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2012-08-15彭文兵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保护区文化遗产旅游

彭文兵

(黄山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彭文兵

(黄山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文化遗产的密集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体育旅游开发的优秀基地。基于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与文化生态保护区要恪守“保护”的矛盾,选择如何合理开发,显得尤为重要,真正实现文化资源生产性方式保护及其价值利用。

文化生态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体育旅游;开发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特定区域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修复与人们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并使之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生。[1]24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文化遗产的密集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国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就提出了要“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目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同意建立,该目标已相继完成 (实际建立了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目前由于这些“文化生态保护区”仍处试验性阶段,因此各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待日后条件成熟时正式命名为“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保护区也因为文化资源的丰富且密集,受到旅游业的青睐,其中包含体育旅游行业。体育旅游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心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2]100-101狭义上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或设施设备为依托,旅游者主动或被动参加体育运动的旅行活动”。[3]4294-4295体育旅游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大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它已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速度较快、富有活力和潜力的行业。我国的旅游资源虽然较丰富,但与旅游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产品缺乏自己的特色,而且现代旅游市场所需的休闲旅游、专项旅游等特色产品和新型产品,却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体育旅游都是一个尚待开发的行业。体育旅游业走文化生态路线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已取得了不少的成功经验,当然也存在一定的败笔。在文化遗产密集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开发体育旅游,难度很大,同时取得的价值也会更高,因此,项目相关研究具有社会意义。

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体育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文化遗产的密集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开发的优选地。而体育旅游恰好将人们的健身活动以积极的方式融入保护区内,将自然、文化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使生态文化更多地包含了人文气息。因此体育旅游业走文化生态路线已是有效开发与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必然需求,也是当今文化生态旅游的热点。

当前我国确立的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每个“文化特区”都各具特色。体育旅游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源,其中的环境资源更是占有重要的内容,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优秀环境正好为其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资源的性质可将其划分为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可针对自然生态资源开发一系列的体育旅游项目,如:水体体育旅游,包括海底探险、冲浪、漂流、摩托艇、温泉保健等;山岳体育旅游,包括登山、攀岩、滑雪、森林探险等;陆地体育旅游,包括健身走、草原赛马、沙漠极限挑战等。针对人文生态资源也可开发一系列的体育旅游项目,如岁时节日民俗体育旅游;日常生活的民间体育旅游;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旅游。

文化生态保护区与体育旅游相结合能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当前资金匮乏是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瓶颈,资金的缺乏使得许多谋划也仅限于纸上谈兵,积极多方面筹措资金也就成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而体育旅游的发展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瑞士洛桑曾对欧洲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体育带来的经济效益仅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2%,对旅游业的贡献则在4%-5%之间。[4]39-40这不难说明体育与旅游的完美结合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1994年以来,中国体育旅游收入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2000年中国体育旅游的收入约占全国旅游收入的1/10。[5]169-170合理的搞好体育旅游开发也就有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可以弥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其结果是既保护了生态文化,又发展了经济,是双赢的结果。

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对文化资源实施保护不仅仅是将文化遗产送进博物馆或展览室的过程,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需要“活态”的保护与传承,有些就要采取生产性方式的保护模式。而在体育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有些就能达到这种保护的目的,如体育旅游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生态资源的优点,关注文化生态的保护,甚至主动去研究和传播这些文化,另外也为培植传承人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种双赢的方式既开发、储备了体育旅游资源,又达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效果。

二、传统的体育旅游开发模式与文化生态保护理念的对垒

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目的是希望在特定区域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修复与人们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并使之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生。

体育旅游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却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它已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速度较快、富有活力和潜力的行业。同时也因为起步比较晚,开发的模式还较为粗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问题,对环境也造成负面影响。如各种汽车拉力赛几乎采用的都是大功率、高耗能、高排污的车辆,这些车辆在比赛时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局部环境的污染;如高尔夫球场的草坪维护,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制品,这些化学制品大部分会进入河流,这也是对水体的破坏;如滑雪场地的辅助设施对土地的影响也很严重,这其中仅土地的硬化,就破坏了原有的植被系统,甚至会导致物种的被迫迁徙或数量的急剧减少等等。不仅以上这些,还有对人文环境的破坏也是不可低估。如有的开发不惜破坏当地的文脉与文化体系,人为的阻断和切割,导致生态失衡;有的开发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不注重当地文化的原真性,随意篡改或活生生打上现代体育元素,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使原有的文化内容有失事物的原真性等等。而这种环境污染和人文环境的破坏恰恰是文化生态保护区抵御的重点,与设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初衷相违背,如抵御不到位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保护意义。

三、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体育旅游开发的策略

文化生态保护区内进行体育旅游开发,不能只盯上文化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盲目开发,首先应先行风险评估,通过了专业论证,确实可以规避风险才规划开发。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再生性,又缺少充分的开发经验借鉴,稍有不慎,将会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其次,虽然通过了论证,但在具体的开发中受利益的驱使和经验的不足,难免会出现执行的偏差,这就需要建立跟踪式的监督机制,一旦出现偏差就要纠正,甚至强令叫停。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得不细心呵护。就算是给项目开发“叫停”,虽有一些眼前的经济损失,但只要拥有资源就还拥有开发的机会,一旦资源消失将失去一切。

再次,体育旅游开发中的营销机制至关重要,其中的宣传是否到位,直接决定着开发的成功与失败。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开发体育旅游项目,不仅仅要做好常规的产业多维度的宣传工作,还要做好保护宣传教育。宣传保护教育的目的既是提高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和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如认识傩文化与迷信的区别等),又是警示游客要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如一些脆弱的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触摸等)。当然这种宣传也不仅仅是起到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同时也达到了宣传文化、宣传产业的功能。

最后,要做好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文化资源的整合并与体育旅游开发对接。“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是其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根本原因,也是可以通过开发转为经济优势的潜在优势所在”。[6]173-174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内进行体育旅游开发,开发的项目要突出文化的本土性和原真性,保证以不损坏文化资源为前提,深挖其文化内涵,巧妙的利用文化资源的优势,合理设置体育旅游项目,使游客在愉悦参与的过程中体味到文化的内涵,真正实现文化资源与体育项目的完美对接。

四、结 语

重视文化生态的保护是社会经历了历史的教训与阵痛的必然结果,进行体育旅游开发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资源,是体育旅游选择开发的大势所趋。但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内进行体育旅游开发需规避矛盾、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共生、共赢的目标,这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践行。

[1]卞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文化遗产,2010(2).

[2]朱小丽.体育旅游市场培育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0(3).

[3]康晓梅,徐虹,杨静怡,等.体育旅游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8).

[4]韩忠培.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3).

[5]王居河,王志斌.体育旅游的影响力及发展前景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0(11).

[6]周飞.体育旅游中的风险防范与管理[J].中国商贸,2010(11).

Research on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co-cultural Reserves

Peng Wenb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Eco-cultural reserves are concentrated areas of cultural heritages,holding rich cultural resources,thus are the ideal bases for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Due t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damages” caused by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protection”adhered to in the eco-cultural reserves,how to develop rationally becomes crucially important in the realization of productive protection and the uti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cultural resources.

eco-cultural protection;eco-cultural reserve;sports tourism;develop

F590.3

A

1672-447X(2012)02-0046-003

2012-02-18

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SK2012B644);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1sk428);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ASS2011225)

彭文兵(1976-),安徽宿松人,黄山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文化与体育产业。

高 焕

猜你喜欢

保护区文化遗产旅游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旅游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涉及各类保护区的项目建设的探讨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