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住宅楼楼板裂缝检测及分析
2012-08-15丘晋文
丘晋文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楼为一栋2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物,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该楼楼板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30。该楼在17层楼板②轴~④轴/Ⓐ轴~Ⓑ轴区域处出现了贯穿裂缝,为了解该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裂缝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对该17层楼板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判断裂缝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
2 现场检测
2.1 裂缝检查
通过对该楼17层楼板②轴~④轴/Ⓐ轴~Ⓑ轴区域处的裂缝情况进行检测,该楼板裂缝主要为不规则裂缝,裂缝宽度介于0.05 mm ~0.08 mm,裂缝长度共约为 3700 mm,主要为贯穿裂缝,该区域框架主次梁未发现有其他裂缝。
2.2 结构布置检查
根据设计图纸现场对该楼的17层楼面梁板结构布置体系情况进行了校核,检查结果表明,该楼17层楼面梁板结构布置体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3 混凝土强度检测
采用钻芯法检测该楼17层楼板②轴~④轴/Ⓐ轴~Ⓑ轴区域处的混凝土强度,该楼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根据检测结果,出现裂缝的楼板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30.4 MPa,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2.4 楼板厚度检测
现场对该楼17层楼板的厚度进行了抽检,楼板设计厚度为130 mm,根据检测结果,出现裂缝的楼板厚度分布范围为125 mm~134 mm,满足设计图纸及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2.5 楼板钢筋配置检测
现场对该楼17层楼板②轴~④轴/Ⓐ轴~Ⓑ轴区域处的钢筋配置进行了抽检,根据检测的结果,出现裂缝的楼板钢筋直径、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均满足设计图纸和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2.6 混凝土原料检验
根据该楼的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报告,用于该楼板混凝土的水泥的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物理性能合格;根据该楼的外加剂检测报告、粉煤灰检验报告、碎石或卵石检验报告、砂物理性能检验报告,所检测项目均符合标准技术要求;根据该楼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该混凝土配合比拌和物理性能满足C30泵送混凝土试配设计技术要求。
2.7 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
采用超声法对该楼17层楼板②轴~④轴/Ⓐ轴~Ⓑ轴区域处混凝土内部缺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出现裂缝的楼板构件内部混凝土质量均匀,无蜂窝、孔洞等缺陷。
2.8 楼板承载力验算
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对该楼17层楼板②轴~④轴/Ⓐ轴~Ⓑ轴区域承载能力进行验算。验算中楼板厚度按实测结果取用,钢筋强度取用:Ⅰ级钢210 N/mm2,Ⅱ级钢300 N/mm2。主要荷载标准值取值如下:恒载:4.0 kN/m2;活载:2.0 kN/m2;根据验算结果,楼板钢筋配置满足承载力要求。
3 裂缝原因分析
该楼出现裂缝的17层楼板②轴~④轴/Ⓐ轴~Ⓑ轴区域结构布置情况符合设计要求,楼板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楼板厚度、钢筋配置满足设计要求,经过验算,楼板钢筋配置满足承载力要求,可排除由于承载力不足引起裂缝的可能;根据相关检验报告,混凝土原料各项检测项目均满足技术要求;楼板构件内部混凝土质量均匀,施工质量良好。
通过分析,推断该楼板裂缝为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即由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从该楼使用状况来看,目前未见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的基本特征,可以排除。由此判定该楼板裂缝主要为混凝土收缩变形裂缝。
这种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变化及收缩引起的,当结构周围的气温及湿度变化时,梁板都要产生变形,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收缩,板的收缩大于肋或梁,必然引起板内拉应力,容易导致开裂,造成贯穿裂缝;也不能排除是施工养护因素影响造成的,因为混凝土在施工中由于养护不良,表面干燥过快,而内部湿度变化小,表面收缩快的混凝土受到收缩慢的内部混凝土约束,在混凝土表面将产生较大的抗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4 结论及处理意见
综合结构检测结果以及裂缝成因分析可以得出该楼板裂缝主要为混凝土收缩变形裂缝,此类裂缝对楼板构件承载力影响不大,对结构耐久性有影响,建议对裂缝采用环氧树脂注浆进行封闭处理。
[1]GB/T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S].
[2]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3]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4]CECS 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S].
[5]JG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