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培养中的导师制研究——从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视角
2012-08-15陈国平汪小飞于丰园
陈国平,汪小飞,于丰园,
(1.黄山学院 教务处,安徽 黄山245041;2.黄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知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和普遍趋势,在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四大职能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聚焦于服务社会,为生产、服务和管理提供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规模在快速扩张,其教学机制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的改变,才能够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培养中的现状分析
对当前应用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出现专业技能与应用素养缺失的问题。
(一)应用型专业本科生专业技能与应用素养的缺失
知识分类不断细化,知识概念的扩大使得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比单纯的接受、积累和存储知识更为重要。从这点出发,可以发现应用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出现了两个问题,即体现为专业技能与应用素养缺失。例如多数学生毕业后,仍然不能掌握与自身行业相关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上最缺乏的能力是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毕业生自感就业能力较弱,而用人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1]再有大学生“回炉”现象,即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从学校毕业后,才发现自身并不能适应企业生产的需要,或者不能体现出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实践能力时,而不得不回炉。[2]这些案例说明现在应用型专业本科生的问题在于专业技能与应用素养的缺失。
(二)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培养专业技能与应用素养缺失的原因
当前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培养中出现上述问题,其原因还要从学校、学生、教师、知识等方面寻找。
1.学校
部分应用型大学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方案设计上过于强调引进或者模仿而忽视了自身应用型的特点,要么沿用学术型、研究型和综合性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这种模式是“重学轻术”、“重研究轻技能”,重视学术型、理论型人才,轻视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或者仅停留在原来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重技术轻学术”,这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培养却忽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素养的培养。
2.学生
专业技能与应用素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因即自身学习,二是外因即教学机制与资源等方面。
原因一在于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本身就需要经历两个不同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在这两个不同阶段存在一个转型过程。在这个转型期间,学生自身的学习会出现无目的、无方法等问题,如学分制和选课制的推行,让习惯于传统的班级组织和集体生活方式的学生备感吃力,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个别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让部分学生束手无策。
原因二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机制上的改革与创新动力不足,教学模式的突破不多,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方式还主要以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本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经验,在实验和实训中也较多地表现为采用验证性的方式而非开放性的。在实践教学中表现为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实验设备落后,实验场所缺乏,教学实验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这些不足都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来弥补。
3.教师
教师应用素养的缺失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缺失理解的旨趣,即缺失研究与理解学科专业的纯理论知识,不具备对知识批判性的评价;第二是缺乏解释的旨趣,即不具备归纳、存储和快速提取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在实践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不能合理地对科学知识进行解释,从而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第三是无应用的旨趣,即不具备选择应用的能力,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应用的能力,不能将以上理解、解释科学知识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社会实践、生产、生活的应用能力。
4.知识
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在学校需要习得默会知识,掌握默会知识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教师的示范和样本式的手把手的传递;二是学生亦步亦趋的模仿,用心地体悟及身临其境地历练,两者缺一不可。故默会知识的传递在于师生之间的个体性接触,在不断地接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内心的揣摩、联想、体会、移情等,获得专业技艺、鉴别力等默会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两个关键因素都没有受到重视。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本科生导师制自牛津大学开始实施之后,在哈佛学院以及在世界各地大学都广泛开展起来,获得一种公认的良好声誉,其内涵就是个别教学与师徒制。
(一)一种针对个性的个别教学模式
《教育大辞典》界定的导师制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3]19换句话说,本科生导师制只是大学课程活动的一种补充。哈佛委员会在1945年就指出“个别教学和指导的制度,即导师制。在哈佛导师制从来不是任何领域中唯一被采用的教学方式。需要补充一点的就是,即使在那些已经十分强调导师制的系里,它仍然只是作为发展得很完善的课程制的一种辅助。”[4]182从这个角度上说,导师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作用有限。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本科生导师制只是一种个别的教学模式。
(二)关注学生应用素养与默会知识的现代师徒制
应用型专业本科生专题制就是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素养与默会知识的习得,从这个意义上说,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也就是一种现代师徒制。师徒制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传授专业技能与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素养,始终注重言传身教,且以身教为主、言传为辅的制度,在传递给学生专业理念过程中特别是默会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导师制过程中,学徒从师傅那里学到的,主要不是具体的专业知识,而是关于某个具体的专业问题在实践活动的不明显、不确定的知识范畴。导师之所以为导师,是因为他示范性地呈现出专业领域内的卓越标准,展示了专业的品质,对现实而又重大的专业领域内的问题能够给出极为出色且优美的解决方案或行动,即对自身的专业领域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学徒之所以为学徒,就是要获得导师的衣钵,在学徒的社会化过程中,学徒获得的是包括应用素养在内的那些属于默会知识范围内的东西。
三、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培养中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
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的必要性,要从价值角度去分析,即导师制的实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是否有必要。因此从学校、学生、教师三个角度来分析导师制能否满足其主体需要,当然重点还是分析学生在导师制实施中的满足程度。
(一)学校
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把应用型本科生培养为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应用素养与素质教育、专业素养与能力提高是并行的,学生就是在能够掌握某一专业的学科基本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具备在技术应用中的创新能力。前面论述当前应用型本科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不符合人才市场的规格与要求,即从学生专业技能与应用素养的角度上看,学校的培养至少说是不完全合格的。因此学校就急需一种教学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导师制的实施正好可以做到。
(二)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上看导师制是否具有价值,就看导师制能够给予学生什么。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导师制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提高、专业技能的增强、应用素养的加强及默会知识的习得等需要。
1.学生学习意识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各种课程、教学模式等改革,通过导师制可以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的教学改革,实际上导师制本身也就是一种教学改革。例如在学分制与选课制的教学改革中,因为其目的是最终实现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因此学生要能够理解为什么选、怎样选、选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导师制的实施,导师可以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进行全程规划与指导,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状况共同选择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学习方案,如如何选择专业、必修课程、辅修课程、社会实践等。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学习情境中,师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解释与应用,产生不同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最终促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习内容也产生变革与创新。
2.专业技能增强
导师指导学生进行某一项实践环节,或者就某个具体的专业实践问题进行对话与交流,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知识和经验,交流双方的情感、观念与体念,在实践过程中,师生双方进行交流、启发、沟通、互补等,可以达到知识、经验、实践的共识、共享,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3.应用素养加强
应用素养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这个时代每个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5]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素养。具备应用素养的人是指那些不仅懂得如何理解、解释理论,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的人,而且能够把所掌握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潜移默化让学生了解学科和专业的学习内容、实践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条件允许下,适当安排一些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某一实践环节,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接受系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严格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普遍的技术应用转化能力以及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默会知识习得
具有专业实践背景的本科生导师是默会知识的重要载体,在实施应用型本科生导师制下,导师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给学生呈现出知识建构的过程,通过默会知识的有效流通,形成师生间的知识共享,让学生在具体专业背景下的学习体验中形成默会知识,更加主动地建构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也相应地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三)教师
导师制能够给教师带来什么,这也是在实施导师制时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简单地说,导师制可以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即增强教师自身的应用素养,这是因为“学校既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6]或者说学校开展的任何一种教学活动或者实施某种教学模式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从社会的发展角度分析,当今已为学习型社会,在学习型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发展,教师当然也不例外。
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够从中获得满足自身需要的发展途径,这就要求参与导师制实施的所有人员能够清晰地认识这一点。只有认识到导师制的实施能够给自身的发展带来利益时,他们才能完全投入进去,否则只能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表现出服从、等待被接受等特点。当然,被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处于被发展的状态,对于整个教育领域的发展来说就是滞后的。从前面的论述可以明确地认识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应用素养,提高应用素养的前提是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导师制的过程中,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自身也是一个成长过程,这也符合教学相长原则。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的可行性
基于上述教育学的认识,实施导师制的路径应该从目标的制定、组织与实施、评价等出发,同时还要能够解决师资缺乏等问题。
(一)确定目标
确立导师制的目标,在导师制的实施中就学校、导师、学生能够做什么应给出明确的方向,更新教师与学生理念,使他们明白导师制的目的就是让导师与学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能够理解、解释与掌握相关专业的应用素养。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养成追求创新和技术运用的一般品质。清晰的目标来源于理念的更新,任何一项改革或者创新,关键在于理念,因为外在的形式是容易照搬的,而内在的理念却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实施导师制的首要任务是把清晰的目标呈现给教师与学生,这就需要开展学习导师制理论的活动,形成一批具备“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理念”的教师队伍,能够根据“提高应用素养”的目标去指导学生;形成一批具备“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理念”的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导师制的优势,从自身的角度接受导师制,领会本科生导师制的精神实质,最终通过实施导师制使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创新能力与应用素养。
(二)多元组织形式
目标一经确定,那么组织导师制的内容就主要落在教师身上,同时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根据目标的阐述将可操作性的内容如何有效地组织实施,是影响导师制成功与否的关键。组织导师制的形式是多元的,可以通过设立专业辅导员、专业导师等以辅导、讨论、动手等多种形式来策划具体教学内容。例如“专业辅导员”是导师制中一种新的形式,因为当学生在面临某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问题时,辅导员的辅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的专业应该尽可能与学生的专业一致或相近,这样辅导员能够随时给予学生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应用素养。
(三)建构知识共享平台
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师生间的知识流通,实现知识共享。基于应用型高校已有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建设基于网络平台的导师制模式,从而克服师资资源、时间、场所资源配置等问题。应用型高校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教学等资源如何合理、有效配置,例如导师制的实施需要时间,反映出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集体授课学时与导师制实施时间的冲突。解决办法是尽量压缩集体授课学时,释放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与导师都有可支配的时间;同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如QQ、博客、云计算等,建设导师与学生、导师与导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平台,可以合理配置学校的物质资源、时空资源、师资等。
(四)合理评价、反馈
导师制对教师、学生、学校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能够更好地实施导师制,对导师制客观、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一条重要的路径。如何做出可行性的评价去引导和控制导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就成为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导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是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从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初步考虑建立一个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对导师进行考核,评价主体由学校管理人员、同行专家、校外相关人员、学生、督导组等组成。根据考核结果,指出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具有主体的多元性、导学形式的灵活性、导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工作效果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对导师制工作评价也就需要做到“平等、公正、合理、有效”等,以全面考察导师的教育质量为基本内容,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做到全方位、多视角地考察导师的实际工作情况,使导师制规范化、系统化。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档案袋评价方式,对导师的指导尽量形成材料,装进档案袋,最终根据档案袋中的资料,可以对学生及导师有一个客观的、合理的定性评价。
五、小结与展望
无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导师制实施的结果如何,有一种情况是无法改变的,即在应用型本科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仍然是也将一直是基本的教学方法。应用型本科生导师制只是一种极具目的性、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它只能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本科生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某一类具有共同特性的问题——专业技能与应用素养缺乏,而非是那种“包治百病”的“万能药方”。从逻辑的角度上说,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科生导师制仅仅是一种必要的可行性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1]崔晓文,冷荣芝.北京电大广告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2]尹茹.大学生“回炉”学技能,理性和现实的较量[EB/OL].http://life.hf365.com/system/2011/07/26/011029024_01.shtml,2011-07-26.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4](美)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于丰园.论应用学术及其三要素[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0(4).
[6]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