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原蚕共育技术
2012-08-15曾国金
曾国金
(荣县农牧业局蚕桑站,四川 荣县 643000)
原蚕饲养中,共育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措施,是保证蚕儿发育整齐,准确掌握对交调节,有效控制微粒子病,达到优质、高产、高效,降低生产成本和增产增收的目的。如何搞好小蚕饲养,有效地提高千克茧制种量和控制微粒子病,广大蚕种生产技术工作者都在不断探索和改进。荣县蚕种场是一个全无自主桑园,全靠原蚕队制种的蚕种场。在荣县场进行技术指导这些年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采取了许多改进措施。彻底消毒,从收蚁开始采用防干育,单张原种收蚁,1、2龄全程单张单箔饲育,一日三回育,加强通风换气。从而取得了这几年同品种比较的单张原种产茧增加3 kg,千克茧制种量提高0.5张,减少了蚕病带来的损失,微粒子病得到有效控制。近几年来蚕种生产物料、人工等成本不断上升。为了降低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原蚕生产中小蚕共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近年来生产实践,总结出提高小蚕共育质量必须把好的几关,仅供参考。
1 消毒关
1.1 蚕室蚕具消毒
一般采取一搬、二刮、三扫、四刷、五洗、六消毒的步骤进行。在蚕具消毒时,改以前“喷消”为“浸消”,一字之差,效果两样,后者全面彻底。
1.1.1 漂白粉消毒。对蚕杆、蚕箔、蚕架、蚕筷、蔟具、装运桑背篼、给桑箔、梯凳、调桑板等用测定好的1%的漂白粉液浸消。必须充分浸泡,并保持30 min以上的湿润;蚕室、环境、过道等用1%的漂白粉液,机动喷雾器喷消,保持湿润30 min。
1.1.2 石灰浆消毒。用20%的新鲜石灰浆粉刷共育室、调桑室墙壁。
1.1.3 甲醛蒸汽消毒。将蚕杆、蚕箔、蚕架、蚕筷、装运桑背篼、给桑箔、梯凳、调桑板等搬进蚕室,门窗密闭,调温到25℃以上,用甲醛熏蒸消毒,24 h后开门窗通风。鸭毛用高温干热蒸汽消毒。
1.2 共育期消毒
1.2.1 蚕体蚕座在收蚁之时和饲养期间每日早上给桑前、饷食前用2%漂白粉石灰防僵粉 (漂白粉∶石灰粉=1∶12)进行消毒1次,蚕座撒一层薄霜即可。
1.2.2 每龄见眠蚕就揭防干薄膜并用1%漂白粉液浸泡防干薄膜30 min,然后清水清洗晾干备用。
1.2.3 装运桑背篼、除沙环境、过道每除沙1次消毒1次,室内用0.33%漂白粉液坚持每日拖消地板。
1.2.4 进出蚕室、贮桑室、必须坚持换鞋入室,给桑前,除沙后用0.33%漂白粉液洗手、调桑板每次调桑前30 min消毒,清洗后调桑。贮桑室每日用0.33%漂白粉拖消1次。
1.3 桑叶消毒
叶消的漂白粉液浓度为0.33% ~0.35%,药叶比例3∶1,浸泡5~6 min后淘洗装筐,约30 min后甩干,每浸泡1~2次换药液1次,并每次叶消前必须测定好药液浓度,桑叶随淘随用不贮藏,以保证桑叶质量。
2 收蚁关
2.1 收蚁前准备
收蚁前1日必须检查共育室是否有异味,农药瓶等收藏好,能否正常升温。在蚕种进入蚕室前,将温度升到26.5℃,干湿差0.5~1℃。
2.2 收蚁叶的准备
收蚁叶早上采摘,以淡绿稍黄为主。采回后用有效氯0.33%的漂白粉液浸泡4~5 min,晾20 min左右甩干,切成绿豆大小的方块叶备用。
2.3 收蚁
共育室温度保持在27~28℃,干湿差1~1.5℃,一般在早上6点左右感光,华系宜早,瀛系宜迟,为防止蚕往外爬,采取在蚕种四周垫纸距边缘的5~8cm处撒新鲜石灰粉,采用打落法进行,单张原种收蚁为一区,随机称量4~5张原种,作为向农户发蚕计量依据,并做好调叶工作,严格分区,精细喂养。
3 眠起处理关
采取饱食就眠,适时提青止桑,特别是原蚕队饲育更要注意掌握好提青的适度,不能早,也不能迟,早了容易使各区号之间蚁量误差过大,迟了就不能正确淘汰迟眠蚕。一般按照1、2龄偏早,瀛系宜早,华系宜迟,白天宜早,夜间宜迟,所提青蚕包迟眠蚕镜检,提青时就揭去防干薄膜,这时蚕室保持干湿差1~1.5℃,以利就眠整齐,从见起到饷食前加强补湿保持干湿差0.5~1℃,以利蜕皮,眠中应保持室内偏暗,防止振动、过大风吹和强光,以利蚕儿就眠和蜕皮,并认真做好各龄迟眠蚕的抽样工作。
4 升温换气关
由于原蚕队饲养,各共育室条件参差不齐,升温方法不一,有地火龙、蜂窝煤、焦煤、木炭等,这就给共育带来中毒的隐患,特别是在长期升温的时候,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更易积累,通风换气尤为重要。另外,在蚕儿就眠时,容易麻痹大意,延时观察温湿度,造成温度过高,蚕儿体质下降,感染蚕病;延时通风,造成有毒气体积累,蚕儿中毒。但是,升温和换气又是一对矛盾体,换气要影响温度,必须掌握好分寸,做到勤而短,就是换气次数勤,换气时间短。
5 发蚕关
在3龄起蚕后发蚕,蚕儿头胸抬起,有食欲后发给农户,在发蚕时登记好各张原种的编号,做到不混、不重,有利控制微粒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