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六安市淠河滨水空间设计

2012-08-15欧军珺王仕刚

山西建筑 2012年32期
关键词:淠河六安市六安

欧军珺 王仕刚

(1.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00; 2.合肥华祥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国各地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更加渴望有地域特色并符合当地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城市空间。因此,城市水系及滨水空间的开发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颇具特色、环境资源潜力极为丰富的区域,它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绿肺,为城市生态平衡和物种栖息提供稳定的保护场所。此外,滨水空间是反映城市独特风貌的区域之一。如何规划营建,打造城市滨水空间,使其具有自己的独特景观个性,并能与居住、生态平衡、可持续性共生发展是当前城市开发建设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六安市历史悠久,而淠河作为六安人的母亲河,在历史上就是六安人的命脉,它不仅养育了生活在淠河沿岸的人民,也成就和养育了很多历史上有名的重镇,形成了如今的六安市城市格局。随着六安市政府“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相接、交相辉映”的十六字城市建设方针以及建设“水城六安、绿城六安、文城六安”宜居城市的提出,改进淠河城市滨水空间,提升六安市城市形象、空间品位并传承城市文明,成为了六安市近期城市建设的首要工程。

1 六安市淠河城市滨水空间现状

六安市淠河城市滨水地区现状建设主要为南岸(新安大桥—金寨路段)与月亮岛两部分,淠河西区与城北区正在营建中。淠河南岸土地利用布局主要以居住为主,占到城市滨水地区总用地的80%左右。淠河城市滨水现状道路系统车行系统主要由淠河中路、淠河南路、西环路以及连接两岸与月亮岛的三座大桥所组成,滨水步行系统主要集中在淠河南路与中路段。淠河城市滨水地区重要的人文节点空间主要由六安皋城历史遗存、月亮岛、老城墙与北门塔等组成。

2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状南岸土地利用性质单一,公共建筑用地规模比较小,旧城更新问题突出。沿岸整体建筑轮廓线缺乏统一设计,高层建筑缺乏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整体建筑轮廓线过于平缓。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以及周边建筑的协调控制,缺乏空间的分异,古城风貌的识别性与空间界定问题十分突出。整体滨水地区缺乏与城市空间统一的节点设计,文化传承的时空性不够明确,缺少市民集中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沿岸使用率偏低,缺乏活力。2)月亮岛内用地功能混杂,与其作为淠河城市滨水地区的核心地段、皖西学院高等学府所在地的空间特质极不相符。目前岛南侧月亮岛小区已基本建成,但以居住和商业为主的开发模式,很难体现月亮岛作为城市文化核心地位的价值。同时,岛上绿化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原有植被特色没有保留,原本美丽的桃园已毁于一旦,植物配景缺少地方特色。3)淠河沿岸城市环境小品设计缺乏人性化,忽视场所精神的体现,没有考虑到当地居民的使用要求,仅仅沿河设置人行道、绿化带无法满足人们对滨水空间的利用,可达性差,大量消极空间的出现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安全隐患。

3 对六安市淠河滨水空间设计的几点建议

3.1 增加复合型城市空间建设

淠河作为六安市的母亲河,它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既是城市空间边界,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来源,既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区,又是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因此对于淠河亲水空间的开发不能仅仅以单一的居住模式为主,要建设各种功能的公共建筑,形成复合型城市空间,提高沿河旅游景观资源的利用和带动沿河经济建设的发展,使之成为城市活力的纽带。

3.2 增强滨水开放空间的亲水性

滨水空间环境的自然和空间属性有助于缓解人们因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闲暇之余到水滨散步,接触拥有广阔水面的自然环境,使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使脑力和体力得到恢复。城市景观中开放的水面给城市提供了表演的场所,也提供了观赏的场所,为城市空间增添了活力,为城市生活增加了色彩,使人们的精神得到解放。但单纯的视觉感受不能全部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置身水中更能体验水的魅力。如何增强滨水开放空间的亲水性,避免消极处理人们亲水的需求与水体保护的矛盾,建议在环境设计中采取如下措施:1)软化堤岸界面,在护坡上种草,在岸边种树。并适当安排座椅,满足人们休闲需求。2)建构可参与的水环境,设置临水广场、水上平台、栈桥等,将市民及游人直接引入水面,增加亲水的机会。3)选择合适位置把水引出去,设置儿童喜欢的,安全的浅水和小溪,为市民创造直接接触水的机会。4)建立供垂钓活动的场所,把水引进来,把岸拉出去的垂钓栈桥等,满足居民垂钓的需求,而不是一味禁止。

3.3 增加硬制铺装广场,增加遮荫树

大面积的草坪使沿岸绿地上活动场地减少,而草坪又不允许上人,只是满足景观的需要。建议适当控制草坪的比例,增大硬质铺装部分的面积,特别是结合城市空间节点形成可以供居民跳舞、锻炼等开展各种户外活动的硬质广场,改善城市拥挤的空间现状,增添城市活力,满足人们活动的需要。

另外,草坪、硬质广场的建设要结合树木的种植,因为在生活当中,种植大树冠的中型落叶乔木作为遮荫树,夏季枝繁叶茂,可以遮阳;冬季仅余光秃的树干,也不会影响人们晒太阳的行为。

3.4 满足老年人使用的需求

统计结果表明,除离退休的老年人和下岗职工外,其他人群在白天时间里很少有机会到滨水开放空间中活动。这些离退休人员对社会生活的依赖性使他们对滨水空间情有独钟。他们定时、定点地在一起锻炼身体、聊天、唱歌、跳舞,继续发展着自己的业余爱好,形成一个新的交往圈。因此,老年人构成了滨水开放空间环境的使用主体,应多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按照老年人尺度进行空间设计,如在城墙边,岸边护栏旁,增加座椅数量,适当降低座位的高度,减少台阶而辅之以无障碍的坡道等。

3.5 提供“人看人”的条件

建筑师西迪说:“在游园吸引人的众多因素中,压倒一切的王牌正是‘其他人’。”因此,在滨水设计中应当预料自然的人群集结点,把握住每一个可能的人群集结点,给人们提供可观看的条件。这个集结点可以是广场、一小块硬质铺装,或是小卖部前的空间等等,这些集结点往往将成为滨水空间中富有活力的积极空间,是滨水空间设计的重点。

4 结语

通过对六安市淠河滨水空间的研究和分析,希望有助于六安在城市建设中能改善其滨水空间的土地利用,功能与交通组织,建立城市与滨水环境的有机联系,延续六安市历史文脉并传承城市文明、塑造城市形象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品质,打造充满时代气息、地域人文精神、环境宜人的颇具城市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滨水空间。

[1] 廉永哲.天津市滨水开放空间环境行为研究[Z].2005.

[2] 高旭红.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探讨——以六安母亲河淠河为例[J].安徽建筑,2011(3):42-44.

[3] A·J·拉特里奇.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王求是,高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淠河六安市六安
解析几何试题精选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淠河水域淡水鱼类资源调查与分析
六安市淠河河道治理的城市生态效应研究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程东斌的诗
六安市水资源评价研究
淠河(霍邱段)生态经济带建设调查与思考
六安市金安区构建环保法治新秩序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