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新模式探索
2012-08-15兰晓玲
兰晓玲
1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特点
建筑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与其他专业课存在明显的区别,具有如下特点[1]:
1)实践性。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各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是工程施工实践的总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综合性。课程涉及到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等许多学科和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学好这门课,必须学好前期基础课程。
3)独立性。施工技术包含的土方工程、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结构吊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章节的内容都只介绍本工种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各章节之间几乎没有联系,相互独立。
4)技术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施工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工程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不断涌现,国家、地方的标准、规范等也在不断修改。
2 教学中现存的普遍问题
1)普遍存在轻视建筑施工技术课的现象。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长期以来,建筑施工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体系一直以结构设计类课程教学为主线,学时一砍再砍,有的仅有45学时(含施工技术和组织)[2],由此导致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的学习也不够重视,普遍重视结构设计类课程,使该课程的教学处于尴尬局面。
2)学生不知应该如何去学。建筑施工技术介绍的主要内容是施工工艺等实际操作过程,是很具体、很零碎的内容,这区别于以前的那些具有较强理论性和逻辑性的课程,学生们觉得好多内容都应该记,但又记不住,有种抓不住重点,不知该如何去学的感觉。学习完后往往感觉似懂非懂,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
3)课程要求与现实存在差距。由于建筑施工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独立性等特点,因此,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否则教学只能照本宣科,教学质量很不理想;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知识,而这些恰恰是学生的弱点。目前,这两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的工程经验,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施工缺乏感性认识,脑海中没有施工过程和施工机械的一些实践知识积累,缺乏综合分析能力,所以上课感到枯燥、乏味,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实习效果差。大部分学校实习时间一般是两周左右,而土木工程施工周期较长,这段时间在工地实习学生只能接触施工过程中的一部分,如基础施工或主体施工等,并不能完整了解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形成不了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另外,施工单位往往出于安全和其他方面的考虑,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去实习,即使联系到一些实习单位,也由于学生人数太多,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带队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保证面面俱到,绝大部分的学生听不清楚老师的讲解,实习效果也不太理想[3];一些学生劳动观念、吃苦耐劳和组织纪律有所下降,不愿深入生产第一线;施工企业的职工也把学生当客人、不安排学生参与实质性的生产劳动,容易使实习流于形式,这些问题使得实习的效果不能保证。
5)教材内容滞后于实践。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出现,再加上教科书本身的编写就滞后于工程实践,因此教科书中的部分内容就显得有些陈旧,使教学不能与工程实际同步。
3 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尝试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思考,进行了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改革:
1)使学生充分重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第一次上课时就要让学生认识到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投身到施工企业去工作这么一个现实,让学生从内心充分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2)把校外一些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请到课堂上来,现身说法,讲授工程实践中碰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法。这对学生们的吸引力和启发很大,学生们对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很感兴趣,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认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巩固学习效果。
3)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特点的需要。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介绍的大都是很具体的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等,这些东西不好记,原有的考试模式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学生们为了应付考试得费很大精力去死记硬背,却不见得能真正理解课程内容。考试的导向性很强,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不改革,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教学改革的成效。近年来,我校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成绩考核与考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首先,在考试内容上减少以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对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特别是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我们在卷面上主要是出一些灵活性大、知识面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的题目。例如结合实际制定施工方法,注重考查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考试,学生思维活跃,更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使考试真正成为进一步深化学习的重要教学环节,不再被学生视为沉重的负担。其次,在考核方式、方法上,不是只考学生的记忆力,而是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我们改革了单一的闭卷笔试的方法,分别采用了开卷笔试、课程论文、课堂提问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符合课程内容特点的考试方法。不仅减少了学生作弊现象的发生,还起到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4)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对于建筑施工技术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为加强实习教学质量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a.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延长实习周数,将学校安排的两周的实习时间与暑假结合起来。b.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人数众多、施工单位考虑到安全及怕受到影响等因素,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学校可以与建筑公司建立互利互惠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为施工单位培训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单位接受学生和教师到现场实习,并指定专人负责指导,通过这种合作模式来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如我校与铁三局等单位签订协议,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c.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工地。学生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到有关的企业联系实习工地。这样把学生分散开,既可以缓解实习基地紧张的压力,又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a.《建筑施工技术》有很强的工程背景,课程中存在大量的施工工艺过程和技术构造,而且一些施工工艺和技术构造平时难以见到,学生很难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某些结构、某些施工技术、工艺,采用现代化手段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例如可采用多媒体、动画制作技术来阐述复杂的施工工艺,它可使很难表达复杂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形象、生动、立体、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可以加深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最直接、最生动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这类施工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大大改善教学效果。还可以把一些不易获得的典型工程录制成教学录像片或制作成VCD光盘来辅助教学[4],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b.重视实例教学。实例教学是课堂上模拟实践的教学活动,通过实例教学,使学生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实习中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从而保证教学质量。c.建筑施工技术实践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参观、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可采用实地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自目睹某些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如基坑开挖、钢筋的连接与绑扎、混凝土浇筑与振捣、预应力施工等;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到施工工地进行实践学习。学生通过现场观摩,激发了运用知识的兴趣,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6)教学内容的改革。由于教材内容大都具有滞后性,在授课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为了与工程实际同步,大胆舍弃过时的、不实用的旧知识,增加补充新的、实用性强的有关知识,给教材注入新内容,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
4 结语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长期不懈的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并不断总结积累经验,逐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改革成效,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1]仲景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及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2,43(2):59-60.
[2]廖奇云.高等院校建筑施工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0,33(1):28-29.
[3]周兆银,张长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00-102.
[4]叶作楷,潘 泓.土木工程专业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0,37(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