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2-08-15张耀庭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调节情绪

张耀庭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自身的成长,影响大学生的求职能力,进而影响其将来的发展。探索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引导大学生主动创造条件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对大学生的影响

1.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促进大学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对大学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性的强弱表现,也就是大学生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1]。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普遍较差,他们通常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敢面对挑战,不敢正视社会现实,或者逃避现实,把责任统统推给社会,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信息更新速度加快,随之而来的是高速度、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面对这种生活很多大学生不适应。象牙塔下的大学生活与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相比差别巨大,这种巨大的差别会使得大学生们踏入社会时产生适应不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大学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温总理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2]。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策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

1.客观地看待社会信息。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并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社会信息,了解周围的世界。大众传播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很大,电视、网络等都在不停的传播信息,但其中的内容并不都符合现实社会生活。过多的浏览这些虚幻的节目,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很容易会受到影响,产生过于消极悲观或过于理想主义的思想,进而难以融入与接受现实社会。在接受任何信息时,都应该判断其真实程度,判断信息来源是否可靠。要学会辨别真假,区分媒体与现实,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供娱乐的。面对不理想的社会现实,不能感性的去否定或肆意的评价,要客观看待。大学生要努力融入社会生活,去观察、体验、分析各种社会信息,以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客观地评价自身。个体自身是社会适应的主体,大学生能否客观评价自己,会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正确自我认识的途径有很多。首先,可以通过父母亲人、同学老师的反馈信息了解,通过心理测验测查自己的各方面特质,或通过翻阅心理学书籍探索自身特点。其次,客观评价自身的优缺点。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看到自己优点或缺点都是不全面的。再次,分清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可以使大学生看到其中的差距,找到奋斗的目标。大学生还应学会区分不同的社会角色,在不同场合要进行角色的灵活转换,以适应环境对人的不同要求。大学生应注意自己所展现的思想态度与行为方式是否适合当时的环境,如不适合需做及时的调整。

3.激发心理能量。心理能量作为一种心理力量,它能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使人有勇气、有毅力,能够为大学生克服困难带来力量。心理能量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有生命力”、“有活力”。激发心理能量能使人的生活更有活力,它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比如表现为一种兴奋、激动、唤起。在情绪维度上,心理能量的大小是以情绪体验的强度来反应的,情绪体验越强烈所产生的心理能量就越大。心理能量的正常释放,能促使个体更好地适应外部世界,而心理能量的不当释放则会使人产生压抑、焦虑、忧郁的情绪。大学生要学会正确释放心理能量,积极适应社会要求,促进自身发展。

4.掌握交往技巧。人际交往,首先应学会客观地评价他人。客观地评价他人要求不能以偏概全,努力避免光环效应的消极影响。要有人人平等的意识,无论贫富、才学高低,要一视同仁,不戴有色眼镜看人。其次,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倾听,用心倾听代表你尊重别人,人际间的信任往往是从尊重开始的。再次,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打断别人的谈话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往往使对方觉得你不够尊重他,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最后,学会提问,交谈过程中可以问一些对方感兴趣的问题,向对方提问,会让对方觉得你重视他,也会促进人际间的交往。

5.合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新生合理规划大学学习生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根本的载体,是大学生接受职业生涯理念、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初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途径[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很多高校还没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把此课程安排在了大四上,时间安排不合理,也没有引起大学生的重视,没有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真正价值。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方向,从而也能提高他们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

6.提高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调节方式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应该掌握积极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情绪调节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按其成分可以分为认知调节、主观体验调节、行为调节和生理调节。认知调节是指探清个体情绪产生的原因,从自己的认识来调节。个体对自己情绪的解释与评价会影响主观体验,所以通过改变解释与评价就能改变情绪体验,也就是主观情绪体验调节。行为调节就是控制自己的外在表情与行动,不断克服各种困难,使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由于生理与心理互相影响,情绪过程会伴随着一些生理现象,所以反过来通过调节人的生理状态也能起到调节情绪的目的。掌握一套情绪调节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有助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7.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锻炼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参加职业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应引导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构建与未来职业目标相一致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4]。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必然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运用,从而促进知识向能力转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挫折的承受力和行为的自控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8.学会主动寻求学业帮助。主动寻求学业帮助能促进大学生迅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遇到学习困难,能及时寻求帮助是大学生的一种很好的自我调控策略,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表现。大学生可以向师兄、师姐寻找帮助,也可以向老师寻求帮自己。学业求助的关键在于“敢问、勤问”,这样就能够使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适应不良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愉快度过大学生活。在寻求学业帮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且能加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适应力。

[1] 陈昌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证研究——基于大学生和社会人士的对比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7).

[2] 温家宝.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china.com.cn.

[3] 毕伟林,钱威.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97.

[4] 张耀庭,马金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建构[J].职业时空,2010,(5).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调节情绪
方便调节的课桌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
沙漠里的精灵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