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陵市水资源现状与应对措施

2012-08-15刘玉花李海岗

山东水利 2012年12期
关键词:乐陵市新河降雨量

刘玉花,李海岗

(乐陵市水务局,山东 乐陵 253600)

乐陵市位于鲁西北平原,隶属山东省德州市,总面积1 172.16 km2,共辖8镇、4乡、4个街道办事处,1 083个自然村。境内有杨安镇中型水库1座,马颊河、德惠新河与漳卫新河3条主要河流,和跃丰河、跃丰一干、跃丰二干、跃马河、前进沟5条干沟,并有50条支沟纵横全境,为全市引黄、灌溉、排涝、抗旱提供了基础保障,为农业丰产丰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由于乐陵地处李家岸灌区引黄末端和华北平原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地表水以调蓄提水灌溉为主,地下水资源匮乏,历史上就是严重缺水地区;加之乐陵历史上水利欠账多,境内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蓄水工程少,末端支渠淤积严重,“涝季先涝、旱季先旱”的特征非常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建设需水量越来越多,并对水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水已经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乐陵市把水利设施建设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改善水环境已成为全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1 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现状

乐陵属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般春季干燥,多风少雨;夏季湿热,雨水集中;秋季旱涝不均;冬季严寒,雨雪稀少。根据1930—1936年,1951—2000年共54年降雨实测资料分析计算,乐陵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60.9 mm,占全省平均雨量705 mm的80%,比德州市平均雨量少37.5 mm。年降雨量最大值发生在1964年,雨量1 163.9 mm,最小值发生在1965年,雨量为274.7 mm。汛期(6—9月)降雨量为443 mm,占全年降雨量的79%;春季(3—5月)降雨量只有67mm,占全年降雨量的12%;秋冬季(10—2月)降雨量为50.9 mm,占全年降雨量的9%。年降雨量偏小,年际年内分配不均,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不利影响。多年平均为1 376.7 mm(按E601计算),3—5月占全年总蒸发量的33%,6—9月份占46%,10至次年2月份占21%,干旱年蒸发量大,湿润年则较小。

乐陵多年平均径流深49.5 mm,径流量5 802.2万m3。人均径流量88.8m3/a,占全省人均径流量383m3/a的23%,相当于全国人均径流量2 709 m3/a的3.3%。由于受降水变化直接影响,径流量变化很不均匀。

1.2 水利工程现状

1)水库。杨安镇水库总库容1 880万m3,设计蓄水位16.65 m,死库容220万m3。年入库水量3 409万m3,年出库水量为3 031万m3,年损失水量为378万m3,为乐陵饮水安全水源工程。

2)河系。有马颊河、漳卫新河、德惠新河等。其中马颊河经流乐陵市段长43 km,控制乐陵流域面积833.81 km2,境内有孟家和大桥拦河闸2座,设计蓄水量1 255万m3;漳卫新河控制全市流域面积203.63 km2。该河为乐陵与河北省的界河,主要为排涝与行洪河道;德惠新河境内段长35.12 km,控制乐陵市流域面积134.56 km2,该河上有节制闸一座,设计蓄水量为265万m3。

3)支流。乐陵市5条干沟,其中流域面积在200km2以上的有跃丰河、跃马河、前进沟3条,有支沟50条,其中30 km2以上的有28条。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引排水困难,蓄水量小。目前乐陵仅有杨安镇中型水库1座,3条大河中只有马颊河近期清淤了部分河段,3座节制闸蓄水能力低;现有干沟淤积严重,近几年乐陵抓住上级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德州水网建设之机,清淤治理了跃丰河、前进沟等干支沟20多条,但是仍有1/2的河道尚未治理。

原有干支沟与河流交叉处有的无交叉控制建筑物,现存的交叉建筑物大部分为上世纪60年代建设,老化失修失去原有作用。

2)水资源开采不合理,水质污染严重,水环境差。至2008年乐陵没有骨干水源工程建成投入使用,而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大中小企业发展数量增多,需水量与日俱增。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依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使得地下水位越降越深,漏斗区面积越扩越大。从而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加深、含水层疏干、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马颊河、德惠新河等流经乐陵,上游工业废水的排放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增多,绝大部分直接排入河道,经灌溉进入农田,对农作物生产、产品质量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同时,污水对地下水质造成破坏,附近浅层地下水几乎都被污染,有的地方中层地下水也已检出有害物质。

3)水管体制有待健全,量水设施有待完善,节水程度低。

2 措施及对策

随着乐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人口的不断增加,其用水量逐年增长。乐陵市乐南灌区有1座调蓄工程,乐北基本无调蓄工程。乐陵市保证率50%时现状年、2020年、2030年分别缺水11099.6 万 m3、7 475.85 万 m3、4 273.92 万 m3, 缺水率分别为31.16%、21.68%、13.27%;保证率75%时现状年、2020年、2030年分别缺水14063.3 万 m3、10453.8 万m3、7 263.05万 m3, 缺水率分别为 38.06%、29.21%、21.73%;保证率95%时现状年、2020年、2030年分别缺水 14 659.3 万 m3、10 981.8 万 m3、7 791.05 万 m3,缺水率分别为39.60%、30.68%、23.32%。根据乐陵市水资源供需情况,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解决水资源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是一项十分迫切战略措施。

2.1 以发展为主题,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依托现代化水网建设,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以流域区域为单元,以河道渠系为输水载体,以水库湖泊为调蓄中枢,构筑互联互通、相互调节、相互补充的水网。以“三河五干五十条沟”为主要框架进行综合治理,兴建乐北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工程丁坞水库,和工业用水的红云水库,重点围绕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系生态、信息化、能力和水文化建设等6个方面,构建适应乐陵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库河相联、蓄排结合、丰枯相济、余缺互补、城乡一体、统筹调度、管理科学”的现代水网体系,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威胁和水生态退化三大问题。

2)依托 “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大力进行节水配套技术推广,合理确定灌水定额,科学选择配水方式,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灌区配套和更新改造,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达到水畅其流、水尽其用。

3)依托水利现代化建设和水费调节杠杆,建设节水型社会。在工业上,要继续大抓节水技术改造,降低万元产值耗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快污水资源化的建设步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轻河道污染程度,提高净化水的回用率,鼓励和吸引用户使用净化水。构筑节水治污为先的水资源不断循环更新自我增值的可持续利用的良性循环和运行体系。

2.2 以水权为核心,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水的所有权、分配权、使用权、受益权,以及水工程的产权等,需要通过深化水利改革进一步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通过水权的确定、水价机制的形成,才能逐步建立有条件的水市场经济体系。乐陵初步探索了以区域为单元的建管体制,旨在强化公益服务属性,弱化行政和经营属性,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节水治污”优先原则,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

2.3 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规及其政策体系

1)建立“三个体系”:一是建立比较科学、结构完整、内容协调的水法规体系;二是建立关系协调的水管理工作体系;三是建立机制健全、运行有力的执法、监督、检查组织体系,并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水。2)依法强化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化、统一凋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增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质水量,充分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利执法主体作用,使水资源的管理尽快转向规范化和制度化。3)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人水和谐共处、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企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原则,大力推进水利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规及其政策保障体系。

猜你喜欢

乐陵市新河降雨量
山东乐陵市:“三水共治”促水环境改善
降雨量与面积的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土地流转的思考
孙建功带队赴乐陵市对接基层联系点
Dark Energy Phenomenon from Backreaction Effect
河北新河:造血式产业扶贫拔穷根
A Pressure Parametric Dark Energy Model∗
洞庭湖区降雨特性分析
罗甸县各乡镇实测降雨量分析及应用研究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