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及启示
2012-08-15乐学玲
乐学玲
(东莞理工学院 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523400)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英语专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它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衡量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具有学术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应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写作。笔者通过近几年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答辩发现,尽管英语教学在不断加大改革和投入,指导教师认真负责,经验越来越丰富,但本科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却不见提升,毕业论文中常见的主要问题依然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认清这些问题将会给英语专业课教学带来重要启示。
一、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的主要问题
1.语言表达的问题。语言表达的问题是论文写作中的突出问题。从狭义上看,体现在用词不准、搭配不当、句型结构不规范等方面;从广义上看,体现在句子间无关联,段落间无衔接,章节间无呼应乃至标点符号使用杂乱等方面。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薄弱,缺乏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包括词汇、语法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缺乏充分的或有效的写作训练。学生英语表达能力较低是写好毕业论文的一大障碍,也是产生抄袭动机的一大根源。由此看来,加强书面表达能力是英语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个严峻问题。
2.文献引用的问题。参考文献是学位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标注是否规范,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态度并影响着学位论文的质量。笔者近年来在论文指导实践中发现,总体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能按照学位论文规定的格式进行排列,但是正文中的文献引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标注格式不规范、标注信息不全或根本不标注。我国参考文献的引用方法主要有“数字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外语界主要使用后者[1]。英语专业一般提倡在正文中用“夹住”标明引文出处,即在引文的末尾用圆括号标明作者和出版年,有的还要求标出页码,以便在文后所列参考文献条目中查找。无论哪种方式,关键是要求统一、格式规范、信息齐全。根据笔者的观察,有的学生并未按照院系要求采用“夹住”格式,而使用了“数字编码制”(即用阿拉伯数字标在引文末尾的右上角);有的论文虽在正文里用了夹住,但是要么没有年份,要么给的是英文全名或名而不是姓氏,要么在姓氏和年份之间没用逗号,要么没有标明页码;有的论文里则根本就没有任何文献标注。
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文中文献标注的意义和方法。如果不在文中注明引文出处,就不能表明作者真的看过此书,读者也无法判断哪些内容是借鉴别人的哪些是自己的;若是引用别人的而又不注明,就成了剽窃;若文中适当地出现引文标注,不仅不会有抄袭之嫌,反而说明了引用者的研究有一定的权威性,而非一家之言、主观臆断。事实上,无论是正文的夹住还是文后的条目,均体现了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读者的照顾,体现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参考文献,只有格式规范、信息齐全,才能保证所引参考文献的可信度,才能更好地使读者了解该文献的价值、来源和时效性,便于日后查阅。重视参考文献,有助于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从而为他们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3.论文部分章节的写法问题。如果说论文的正文部分是作者可以用来借鉴、引用、铺陈、细述、举例、说理等自由发挥的空间,那么论文的摘要、引言和结语部分则是作者概述、浓缩、言简意赅的技能体现。后者的问题往往较为严重,因为后者需要作者不仅有很强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高屋建瓴、综观全局的能力,而且是作者无处借鉴必须独立完成的部分,因此成为很多论文的薄弱环节,甚至“死穴”。很多论文的主体部分和头尾部分无论在语言风格、语言水平、表达习惯上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有天壤之别。一方面论文主体“太好”反映了学生有“借鉴”过多之嫌,而头尾部分反映的学生的真正实力让人担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平时没有经过严格的写作训练,对摘要、结语等的写法根本无从知晓。
4.缺乏创新。英语专业本科论文绝大多数都缺乏思想深度和创新性。一方面有些老师认为本科论文不用创新,在指导过程中对创新不加以重视;另一方面学生更是不知创新,做论文就是走过场,人云亦云,七拼八凑,抄袭复制,或者像聊天一样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充满个人思想,缺乏论据论证,极端主观化。
5.对毕业论文意义的认识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把论文写作当作一个很好的学习和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而是错误地认为自己毕业后并不专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无需撰写学术论文[2]。所以,他们把做论文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为的是能顺利毕业。结果他们就想方设法地应付任务,有的七拼八凑,论据牵强附会;有的上网下载,再东剪西裁;有的把别人已发表的文章翻译成英文来交差;有的干脆复印其他学校学生已做好的论文,稍作修改为己所用,有的甚至直接花钱雇人代写。而指导教师因种种原因不可能对每一篇论文进行查证,使得一些假冒伪劣作品得以蒙混过关,这从客观上加剧了学生对付毕业论文写作的不良风气,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甚至基础阶段的学生。由此可见,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自然就不会有足够的重视和时间投入,不会有明确的写作计划,更不会有良好的写作态度和论文成品。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上反映出的问题中,这个是最大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二、对英语专业课教学的启示
1.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写毕业论文是语言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论文的质量反映了语言基本功的程度。一方面需要词汇、语法知识和遣词造句的能力,一方面需要篇章结构知识和布局谋篇的能力。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基础阶段加强语言基本功,尽量扩大词汇量,不仅增加词汇的数量,还要熟知常用词汇或表达词汇的用法、搭配;掌握并正确运用各种基本的句法结构,包括学术文章里常用的并列句、复合句等,注意各种语体的适用场合,尤其是在低年级论述文写作和高年级课程论文中加强对正式语体的运用。
2.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属于研究,研究就要创新,因此加强毕业论文写作的创新意识正是体现了论文研究的宗旨。首先,要设立高目标,提出高要求,让学生明白创新的意义,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向目标努力;其次,指导学生将创新体现在论文准备和写作的各个阶段,从选题、命题、开题、计划、收集资料、整理笔记,到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研究对象,到陈述问题、分析探讨、提出方法策略等各方面。指导老师在论文辅导的各个阶段,都应鼓励学生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时刻寻求突破和创新,总可以在某个方面跟别人不一样,而不要简单重复别人的工作[3]。当然,教师还要在论文评估上把创新作为一个重要参数,才能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起着良好的指引作用。总之,无论学生创新的程度多大,结果如何,都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加强读写能力,多写读书报告。基础阶段的英语专业课,尤其是涉及到阅读和写作的课程,可以在要求学生多阅读的同时,鼓励学生用英语写写读书报告、读书心得、摘要或者进行故事改编等。一方面通过写作任务促使学生多读、读好,加强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读后写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加强了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这对高年级完成毕业论文大有裨益,可以在语言和内容上提高论文的质量,尤其有助于写好论文当中需要概述的部分如文献综述、摘要、结语等。其实无论在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将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很有必要,既能通过阅读引导写作,又能通过写作强化阅读,既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习惯,又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和科研水平,而这些都是顺利完成英文学术论文必需的素质和技能。
4.加强论文指导管理。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浓缩,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相关师生和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加强教学和论文指导管理[4]。首先,可以通过宣传、动员、具体指导以及开展其他鼓舞人心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排除他们对长篇论文的恐惧感。其次,要打破常规,寻求创新,体现特色。毕竟,要求每个毕业生全英文写出3500或4000个词以上文理通顺的论文是不容易的。因此,在保证基本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对论文某些方面可做灵活要求。比如,在题材、体裁上是否可以允许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熟悉的但非专业性的话题进行介绍、叙述、评论等,如某种时尚、某种运动、近期出现的某个社会现象、热点话题等。只要能体现论文撰写的大致要求和英语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就应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管理上一定要系统、规范、严格,尤其要实施奖励和惩罚并重原则,大力表扬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作品和作者,评选最具特色作品,如最佳语言表现力、最美论文结构、最规范格式、最具原创性、最具思想性、最有论证力等;另一方面,坚决抵制人情、面子的官场作风,拒绝敷衍了事、七拼八凑、弄虚作假的态度,错必纠,纠必严,建立学术权威,严明学术纪律,从而带动整个学风的建设。
[1]钟伟珍,黄国文.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规范化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5):119.
[2]金晶爱.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7,5(7):20.
[3]颜静兰,倪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规范操作思考[J].外国语言文学,2005(4):263.
[4]欧求忠.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的语言选择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