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过程探析
2012-08-15杨峰
杨峰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6)
网络环境下《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过程探析
杨峰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6)
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是指借助网络为学习者提供案例研究的学习环境,将案例教学与网络环境的优势相结合,有助于开放式学习氛围形成,促进教学方法多元化。本文展示网络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课程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以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序言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能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的阅读、写作、分析、讨论等活动。通过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最终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跨文化交际》是我校高职英语专业第四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这阶段学生已有较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又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对比和评价文化差异现象的能力,较为客观、系统、全面地认识不同国家的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过程中,成功、遭遇障碍、失败的直观案例有助于学生建构跨文化交际的真实场景。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将理论知识迁移到相似的情境中,进而促使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是借助互联网为学习者提供案例研究的学习环境,将案例教学与网络优势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组织案例教学。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使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突破传统课堂案例教学的时空限制,促进教学方法的多元化,重视学生主体活动,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二、网络环境下《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过程
网络环境下《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是指借助网络为学习者提供案例研究的学习环境,将案例教学与网络环境的优势相结合,利用校园网组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案例教学。课题组结合较长时间的实践探索,提出网络环境下《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引入案例,创设情境)
这一阶段即教学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发布案例,利用网络等多种媒体提供案例相关材料创设跨文化交际情境。如果案例引入自然、且富有吸引力,学生会很快融入课前预习中,为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教师要多从学生所熟悉的学生生活中挖掘素材,精心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在学习第二单元言语交际前,课题组首先在网站发布一组范冰冰在第63、64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式红毯上所穿“东方祥云”、“仙鹤装”照片,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中式元素,然后分析这些元素代表什么、体现出怎样的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中又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2、探索尝试(根据已有知识分析问题)
此阶段以学生独立完成案例分析题为主。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连续性,案例是对已学习知识的拓展,在知识点上有一定的重叠性。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已掌握的知识探索式地分析案例,解决问题。一方面可复习与巩固旧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旧知识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第二单元文化模式是个抽象、复杂的概念,为帮助学生探究式学习,课题组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真实、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探寻文化现象,逐步了解文化模式对人们信念、态度和行为的支配。这些实例包括:热点新闻“周洋事件”、北大和耶鲁大学风格迥异的校园宣传片、印度的“荣誉谋杀”案、嬉皮士文化对美国文化所产生的冲击与影响,等等。
3、网上讨论(合作学习,开拓视野)
经探索尝试后,学生对案例有初步认识,根据已掌握知识解决了案例中所涉及到的部分问题。对于仍存在的疑问,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直接向教师提问或在讨论区中提出,与教师、同学共同探讨。通过师生、生生间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既可开拓思维的视野,使案例分析更深刻、更全面,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这阶段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多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得出新课要讲解的主要内容。
4、课堂解析(围绕案例组织课堂教学)
此阶段教师通过案例组织新课的课堂教学,可分两个环节来实施。第一环节,教师首先对理论知识进行详尽讲解,如有关跨文化交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文化差异,使学生对新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此环节以教师为中心;第二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并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案例再分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运用所学新知识对尚存疑问的文化现象进行补充分析,最终明确表层文化现象差异后的深层文化,提升已有知识结构。在第四单元非言语交际学习中,采用了关于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白宫“私摄影”及前任总统布什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作为案例视听材料,要求学生从跨文化角度分析两位总统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所反映出的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案例分析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先向学生提示文化差异涉及到哪几个方面,注意并思考这些差异在视听材料中的具体体现。
5、运用知识(撰写分析报告或进行文化情景表演)
新课结束,教师发布新案例,布置课后实践。实践活动可分两类:一类是书面作业。学生仔细阅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体现出的文化差异,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另一类是情景表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案例为脚本,进行文化情景表演。通过表演展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特有交际行为。之后,表演者口头陈述自己在剧中代表什么样的文化,分析交际障碍或失败的原因,应如何避免或解决此类交际冲突。案例分析报告和情景表演不仅可以提供学生英语书面、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内化所学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6、巩固知识(点评案例,提高交际能力)
学生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及情景表演后,教师应组织实时案例教学点评,对学生作品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并不是简单地给出所讨论案例的答案,况且不少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分析的思路、难点、重点和主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行为差异到深层文化本质进行深入剖析,了解案例背后蕴涵的理论知识及处理问题的技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阶段是案例教学的尾声。教师通过案例点评系统性地概括新课教学内容,学生修正、整合原有知识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消化。
三、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的启示
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不仅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空间限制,使课内与课外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而且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是多维度,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但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背景知识的掌握
本门课程是借助案例给学生直观、感性的实例,帮助构建跨文化交际真实场面。可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没有跨文化交际的实践经验,对相关的文化差异缺乏敏感性,要出色地完成案例分析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教师应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以解释和说明,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案例涉及的不同文化差异现象,为他们自主探究做好充分准备。为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提供形式多样的相关背景材料,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站链接等。
2、知识体系整体性的把握
案例描述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事件,案例之间缺乏关联,因而通过案例来组织教学,学生获得的知识往往是某一方面的,并且知识点是分散、不连续的。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理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所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要从系统性的角度简单串讲新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整理知识,避免其出现片面概括的现象。
3、网上讨论的监控
网络条件下的案例教学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生主动参与性差,如放任自流,会使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失去控制。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实施监控,深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时时跟踪学生网上行为记录,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三引导”,即开场引导好、冷场引导好、离题引导好。教师要注意自己仅仅是引导者,监而不控,学生才是主角。尽量避免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失去学习自主性。
在教学实践中,课题组对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了一定探索,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教学过程会因学生、教学资源、教学思路等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更合理地利用网络开展与课堂紧密结合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
[1]杨峰.基于网络的商务英语案例教学设计[J].宜春学院学报,2009(4).
[2]车娇,刘志敏.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5(3).
[3]舒薇.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4]王艾,杜平.模糊语言现象及其交际功能[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68-70.
责任编辑:汪红亮
校 对:里 仁
G712
A
1008-3537(2012)02-0065-02
2012-03-27
杨峰,女,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