点,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 王征爱.加强科技期刊编辑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J].编辑学报,2002,14(2):139-141.

[2] 林松清,佘诗刚.岩土工程类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常见问题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137-140.

[3] 李学军,马晓耕.地学论文英文摘要常见的表达不精炼问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3):351-352.

[4] 刘道践,郝军.我国医学期刊英文摘要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61-62.

[5] 韦瑶瑜,雷蕾.生物医学英文摘要中第一人称使用及其相关问题实证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19(5):14-16,20.

[6] 岳中生.从农学版学报英文编辑谈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译写[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4,24(4):75-77.

[7] 王一民.监控不足——英文编辑谈当前的英语语法教学[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96-99,103.

[8] 刘国栋,刘勇.对解决我国英文版期刊论文存在问题的思考[J].新闻传播,2010(12):135.

[9] 陈银洲.在科技英文编辑中应注意中英文的差异[J].编辑学报,2009,21(4):320-321.

[10]邱芬,胡爱玲,国荣.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继续培训及业务素质的自我提高[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724-725.

[11]宋福南,柴瑞海,朱虹.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的自我培养[J].编辑学报,2006,18(1):62-63.

[12]张煜,冯华.英文编辑业务素质的自我培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84-86.

[13]林松清.我做责任编辑的体验及呼吁[J].编辑学报,2011,23(4):370-371.

[14]杨梅.略论体育类学报英文编辑的素养——兼评个别学报2000年1~4期的英译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 (3):137-139.

[15]刘少华.科技期刊英文编辑的业务素质要求与提高途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3):226-227.

[16]陈柏福.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出路:走向国际化[J].编辑学报,2011,21(3):236-238.

G232

A

1673-0143(2012)04-0126-04

2012-04-22

林松清(1972—),男,副编审,研究方向:期刊编辑学。

(责任编辑:曾 婷)

猜你喜欢

英文版中文版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科技期刊的分类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2018—2020年总目录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The Crop Journal 作物学报(英文版) (Started in 2013, Bimonth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