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2012-08-15韩淑芹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概论理论课政治

韩淑芹

(黄山学院 思政部,安徽 黄山 24504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韩淑芹

(黄山学院 思政部,安徽 黄山 245041)

“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创新“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拓展课堂内外与网络平台相结合、校际间资源共享等实践教学新视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 “概论”)课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如何高质量地实施“概论”课的教学,使“概论”课真正成为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最有帮助、最有魅力的课程,是需要任课教师认真思考和钻研的问题。实践教学作为“概论”课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广大高校的重视。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研究和探索“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尤其在拓展新视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几代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进入新的世纪,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1]2005年2月1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意义。由此可以看到,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强调以“概论”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

党中央非常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问题,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部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并审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提纲。根据“05方案”的课程设置,在高校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概论”课的学时最多、学分最高,其中本科6个学分中就有2个学分为实践教学,这充分反映了“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

从课程体系来看,“概论”课着重讲授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因此,不断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理论思考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

3.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线。然而,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大多理论性、抽象性较强,课堂教学又多为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灌输理论,不注意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并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则会使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持消极厌学和应付态度也就在所难免了。

实践教学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形式活泼多样,内容贴近实际,为理论教学注入了活力,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锻炼、展示的机会。只有把理论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用所学理论回答学生普遍关心和关注的现实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保证。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对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2]“概论”课程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无一不体现出党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与社会现实的联系非常紧密。通过“概论”课实践教学,大学生不仅在亲身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中认知和体会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加深对国情、乡情的了解,又培养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理解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良好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品质与能力,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内涵

目前,虽然各高校已对“概论”课实践性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参加,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面小、效果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因此,必须对“概论”课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起符合课程目标要求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形式多样的新模式。

1.构建实践教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新模式

以往很多高校统一将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安排在寒暑假时间,由学生自行进行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开学后提交一篇调查报告即可。这种模式不但易流于形式,且对课堂、校内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更缺少根据各门课程内容、性质、开课年级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就是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将“课堂实践”与“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集中组织与学生分散进行相结合,形成思政课教师、校团委学生会、各院系等多部门联动的实践教学机制,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规模,提高思政课育人效果。[3]

2.构建实践教学重点化与普及化相结合的新模式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标,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做到突出重点,又要兼顾普及化的问题。首先,注重发挥骨干学生的示范带动作用,尤其在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受多年养成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初,学生表现并不积极,或怯于在众人面前发言,此时教师有重点地安排几个平时表现积极、思想活跃的学生先带头,就能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及部分学生专业实习场所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考察学习,把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最后,要注重实践教学对象的普及化问题。现在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采用大班授课形式,要提高学生参加教学实践活动的普及率,就必须不断丰富创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和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把它上升到培育四有新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上来。

3.构建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与大学生综合考评相联系的新模式

要改变以往重计划、轻落实和重过程、轻结果的弊端,将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效果与其综合素质考评联系起来。首先,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把实践教学列入“概论”课教学大纲之中,并制订专门的实践教学计划,对实践教学具体要求和学时学分做出明确规定。其次,要做好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工作。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对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效果要给出合理的评价和成绩,并按相应的比例将其纳入学生学年总评成绩之中。最后,要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与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联系起来。改变从中学开始就形成的“以考定终身”的观念,形成对大学生的综合考评体系,将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之中,作为发展学生党员、选拔培养学生干部和各种评优评先活动的重要考核依据。

三、“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新视野

由于“概论”课程本身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紧密性,决定了其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一定要注重将大学生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和相互融合,决定了教师在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时一定要不断创新,勇于拓展新视野。

1.拓展“概论”课专题模块式实践教学新视野

“概论”课程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如何在有限的课时空间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专题模块式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实践教学内容优化的原则,从“概论”课教学任务、内容、特点出发,根据“概论”课教学计划安排,围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线,突破传统的课程编排体系,将“概论”课理论教学内容整合成若干个专题实践教学模块,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重点进行爱国主义及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的运用等几个主要方面的教育。每个专题模块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至少2个实践项目,分别在学生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活动)、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第四课堂(自由活动)中通过具体形式的实践活动开展,按照一定评价体系,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折合成具体分数(一般占20%)计入期终总评成绩之中。

2.拓展课堂内外与网络平台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视野

传统的“概论”课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三种,即课堂实践教学平台、校园实践教学平台和社会实践教学平台。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实际,鼓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深刻理解和掌握“概论”课的理论内涵;而通过亲自参加演讲、竞赛、辩论、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不仅培养锻炼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还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国情、乡情,增强了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决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校园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更容易、更有兴趣与网络进行更为密切的融合,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已日渐成为师生交流和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和“概论”课教师应善于并科学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校园网络、精品课程网站、腾讯QQ、微博等互动平台,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答疑解惑,沟通联络师生感情,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和领域。

3.拓展校际间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新视野

由于“概论”课是全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在本课程教学上,各个学校有很多相同之处,也都有自己好的经验和多年积累的教学资源。因此,打破原有的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实践教学的封闭模式,建立校际间定期经验交流机制、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实践教学活动的开放发展,不仅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还有利于实现校际间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共用,从而促进各个学校实践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A1).

[2]黄琼珍,龙卫明.关于构建《概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3]张淑东,刘艳华.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for“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n Shuq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 cor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is a practical curriculum.Innovating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for this cours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full implement of the educational policy of CPC and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overall quality.Therefore,teachers must innovate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broadening the new vision of using the network platform in and outside class and sharing resource among universi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ractical teaching;mode;innovation

G642.0

A

1672-447X(2012)02-0107-003

2011-09-15

黄山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0JXYJ11);黄山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10JPKC04)

韩淑芹(1968—),黑龙江北安人,黄山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高 焕

猜你喜欢

概论理论课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