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分析及编辑应对策略

2012-08-15尹海清

关键词:不端学术

尹海清,李 艺

(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学报编辑部,湖北 襄阳 441118)

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分析及编辑应对策略

尹海清,李 艺

(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学报编辑部,湖北 襄阳 441118)

探讨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及其内涵,研究了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主要根源,阐述了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提出了编辑在防止学术不端行为上的几点应对策略,为出版媒介在日常编辑活动中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提出建议。

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分析;应对策略

近年来,科研工作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成为学界、业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社会现象。如何净化学术研究工作,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编辑在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中应采取哪些应对方法和策略,是摆在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编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1 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和内涵

学术不端,也叫学术越轨,也有人称之为学术腐败。究竟该如何给学术不端这种行为下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认为,把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笼统称为“学术腐败”并不科学,学风问题与腐败问题不能混为一谈,还是按照国际比较通行的说法,称之为学术不端行为(academic misconduct)比较恰当[1]。

1992年,由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和国家医学研究院的22位科学家组成的小组给出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在申请课题、实施研究报告结果的过程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抄袭行为。即把学术不端行为定性为“伪造、篡改、抄袭”。

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在《人民日报》2006年4月13日第14版上发表的《学术重“学”更重“德”》一文中,列举了科研工作中的6种不道德行为,即伪造或篡改原始实验数据;抹煞前人成果,自我夸张宣传;伪造学历,伪造工作经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稿两投甚至多投;强行在自己并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2]。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冯坚在《新语丝》上撰文并提出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系列概念,即在建议研究计划、从事科学研究、评审科学研究、报告研究结果中的捏造、篡改、剽窃、伪造学历或工作经历。捏造: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纪录或报告无中生有的数据或实验结果的一种行为。篡改: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操纵实验材料、设备或实验步骤,更改或省略数据或部分结果使得研究记录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的一种行为。剽窃:使用他人的主意、方法、结果或完整的词句如同自己的一样,并且没有给他人以适当荣誉的一种行为。学术欺诈:指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一般指利用科学研究活动或科学家的身份进行的触犯法律的欺诈活动。学术腐败:利用科学研究活动或科学家的身份进行的滥用学术权力、进行权钱交易或以权谋私的行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学者史庆华、姜冷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是指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假、作假、剽窃及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及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3]。

笔者认为,所谓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研、学术研究工作中,为达到个人或他人的相关目的,采取不正当、不公正手段,导致危害社会诚信、侵害他人科研学术劳动成果的行为。

2 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主要根源

学术不端行为是一个老话题,国内有之,国外亦有之。据2009年7月10日中国科协发布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显示,55.5%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分别有43.4%、45.2%和42.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和“一稿多投”现象相当或比较严重,认为“侵占他人成果”现象相当或比较普遍的比例高达51.2%[4]。由此可见,学术不端行为已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分析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道德修养缺失

学术不端行为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个人私利和不正当欲望,其深层次根源在于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出现问题,即缺乏个人道德修养、忽视世界观的改造、人生价值观念偏移,导致个人的学术行为违反社会公认的学术道德规范。

2.2 功利思想作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已不再是遮遮掩掩、羞于启齿,只要是通过正当渠道获取,都是无可厚非的。而少数人总想着少吃苦、走捷径,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铤而走险,采取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手段,为自己头顶增加光环,谋取不正当的个人私利。

2.3 社会环境影响

科研人员日常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之中,社会大环境中有正面的东西,也有负面的东西,正面的东西对科研人员产生积极影响,反之,负面的东西则对科研人员产生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反映到科研人员的实际工作之中,便导致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根据中国科协2009年《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导致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在3.2万被调查者中,有21.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社会大环境”对学术不端行为产生了影响[4]。

2.4 学术风气不正

其一,学术界的风气不正。当前,国内科研院所等研究、学术、教育、医疗机构和单位,各种评价要看发表文章多少,职称评审要看发表文章多少,工作业绩要看发表文章多少,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要看发表文章多少,就连找工作也是,这种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们“只有多发表文章,才能成名成才”的观念。其二,单位的学术风气不正。一些单位为了局部利益,在评价一个人时,不是看实际工作能力,不是看论文质量的高低,不是看个人的综合素质,而是把发表文章数量的多少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甚至把发表文章的多少与个人受奖、晋升和经济利益挂钩,从而刺激人们多发论文,助长了浮躁之气和学术失范与不端行为的滋生。

2.5 出版单位把关不严

出版单位对伪造、篡改、抄袭、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把关不够严格,存在漏洞、疏失,手段僵化、落后,是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又一原因。

2.6 处罚不够严厉

目前,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单位出于单位的名誉、利益的考量,往往对学术不端行为采取宽容的态度,有的甚至为学术不端行为掩盖、开脱、说情,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个人的学术不端行为。

3 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

学术不端行为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众多。从各方面来看,无论对个人、单位、社会和科学研究,无论短期或长期利益,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3.1 损害了个人名誉

学术不端行为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损害个人和单位名誉,导致个人道德失信,其行为既得不到学术界的认可,也不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胡黎明毕业留校,1997年他在博士论文里剽窃他人成果的丑闻被公开揭露。据调查,他将国外科学家送他阅读的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的精彩内容攫为己有,再加上其他科学家的专著内容,拼凑成自己的博士论文。最后被撤消其博士学位,取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资格。此抄袭事件还牵连了其导师陈敏恒教授,被撤消院士称号[5]。

3.2 败坏了社会风气

学术不端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个人利益,与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相左,也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所不容,败坏了社会风气,践踏了公共道德,是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行为。

3.3 侵害了他人利益

学术不端行为,说到底就是抄袭、剽窃他人的辛勤劳动成果,侵害他人利益,影响学术公平公正,助长“投机取巧”和“不劳而获”思想。

3.4 玷污了科学精神

科研工作是人们十分崇敬的高尚工作,要想取得一点成绩,必须经过长期艰辛的劳动,付出辛勤的汗水。而学术不端行为通过抄袭、剽窃、作假、伪造等手段,不以实际观察和试验中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据,或伪造虚假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或主观取舍数据和篡改原始实验数据等,以期达到成名获利的目的,与精益求精、辛勤耕耘的科学精神相悖,玷污了无数科学工作者用心血凝成的科学精神。

3.5 浪费了有限的出版资源

当前,我国新闻出版资源有限,一稿多投、一个学术成果多次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占用了这种宝贵资源,耗费了编审者的时间,剥夺了其他科研工作者论文发表的机会,浪费了国家有限的出版资源。

3.6 降低了科研质量

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成果,都是东拼西凑的论文,或是改头换面抄袭、剽窃他人的成果,其科研价值、社会价值往往不高,因而也就直接影响到科研的质量,导致科研学术水平的降低和倒退。

4 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几点应对策略

4.1 大力倡导学术诚信,营造良好科研学风

学术不端行为属于个人道德诚信缺失的问题,因而必须加强学术诚信教育,牢固树立科学求实精神,营造靠诚实劳动、辛勤耕耘取得研究成果的良好科研作风,让广大科研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以个人的实际行动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4.2 把好稿件审查关口,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新闻出版单位的编审人员只有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在处理来稿的过程中严把稿件初审、复审、终审关口,提高甄别能力,不给学术不端行为留下任何机会,从而让抄袭者、剽窃者、造假者无空可钻、无机可乘。

4.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确保编审规范运行

学术不端行为与论文作者本人固然有关,但出版媒介也负有一定责任。有些学术不端行为是出版媒介的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健全造成的,有些是编审人员失职行为造成的,还有一些是编辑者收受作者贿赂造成的。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编审制度,加强编审过程管理,严格自律,用制度约束编审行为,从而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4.4 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强电子技术筛查

为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目前,国内外学术期刊都在寻找根治的良方。国内近5 000家学术期刊试用了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共同研制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和手段检测来稿,采用各种学术不端检测软件,把它们作为编审稿件的重要辅助工具,是遏制乃至消除学术不正之风的一种重要手段。

4.5 拓展业务理论知识,提高编辑能力素质

编辑工作涉及众多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提高编辑的能力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各学科专业的专家和行家里手,才能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素质,慧眼识“假”,对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起到遏制作用。因此,强化编辑的知识、经验、能力,仍不失为识别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有效途径。

[1] 赵肖为.学术不端的初步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增刊):321-323.

[2] 邹承鲁.学术重“学”更重“德”[N].人民日报,2006-04-13(14).

[3] 史庆华,姜冷.利用计算机技术防范学报学术不端行为[C]//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第19次学术研讨会,宁波,2009.

[4] 赵瑞芹,单政,刘彤.倡导科研诚信整治学术不端行为若干举措[J].今传媒,2011(2):100-102.

[5] 梁瑞贤.对近年来学术抄袭剽窃频发现象的探讨[J].中华医学研究管理杂志,2009(3):146-147.

G213

A

1673-0143(2012)04-0098-03

2012-04-20

尹海清(1965—),男,讲师,研究方向:军事政治理论。

(责任编辑:曾 婷)

猜你喜欢

不端学术
规范科学技术活动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动态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数据库间互联互通的可行性研究
《肝胆胰外科杂志》来稿中常见的学术不端问题
关于本刊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则系统”(AMLC)的通知
遏制学术造假需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