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想在城市规划社会实践调查指导中应用
2012-08-15庞博顾韩夏宏嘉
庞博 顾韩 夏宏嘉
(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0 引言
“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优大赛”是由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并举办的,每年一次的全国性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竞赛。该竞赛自2000年第一次开展以来即成为城市规划专业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全国性大赛,其目的是通过竞赛形式,提高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水平、促进师生交流、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建设中产生的现象、问题、事件进行调查、分析,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该竞赛的重要性及较大范围的获奖率,各大院校参与性极高,且对其极为重视。通常自大赛通告公布之日起,从教师到学生即开始积极围绕竞赛主题进行选题。通过近年来参赛作品选题的总结、归纳可了解到,作品的选题类型基本可分为城市交通、城市社会、城市安全、城市管理、历史遗产保护、城中村及城市服务设施这七大方面内容。而每年的获奖作品则多是在这七方面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当年的社会尤其是政府热点话题,拓宽思路,另辟蹊径进行选择。因此,在选题过程中把握社会思潮及政府思想动态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我国政府的重点宣传对象是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此可见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加入这一思想将对增强学生选题针对性,进而提高获奖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据此提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通过政府在降低准入门槛、降低税收、增加政府投入及金融支持等方面采取的政策措施所显示的扶持力度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振兴必将在我国各行各业得到大力发展。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统筹安排近一段时间工作安排的重要政策和手段,在各不同层次规划类型中,以及每个规划的各阶段中加入文化产业振兴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规划”是文化产业振兴理念在城市规划理论中的具体体现,也是近年来城市规划理论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其主要内容是指通过对城市文化资源的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城市文化由意识形态融入到物质形态中,从根本上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居民精神生活质量。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高速城市化阶段。快速扩张的城市土地、大量涌入的农村人口、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所构成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是城市原有历史的消逝、人际关系的淡漠以及城市文化的严重匮乏。无数专家及有识之士开始对于我国城市“千城一面”、无序扩张、文化特色丧失等现象发出警示,并呼吁在高速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增强文化思想及文化凝聚力。因此,在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引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思想刻不容缓。
2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思想在社会实践调查教学指导中的应用
社会实践调查是通过对城市人口、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经济环境、城市各项设施等内容的详细调查统计及分析,得出下一步规划工作的目标及方向,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工作。社会实践调查的教学工作,是通过对社会实践调查方法及结论取得的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城市问题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能力的过程。因此,除了应对竞赛的课程指导外,还应在整个本科生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思想。
2.1 在城市规划基础课程中引入文化思想
社会实践调研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发现、分析城市问题的能力。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因此,仅仅通过城市社会实践调查这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学生是无法凭空产生对于城市问题的思考的。必须通过多门城市规划基础课程的累积,对城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学生才能形成规划思想,带着这种思想所发现的城市问题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问题。因此,要使学生从城市文化领域发现问题,在城市规划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引入这一思想。
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开设较晚,各大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教学内容大多是一致的:在前两年学习建筑学基本知识,第三年才开始引入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建史等基础的内容,第四年开始以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法规及政策、城市工程管线等课程作为补充。在这些课程中,城市文化极少被提及到,更极少有学校会单独将城市文化作为单独的课程加入到学习中,即使有部分学校加入了“城市风水学”等古中国文化内容,也大多作为选修课或教学体系不够完整,通过不够科学严谨的面貌出现。这就导致学生对于城市文化认识模糊,并忽略了其重要性。
为迎合竞赛实践,城市社会实践调查课程多设置于本科学习的第六或第八学期,这就表示,前面至少有5个~7个学期的理论学习时间。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开设完整的城市文化课程,或至少在每门课程的讲述过程中都增加一定课时的专门学习,将对提升学生城市文化修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2 在调查过程中引入文化思想
要做好社会实践调查,学生首先要做的是进行选题。由于可发现的城市问题众多,学生在看问题时多流于表面现象,而无法发掘更深层次的文化问题,或者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有无从入手的感觉。其实,城市文化可以扩展到城市的每一个表面问题的深层次方面。例如,城市规划最初的产生就是为了应对欧洲工业革命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所带来的阶级矛盾,城市瘟疫、火灾横行等问题,这些看起来属于环境或者城市用地设置的问题归根结底可以看出城市旧有文化与新引入文化的冲突,以及城市历史的缺失等问题。再例如近年来很流行的城市交通阻塞问题,表面上是研究快速增长的机动车与增长相对缓慢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深层次则可发掘到城市礼让文化、城市遵章守信文化等原因。
另外,历史文化遗产问题、城市经济问题、城市安全问题等都可以挖掘到城市历史文化、城市诚信文化、城市互助文化等深度。由此可见,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只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发现文化问题,并在实际调查过程中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角度看问题并非难事。
3 结语
城市文化的感召力与凝聚力是使其市民对所在城市产生归属感、自豪感的巨大动力,一座有文化的城市才是真正具有活力的城市、才是真正高速发展的城市、才是具有无限潜力的城市。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生将是未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主要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思想,除了具有应对竞赛增加获奖率的实际意义外,还具有影响我国未来城市规划思想走向的重要意义。
[1]范凌云,杨新海.社会调查与城市规划相关课程联动教学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92-95.
[2]周恩帅.试论文化发展规划的编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
[3]李 峰.包头城市规划历程的规划思想解读[J].山西建筑,2011,37(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