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现状

2012-08-15□文/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15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论改革

□文/徐 艳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无锡)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现状

□文/徐 艳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无锡)

本文主要探究与新课程理念相匹配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突出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力图以评价为着力点加速课堂教学改革步伐。本文的评价标准强调“以学论教”的评价主题,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充分体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重视目标的达成,重视过程的最优化和最终的课堂教学成效。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8日

一、我国课程评价中的主要问题

课程评价研究,在我国大陆开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历时并不长。可以说,课程评价研究,在我国课程研究领域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课程评价问题已成为这轮课程改革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

(一)课程评价的组织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从理论分析来看,课程评价的主体具有多元的特点,课程评价的范畴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整合性,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具体明确中央、地方和学校应有什么样的课程评价职责。有代表指出,课程评价的组织需要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次的评价体系。但是,从实际评价的运作来看,评价主体流于单一,过于强调或应付自上而下的行政意义上的评价(包括外部专家受行政部门委托进行的评价)。而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却存在缺失的问题。

(二)课程评价理论与课程评价实践之间的矛盾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众所周知,科学的课程评价理论是来自客观现实的课程改革与评价实践活动,并对课程改革与评价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的。目前,课程理论工作者在课程评价研究领域业已取得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有些理论对课程改革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并不是说课程评价的理论研究已经健全成熟了。在我国,课程评价的“实有功能”与“应有功能”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这说明课程评价理论研究对课程改革的实践层面上的问题关注得还不够,对一些诸如课程评价机制的健全问题、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的研制问题等缺乏深入的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者在译介和借鉴国外课程评价理论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如脱离本国国情实际的照抄照搬,认为国外的都是先进和创新的,等等。课程评价理论不能转化为指导课程改革与评价实践的依据,评价理论与课程改革实践之间“两张皮”或油与水的现象日益凸显。

(三)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存在不平衡。有代表提出,课程评价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三种偏向:一是课程评价更多地着眼于课程实施及其效果,而对相关的课程决策和课程设计的评估比较薄弱;二是更多地考虑课程的工具价值,而对课程的内在价值有所忽略;三是更多地关注课程评价的监控功能,而对课程评价的反馈功能体现不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现在已逐渐认识并积极解决这种课程评价中的不平衡问题。比如,人们在思想上已逐渐接受关注整体、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等新的课程评价理念。

二、针对存在的不足,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改革传统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一)注重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

1、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广大教师充分发挥评语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性作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2、用一些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过程。我们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个人成长记录袋,其中收集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3、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期未成绩中,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的导向作用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并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

(二)考核不设标准答案

1、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问题的症结渐渐浮出水面。传统的课程考试重理论轻实践、重期末轻平时、重分数轻能力,考试方式单一,评价过程缺少互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院专门成立命题小组,一场突出检验学员知识运用能力的考试模式改革在学院全面展开。

2、考核内容偏重实际应用。题目大多是学员身边随处可见的实际问题,并且不再设置标准答案。“如何当好模拟连骨干”“交通车流量计算”等都成为考试的内容,《高等数学》中一道让学员自己构造不等式、自己证明的题目更让不少学员直言“找到了上课研讨时的感觉”。考试内容综合性、应用性的增加,也让学员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一根头发丝的直径有多粗?请你自主设计一种测量方法。这是最近该校一次课程考核的考题。结果,学员们竟然想出8种不同的测量方案,就连命题教员也连称“没想到”。

3、考试评价引入多元考察模式。改变以往“一试定乾坤”的现象,将考核贯穿到学员的学习全程,课题研究、试验、论文、课堂研讨、作业等都成为考核的重要环节。在全部24门课程考试中,日常教学环节所占的分数比重超过40%。

4、建立考核反馈互动机制。他们实行网上阅卷、试卷分析、考试研究制度,分别对教员授课质量、学员学习效果进行诊断,将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员和学员。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不断促进考核模式的改进与完善。

(三)以发展为核心,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1、动机心理学和人本管理理论认为,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包括个人发展、个人激励和自我实现的价值,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持久动力。当学生的需要与兴趣被尊重,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激发起学习与发展的动机。

2、作为课堂学习者,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学生个体最主要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评价,在集体的目标范围之内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发挥自己的潜能,掌握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前途,决定和实现自己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自我创造和提高。因此,当前的教学评价改革应“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个人价值、生存价值和学业发展价值,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自信和不断前进的动力,获得资助,从而提高学业水平,得到适当的发展。

3、教师应以人性化的态度对待学生,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需要、选择、人格等,和学生对话、沟通,相互理解和协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发挥主体积极性,主动参与评价过程;更多地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体验自身价值的机会,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最好的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工具,而不只是评等、分类的工具。

总之,以评价为动因着力加速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应该说,目前关于新课程观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而我们要着手做的就是尝试着拿出一套比较适合我们课堂教学现实情况的新的评价体系。

G63

A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论改革
坚持理论创新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