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养老社区建筑空间设计

2012-08-15

山西建筑 2012年20期
关键词:场所养老老年人

朱 莹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125)

根据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分别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和1.9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不仅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正逐步加快。

随着“4-2-1”家庭结构模式越来越普遍,以及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子女与父母异地生活的局面,老年人需要独自应对老年生活的状况将会越来越多,随着消费观念与居住观念的改变,他们对于专业养老机构的依赖也随之加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的目前我国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意味着仅有1.16%的老年人能入住养老机构。由此可见,未来养老机构市场需求巨大,而养老社区因其综合性、完善性的特点能给老年人带来更舒适更丰富更有安全感的生活。

1 养老社区

养老社区是指综合了居住功能、餐饮功能、医疗康复功能、娱乐活动功能、学习功能并拥有良好室外环境的养老场所。它相比较传统的养老院或老年公寓,功能更加齐全,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均能有效的得到满足,针对性的配套设施也更加丰富完善,它将能适应更大年龄范围及更多类型身体状况的老年人生活,因此,在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养老社区的发展建设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针对养老社区的丰富的功能要求以及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我们对与之相适应的建筑空间要求做了分析。

2 养老社区的内部功能空间

2.1 居住空间

1)居住空间是养老社区中最基本的功能要求之一,也是提出私密性要求最高的地方。

2)居住空间的形式可以尽量多样化,无论是一居室、两居室还是单人间、多人间都应进行一定比例的设计,以满足各种老年人生活要求的需要。

3)居住空间在整体布局上应保证其位置和分区的安静、室外环境的优美,良好的通风与采光条件;同时,居住空间内部应尽可能多的提供公共交流区域,对于不便经常外出的老人创造视觉、听觉、感觉上的舒适以及沟通的便捷。

2.2 服务空间

1)服务空间包括餐厅、洗衣房、公共浴室、理发厅等提供生活基础服务的功能房间。

2)这些空间应尽量设置在底层或二层方便到达的地方,并可通过连廊等手段与其他区域连接起来。

3)餐厅因其聚集性和时段性,除了提供进餐的场所,还可以作为老年人们交流的场所来对待,非就餐时间可作为聊天、饮茶等休闲活动的场所,同时应考虑卫生间、洗手池的布置。

2.3 娱乐活动空间

1)娱乐活动空间作为老年人最主要的日常活动区域,可以设立在养老社区较中心的区域,方便从其他各功能空间的到达。

2)各种室内娱乐活动空间应考虑尽量集中设置,并尽量与室外的活动空间互相联系。同时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半私密性的区域,给老人们提供一些可以随时进行休息、交流的场所。

3)根据娱乐活动内容,各个娱乐空间也应有动静分区。

2.4 学习空间

1)研究表明,身体基本健康的老年人对学习接触新事物依然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同时学习也能帮助老年人打发空闲的时间,丰富生活内容,从而带来更加积极阳光的生活心态,因此,学习空间对于养老社区是必要的。

2)学习空间相对于一般的娱乐活动空间,它对环境要求更高,因为它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或自学空间,也需要针对性的配套空间,比如书画、图书阅览需要安静的环境空间,而舞蹈、乐器则需要开放自由的环境空间,因此,各种空间之间也需要合理的分隔和联系,实现动静分区,互不干扰。

2.5 医疗康复空间

1)医疗康复空间对于一个完善的养老社区是必不可少的功能。因为老年人一定会面临着生理机能的衰退以及各种疾病的侵扰,医疗设施保障老人在突然患病或出现意外状况时能得到更方便及时和合理的救治;而康复设施使老人能得到更科学的锻炼及病后休养条件。

2)因为老人心理的变化,他们对生病的恐惧感会大于常人,因此,医疗康复空间与主要的居住、活动空间应有分离,但同时也要保证通达的便捷性。

3)医疗康复空间的内部则需要明亮温暖,给老年人创造出更适宜治疗康复的心理环境。

2.6 公共空间

2.6.1 门厅

1)入口门厅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既有进出的人流组织,也有接待、交流、等候、问询的功能需要,因此,门厅设计应注重人情味和无障碍的结合,各功能流线的清晰,并保证视线的通透和不受遮挡,为老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交流环境。

2)门厅应考虑将工作人员出入与老人及家属出入加以区分,尽量避免外来人流穿越工作区。

2.6.2 走廊

1)对于老年人来说,走廊既是必经之路,也是随时停留之处。因此走廊空间既担负了交通联系功能,也是一个方便的交流场所。

2)走廊应尽量加宽设计,同时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座位、植物,并做一些墙面顶面的装饰。既增加了亲和性,也增加了趣味性。

2.7 管理空间

养老社区因为功能繁多,需要的管理和后勤人员也相对较多,他们的办公场所及休息场所应单独设置,与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及活动的区域形成适当的分隔,并设置相对独立的出入口,以避免交通流线的交叉干扰。

3 养老社区的室外环境空间

养老社区应该向老人提供多种室外活动空间和活动,让老年人更多的接触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对他们的身体、心情都有好的帮助。

室外环境空间首先要考虑步行空间的设计,因为步行空间既是穿插渗透在养老社区中的各个空间的纽带,也是老年人散步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它的规划设计应将建筑、活动场地、健身场地、绿地空间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步行空间应根据老年人步行活动的特点,以安全易达为原则,合理组织步行线路;同时,考虑到老年人的爱好习惯、文化水平以及身体条件等差异因素,应综合考虑设置适合不同层次老人需要的步行空间,如适合慢走或适合轮椅等等。

其次,室外环境空间应考虑景观的设计,景观环境根据步道、环境设施、广场、铺地的位置,可以合理的布置。多视点的景观环境能为老年人提供多角度的欣赏空间。景观位置设计上,既要考虑在室外活动时的视觉感受,也要考虑行动不便的老人从室内向外观看到的景观感受。在植物选择上,应多考虑种树,并选择无飞絮、无刺激性的树种,亦可选择多种色叶植物、丰富植物种类,既在视觉上形成更鲜明的感受,也能够创造四季不同的景观。

此外,室外空间也可以考虑一定的休憩、聊天以及锻炼的场所,比如带靠背的座椅,小亭,适宜老年人身体运动的健身器材等等。

4 养老社区的空间组织

一个完善的养老社区需要充分考虑以上各个功能空间,进行合理的组织与设计。

空间组织上首先要考虑到动静分区,私密性与开放性分区。老年人因为生理机能的下降以及心理的变化,对空间的感知能力会降低,但敏感性却会增强,因此,他们需要更加明确的标识来辨认各个空间,同时也非常强调私人空间的隐私性和安全感。这些都需要合理的建筑手段来实现。

养老社区本身具备的功能空间多,除了明确的分区,还需要合理的组织布置,既让他们有各自的独立性,方便管理;又要具备便捷的通达性,方便使用。在具体设计中,可以考虑组团的布置方式,同时通过连廊、过厅以及一些公共空间将各部分连接,降低距离以及天气对使用的影响。

5 结语

在这个老龄化进程越来越快速的时代,我们需要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适宜的养老场所。政府大力提倡老人的“五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我们希望这些在养老社区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更合理的进行养老社区的空间设计将会为营造更好的养老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给老年人创造一个可以终生依存的良好的晚年生活环境。

[1]胡仁禄,马 光.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2]陈慧宇.城市养老院建筑及环境设计探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3]徐立楹.养老院建筑及环境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4]董世永,程良川.浅析休养型老年社区发展[J].重庆建筑,2008(6):96-97.

[5]常 华.养老地产,蓄势待发[J].科技智囊,2011(8):63-65.

猜你喜欢

场所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