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语言法:理论、方法、原则及利弊

2012-08-15戴娜莲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

戴娜莲

(湖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孝感432000)

一、整体语言法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已有的教学方法开始表现出其不足并因此导致了学习者和教师的不满意,研究者们开始意识到没有万能的、十全十美的教学法,他们对外语教学法的探索催生了90年代交际法时代的诞生。在此期间,功能意念法、自然法以及折衷法相继出现并为后方法时代奠定了基础。90年代初,作为交际法的整体语言法成为外语教学法的一部分。

整体语言法认为,语言是一个整体,故应当作为整体来教授。[1]整体语言这个术语并非源于语言学,而是源于教育,它是教育家们研发出来的教学法。整体语言法的基础在于格式塔心理学①格式塔是德文的译音,意思是整体。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作完形心理学。、心理语言学阅读理论、社会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认知法、人文法和原型说的研究成果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语阅读研究的实验成果。整体语言法是作为对一语阅读教学的“语音法”的回应应运而生的。一语习得研究表明:儿童感知“整体”远远早于“部分”。[2]这一实验结果伴随着基于心理语言学的阅读理论引发了一场原本是母语为英语的阅读教学运动,后来发展至写作教学,乃至于母语及二语教和学的整个过程。

整体语言阅读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利用语义、句法和图表声音线索与语篇产生互动。支持整体语言法的心理语言理论声称:儿童在其口语中内化这些提示系统以便能够了解自己的阅读。[3]“整体语言”这一概念在美国变成了主要由语言实践者、教师,而不是管理阶层或决策者支持的教育运动。整体语言概念在课堂上的运用并通过吸收心理语言学理论逐渐发展成为整体语言理论。Smithtg运用心理语言学的概念写了一本关于阅读教育的十分有影响力的书Understanding Reading,并为整体语言理论奠定了基础。[4]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整体语言理论发展成为一种不仅适合阅读教学,而且适合包括二语在内的总体语言学习方法。

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中,整体语言的定义是“一种延伸至中学层面和外语教学、适合一语阅读和写作教学、视语言为一个整体的方法”。[1]这一定义表明了在英语读写教学中整体语言的实质和组成部分。从外语的视角而言,整体语言法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强调技能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意义为中心,本质上集合作、参与学习、因为真实的目的运用真实语料于一身的学习方法。

二、整体语言法的理论和方法

如前所述,整体语言法从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中汲取养分,也借鉴了教育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整体语言法贡献最大的理论是结构主义理论,尤其是Vladimir Vygotsky的社会结构主义理论。另外,心理语言学理论和图式理论也是与整体语言法相关的理论;格式塔心理学、Carl Rogers的人文法、原型法、社会认知法以及合作法等都是与整体语言法相关的方法。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理论和方法逐个详述,以便了解它们各自对整体语言法的贡献。

首先,结构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体积极构建知识的学习理论。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学习者把新知识与现存的知识融为一体时,学习就产生了,表明学习者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按照结构主义的方法,学习是通过局外人所观察不到的内部机制产生的,是一个检验假设的过程,这与整体语言法的心理语言学的阅读理论是一致的。

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合作原则的认知法基于社会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赞成合作学习、反对竞争学习的实验研究促使合作法向外语教学发展。作为教学策略的合作学习需要包括不同能力层次学生在内的小团队,利用各种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这种学习法中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担当起学习主体、帮助其他学习者并与之互动的责任。

人文主义源于心理学范畴,强调人类内部世界的重要性并置个人的思想、感觉和感情于人类发展的最前端,Carl Roger等学者被记入心理学中的人文法。语言教学中的人文法是一种强调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文因素的方法,从人文法中派生出三种重要的教学法——沉默法、暗示教学法和社区语言学习法。

德国学者Max Wertheimer的格式塔心理学是关于心灵与大脑的理论,认为大脑的操作原则是分析、平行和模拟的,整体与部分的总和是有区别的。格式塔效应是指我们感官容量形式的形成,尤其与形状和整体形式的视觉识别相关,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条和弧线的集合。在德语中格式塔的意思是“形状”或“图形”。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只是部分之和,这也是整体语言法视语言为整体并认为“整体”为更抽象的“部分”的感知提供语境的原因。

整体语言法利用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成果发展其整体语言法理论,包括语言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究竟哪些理论对整体语言法的实质和组成部分有过贡献呢?对此我们将分别详述。

如前所述,心理语言学的阅读理论为整体语言理论奠定了基础,心理语言学是语言系统研究与人类如何获取、解读、组织、储存、取回和运用知识研究的结合。[5]它把阅读视为读者通过修正和否定假设,依赖句法、语义和形音线索来与语篇互动的语言处理过程。心理语言阅读理论的发起者Goodman把阅读过程定义为“心理语言猜谜游戏”,这一概念构成了整体语言法对阅读过程理解的全部,故读者是利用线索来发展假设的。然而,有时他们的理解跟语篇的内容相反,被称为阅读错误,相信这些是读者心中的“窗口”的Goodman有意识地称之为“失策”,这是对来自图式理论的“误读”的一个貌似合理的解释。[3]

俄国学者Vygotsky的观点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他短暂的职业生涯被记入社会结构主义(也称社会历史认知发展理论)之后才被理解和传播。与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相反,该理论认为:随着概念容量的增加,儿童独自构建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Piaget则认为,认知发展更多地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3]社会结构主义对于整体语言法中的过程而非成果的观点也有贡献。Vygotsky理论为整体语言法打下另一重要基础的就是其以下观点:儿童在独立运用文化交流系统之前必须运用较高的脑力功能,必须在社会语境中学会和了解该系统。[6]Vygotsky理论中强调文化和社会的部分形成了整体语言法中语言观的基础。

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注重对他人进行观察、使行为模式化以及对方态度和情感反应的重要性。[1]在这一理论中,人类行为被看成是认知、行为和环境影响之间连续的互动。社会学习理论,连同社会认知和社会结构主义法,为视学习为通过互动进行意义的社会构建的整体语言法学习理论奠定了基础。

源于Vygotsky社会发展理论和加拿大心理学家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社会认知理论包含了当代有关总体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的普遍观点。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把社会认知法定义为“学习者注重需求、听众期望和写作场景的方法。”[1]

图式理论是另一个试图解释学习者是如何创设并运用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心理学中的“图式”是由Barlett提出来的。Barlett认为,人们把自己所了解的一切都组织成“图式”,包括人、物品、日常行为和现象等,提出没有现存的图式就很难了解新信息的观点。图式包括社会和文化习俗,这就是为什么要使语言有意义需要学习者的语用和文化知识的原因。根据图式理论,现存的图式通过协调和重构在不断地变化。[3]

原型理论是由Eleanor Rosch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提出的。这一理论源于认知心理学,后者又从意义和文化区别的角度影响了语义学。原型理论后来被George Lakoff归结在认知语言学名下用于语言学分类,提出语言内部形式-意义关系示范、语言教学练习和语法教学的方法。该理论如同格式塔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作为整体感知语言并使认知负荷最小化的机会。Rosch的原型理论支持整体语言法的整体为更抽象的部分提供语境的原则。认知负荷以这种方式被减少,学习变得有意义,记忆、分类和取回知识变得更容易了。整体语言法就是这样通过吸取其他理论、方法以及教育工作者们的研究成果和观察而逐渐发展完善的。

三、整体语言法的原则与利弊

如前所述,整体语言法是作为对语音或者解码的回应应运而生的,而且与之前的方法有相悖之处,外语教学的实践者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十分依赖这些方法。不同于注重诸如语法、词汇和词语识别等语言的各个部分的解码法和语音,整体语言法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因此应当作为一个整体来教授。整体语言法的原则就是语言是从社会意义上被构建而不是被接受或者发现的,因此整体语言法强调学生的选择与合作。

整体语言法视语言为创设和传达意义的手段。[6]它认为,语言是思考和交流的工具,因此既是个人也是社会的。正如Rigg所言:语言是社会的,它因说话内容、对象、方式和缘由的不同而不同。口语和书面语同等重要,而且同时习得。这种社会语境中的语言观允许在话语层面把听说读写四种技能融会贯通,把语言的语用、符号和文化等层面均加以考虑。

整体语言法认为,合作和社会互动对于有效的教学至关重要。实验结果表明:学习者在合作比竞争的氛围中学得更好。整体语言法要求学会服务于学习者目前的需求,因为整体语言教师的目标就是给学生提供课堂活动。Freeman &Freeman声称:教师们发现,除非学生在学习中看到了目前的目标,否则是不会学习的。[7]

由于对于成功的学习而言,意思的交流和社会互动至关重要,学习者的错误无需即时纠正。正如Larsen-Freeman所言,整体语言教育者们视错误为学习的一部分,他们鼓励学生以阅读和写作为实验以增加乐趣。[8]在整体体语言课堂上,四种技能合而为一。由于整体语言法是基于阅读的方法,它重视通过融入思考式或者过程写作活动的阅读。基于一语等同于二语的假设,传统的教学法声称:口语技能先于阅读和写作。二语习得研究却表明:学生得益于同时接触语言的听说读写四种模式。[7]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整体语言成为教育领域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无论在英国、美国还是澳大利亚。例如,在澳大利亚,整体语言法遭到了赞同语音法的媒体严厉的抨击。外语教学环境与一语和二语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目的明确的互动中有意义的交流似乎很难实现。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整体语言教师应该为学习者提供机会,创设真实的场景,利用通过角色扮演来运用语言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使语言学习变得有意义。

四、结 论

源于一语读写教学并融入英语作为外语和二语教学的整体语言法吸取了教育心理学、社会结构理论、心理语言学理论以及人文法和社会认知法中有益的部分,它们对英语教学法跨学科的本质和组成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整体语言法是一种标志着从交际法向后方法时代和后现代主义过渡的教学法。人们意识到交际法的不足,整体语言法可以作为突破口,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英语教学法并为词汇法、符号法、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时代的内部文化法奠定基础。再者,整体语言法中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人文法的部分强调尊重个人观点,可以说整体语言法为英语教学的后现代主义法奠定了基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整体语言法就此可以无所作为了。相反,我们需要对语言学习和进步在神经科学方面进行更多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检验整体语言法原则的效度。

由于整体语言法反对标准化的测试,故可以把教学从标准化的测试中解放出来。此外,与标准化测试相对立的档案袋法带来了英语教学法中更人性化和定性视角的评估,这反过来促进了学习者的二分法量化评估。再者,它尊重作为职业实践者的语言教师,鼓励他们从事自己的研究从而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整体教学法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可以适用于双语或者多文化教学课堂。

[1]邢立君,任惠珍.整体语言法评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2):39-41.

[2]邵秀芳.试析整体语言法及其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适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8-219.

[3]Tracey D H,Morrow M L.Lenses on Reading: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and Models[M].New York:Guilford,2006:58-69.

[4]李炯英.整体语言法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3):138-141.

[5]Shannon P.The struggle to continue progressive reading instr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M].Portsmouth,NH:Heinemann,2005:133.

[6]Rigg P.Whole language in TESOL[J].TESOL Quarterly,2009(2):521-542.

[7]Freeman Y S,Freeman D E.Whole language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M].Portsmouth,NH:Authors,2002:163-165.

[8]Larsen-Freeman D.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UP,2010:143.

猜你喜欢

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
结构主义文论回望与再探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的结构主义解读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的牢笼:论詹姆逊对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批判
社会语言学名词
块茎、流变与解辖域化的语言——得勒兹后结构主义语言观探索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