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卓越计划”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例

2012-10-29杨亚会史旅华张友兵汤德强胡志慧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卓越工程师

杨亚会,史旅华,张友兵,汤德强,胡志慧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 十堰4420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重大改革项目,其“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校外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习基地是高校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阵地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因此,需要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该项目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方式,研究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

一、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

1.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实施“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从“卓越计划”具有的三个特点[1]和“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2]不难发现,其核心是联合行业企业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作为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之一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唯有高校、行业企业共同齐心协力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卓越计划”的特点才能体现,主要目标才能达成。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的需要。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有高校2103所,其中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003所。如何在众多的高校中脱颖而出,办出特色,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高层共同面临的挑战。只有办学特色鲜明、与时俱进地更新办学理念的高校才能受到学生的青睐、社会的认可和培养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卓越人才。通过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不同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仅能很好地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同时,对形成和突出专业特色,增强专业比较优势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

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实现“教师-工程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最佳途径。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逐渐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在学生规模扩大的同时,高校不得不引进大量的中青年教师,而绝大多数中青年教师虽然具备了高学历,但其自身缺乏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采取政策措施鼓励广大中青年教师参与到校外实习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来,并以此为桥梁,让其深入行业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能够快速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加快推进“教师-工程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卓越计划”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规定在企业学习阶段累计1年的时间;校内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工程基础教育任务;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工程职业教育任务[3]。企业学习阶段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校企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卓越的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工程创新能力强,受用人单位和社会青睐的卓越工程人才。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卓越计划”企业学习提供了保障,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1.质量优先原则。在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应注重保证质量,在选取深度参与、全程合作的行业企业时,应充分考虑其是否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否与学校、学科和专业形成优势互补,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实训能否学到真正的实际本领,接触到实际的业务和项目。因此,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不宜盲目地追求数量,应当首先保证建设质量,逐渐建成一批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校外实习基地。

2.互惠互利、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在全程合作企业为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学校应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为企业的基础性研发提供支持。学生在企业进行校外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先进的工程技术和项目研发经验,同时,企业对每位同学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也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在合作企业有人才需求时,学校应优先满足其人才需求,主动选拔、推荐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全程合作企业就业。

3.示范性原则。在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时,既要统筹兼顾,又要重点突出。在实现各学科专业学生校外实习都能安排下去的前提下,重点建设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且有良好企业文化、社会责任感强、社会信誉度和美誉度高的企业全程合作、深度参与的校外实习基地。尽快建成无论是在实习规模、指导实力、管理方式、最终效果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均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校外实习基地。并以此为导向,激励和推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有序、高质量向前发展。

4.开放性原则。在某学科专业建成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对相关学科专业的学生校外实习开放,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享有优质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的机会和权利。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践

自2010年9月开始,学校决定采取边试点边修改完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思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试点,对原专业进行“卓越计划”工程教育改革。并于2011年7月初至9月上旬,实施了由38名学生参与的专业企业工程实训,本次实训为期7周,实训地点在本专业重点全程合作企业之一的武汉东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次实训结束后,经过校企协商,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建立了实训的长效机制。2012年6月,在总结企业深度全程参与的专业企业实训的基础上,本专业申报了教育部“卓越计划”。通过一系列校外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施,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1.组织管理体系。按照我校“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汽车产业链”的学校发展目标,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学校相关部分的大力支持下,审慎地选取了深度参与、全程合作的企业。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和企业发展,明确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即“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共创机制、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享共赢、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卓越计划”重大教育改革环境下,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大工程背景,立足于汽车行业和区域经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并逐步形成如图1所示的校企全程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组织管理体系。

图1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图

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索和研究校企联合实施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和教学与管理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实习实训目标,制定实习实训方案,共同实施实践教学过程。

2.构建校外实习实训的内容。在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卓越计划”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依据我校办学特色,根据深度参与企业的优势,结合专业特色设计、构造校外实习实训的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校外实习内容框图

基于“卓越计划”的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校外实习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业认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实训阶段;第二阶段为企业实习阶段;第三阶段为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阶段。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开展的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训,实现“卓越计划”中要求的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工程职业教育任务。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校企合作、培养骨干、专兼结合、优势互补”为原则,培养满足工程教育所需的“教师-工程师”型教师队伍。每学年选派敬业爱岗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深度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聘请了一批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让他们走进课堂,为学生上课、做讲座、指导校内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指导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逐渐掌握了高校的教学规律;中青年骨干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弥补了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的缺陷,形成了建设“教师-工程师”型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在校外实习过程中,采取双导师制进行指导,即企业为学生配备的经验丰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配备的中青年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并由双方导师共同为学生确定研发方向或课题,指导学生的整个校外实习实训。

4.教学组织、方法和手段。企业认识实习一般以自然班为单位配备双导师制组织开展,采用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等方法和手段,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汽车行业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以及与计算机学科的关联的意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软、硬件技术的应用建立较深的感性认识打下基础。

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企业实习实训一般每4-6名同学分成一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并分配一名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相关业务知识、技术方面的指导任务,同时配备学校中青年教师,负责日常管理及与学生、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等的沟通,并参与实习实训的锻炼。在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采用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方法和手段,从易到难、从模仿工程技术人员开发设计到团队独立思考完成、分阶段逐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实习实训期间,每个工作日坚持晨会制度。在晨会上,对上一工作日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企业工程师反馈,以便工程师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如增加相关练习训练、集中讲解等)来使学生消化掌握,并对本工作日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布置。坚持日报和周报制度。每位同学每个工作日需写一份工作日报,每周写一份周报;每个组的组长除填写个人的工作日报、周报外,还应填写本小组当天的综合情况日报和本周的综合情况周报。日报和周报及时提交给校企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及时对短期、中期的学习、工作做细致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使学生逐步学会不断在学习和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

毕业设计是高校大学生四年学习的最后一环,也是综合运用所学本专业知识,独立解决某一行业领域的专业问题的核心实践环节,其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能否实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与校外实习基地实行双导师指导,鼓励学生将毕业设计与就业和未来发展相结合,以企业在研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并在企业完成;要求毕业设计课题必须与生产一线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严格过程管理,确保通过毕业设计,实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四、结 语

通过近几年来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培养具有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卓越计算机工程人才的方法和途径上成效显著,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毕业生的质量显著提高,连续3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8%以上,处于学校各专业、省属高校同类专业领先水平。学生参加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全国“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获得了多项奖项。近3年有十余篇毕业论文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部分毕业生已经能独立承担项目,成为了项目工程师。

[1]刘文清,赵俊岚,乔晓华.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5):1-2.

[2]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3]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 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卓越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青年工程师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关于卓越计划的《交通运输商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