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建筑电气与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2012-08-15孙萍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实践性电气工程

孙萍

(长春建筑学院电气信息学院,长春130699)

0 引言

民办本科教育的对象是“三本”招生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而实践能力和动手意愿较强.因此,针对学生水平的差异,其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不同.从这点出发,为适应民办本科教育特点,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践环节等工作均围绕上述思想开展.

建筑类院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层次的学生,应突出“应用”是该层次本科教育的核心,也是建筑电气工程类本科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办学立足点.由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是到地方的一般性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民资企业,从事与建筑电气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因此,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并不能因为突出应用需要而削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必须根据建筑电气业人才的需要,按照本科人才培养规律,重点突出实践环节,强化工程应用,尤其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能力的培训,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把电气工程技术应用教学环节贯穿在四年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到相应的电气工程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反馈.经过多次反复强化,使学生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得到强化,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本科建筑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

1 建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实践教学环节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然而,各高等学校普遍都重视理论教学环节;轻视实践教学环节,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目的性和系统性研究尚且不够,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上缺乏连续性和科学性.在对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上照搬照抄理论教学的考核方法,无法有效地评价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甚至存在一些形式上的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实际效果.这不仅影响后续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也影响理论教学的效果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1].

部分课程设置的实验学时少,教学理念陈旧,基本上针对理论教学的知识性验证,而缺少相关课程和相近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学生所学知识不连贯,缺乏系统概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各司其职,缺少沟通;实验教学时间短,没有真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没有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课程质量监督体系和学生成绩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不重视;从事实验教学人员大多年轻化,实践经验缺乏,实验教学效果欠佳;缺少学术交流氛围,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和参与具有明显专业背景的科研项目和工程技术等.针对这些现实问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实践教学管理与操作模式,切实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系统综合和实际工程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另外,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对其实践教学特征的理解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因为强调电气工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就片面地理解为在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必须把工程实际操作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②因为强调电气工程教育必须深入实际工程环境,就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去某些企业了解和熟悉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工作的过程和具体的工程技术处理措施;③因为强调必需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而片面地认为应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直接教学目标.对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出发,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改变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以适应民办院校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结合多年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的体会,笔者认为,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构建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2].我校电气工程专业本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具备坚实的电气工程基本理论教育基础上,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电气工程应用型人才.由于电气工程学科知识的快速更新,以及各种先进技术与电气工程技术的融合、现场客观需求情况不断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既具备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技能,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的快速更新和现场条件、需求的变化,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更好地适应现场对实际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因此,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不能忽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教学;逐步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加强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制定出符合“应用型人才”电气工程教育要求的教学计划、专业发展规划、相关课程建设计划和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为了实施实践教学,需要建立完整配套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在实习教学的设置方面,与理论教学一样,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均要精心编制教学大纲.各种实习都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认真撰写实习报告,完整记录实习内容、仔细分析实习情况、归纳实习心得.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计的命题、指导和考核3个环节上,强调课程设计内容的实用性、综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相应的指导书和任务书.通过合适选题,锻炼学生全面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对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要认真抓好毕业设计的选题与审题、设计指导和毕业答辩3个环节,以便通过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实际工程训练和一定的科研工作训练.毕业设计要制定相应的指导书和任务书,要抓好过程与考核,强化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是保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而毕业设计的考核(答辩),是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衡量毕业设计水平的重要手段.

(2)加强基本理论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课程的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中,各课程之间是既相对独立而又紧密结合,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专业课教学相互呼应.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时间应合理分配,让某些课程的教学在实践中完成.例如:《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消防》等课程,解决了学生对电子元件不认识和对电器设备概貌知识贫乏等方面的不足,以便加深学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是对前面所学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提炼与升华,体现对电气工程综合技术能力的培养.

电气工程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每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要根据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为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建立直观的工程印象,应尽量采用相对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环境的实验装备进行实验,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如同置身电气工程实际生产的真实环境,从而达到实验目的,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电气工程综合实验室,扩大综合实验设备规模和涉及面,提升实验水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综合实验室要对学生开放,让学生随时都可以来实验室进行课程实验,实现兴趣制作,以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实验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可以直观、形象地介绍电气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测试与运行的全过程.

(3)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努力培植完善的校外实习场所.由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为专业实践教学增设实习教学基地,加大力度建设符合本专业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扩大校外实习基地的规模.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实行学校与企业共建,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并努力使实习基地尽可能涵盖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有些实习可以安排参观、考察,也可以是上岗参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实习时间一般不长,充分利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周,按教学计划合理安排.

另外,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的技术及施工部门实习,请企业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讲解有关产品的电气控制原理、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等相关问题.通过这种组织方式的实习,给学生们制造身临其境的机会,接触实际工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且,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现场实习,学生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演练,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增强对电气工程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电气工程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争取现场生产与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课题,使学校在社会上得以延伸发展,还可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提高企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从而使学校和企业获得双赢.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教师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实践教学的效果与实践教学教师的经验和能力密切相关.普通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现有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实践经验不足,理论脱离实际,为此,各高校应与电气工程相关的企业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鼓励并组织部分教师到企业、相关研究所等任职,使他们接触并熟悉电气工程实践,积累实践工程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拓宽知识面.同时,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交流教学经验,邀请现场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讲学;组织有关企业与学校参加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自己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与技能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科研工作是教师建立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鼓励教师积极争取并完成纵横向科研项目,撰写专业学术论文.通过做项目,写论文,既可以提高教师实践工作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授课水平.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科研工作过程中,拓展知识面,培养兴趣,增长才干.

(5)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合理设置实践性教学考核方法[4-5].实践性教学体系的规范与完善,必然需要运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这是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环节多,内容丰富,因此对实践性教学的考核需要采取多种形式:①试卷考试.针对卷面考试形式,其内容需要加大对实际技能的考核.考核内容的变化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视技能锻炼,也促进教师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②答辩与实际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提问、实际操作的检查,可以综合考核学生理论与实践工作能力,但这种考试方法缺点较明显,工作量大、考核面窄,以小范围抽样考核为宜,故可结合课程设计来完成.

3 结语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而实践教学改革是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在此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完成.我们相信,只要不断研究和实践,就能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1]华红艳,楚随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7-98.

[2]黄瑞,袁桂慈.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113-116.

[3]马汉达.运用激励机制,加强实验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102-103.

[4]黄灿.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及其实践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0(9):174-174.

[5]廖安勇.民办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城市建设,2009(33):95-97.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实践性电气工程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探讨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