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给药的途径、方法与注意事项
2012-08-15徐志平山东省平度市畜牧兽医局266700
徐志平 (山东省平度市畜牧兽医局 266700)
1 饮水给药法
将药物溶解在饮水中,让禽群在饮水的同时饮入药物,达到预防或治疗禽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尤其是在禽群发病、食欲减退而仍能饮水的情况下更为适用,但所有药物应该是水溶性的。饮水给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了解药物的溶解度 药物易溶于水,对难溶于水的药物(若对热稳定、安全性好)采取加热或加助溶剂的方法使其溶解度符合要求也可使用。某些毒性大、溶解度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不宜用此法。如喹乙醇对家禽毒性较大,难溶于水,加热时溶解度增加,稀释后会因温度下降很快析出沉淀,一部分家禽摄入过量药物导致中毒,另一部分则因摄入药量不足而难以取得治疗效果。
1.2 注意水质对药物的影响 水质太硬会使某些药物发生沉淀,水质偏酸或偏碱会影响对酸或碱敏感药物的效果,有些药物在水中很容易水解而失效。
1.3 掌握饮水给药时间长短 在水中较稳定的药物,饮水时间可适当延长。在水中不稳定或稳定性差的药物,应在短的时间内饮完,必要时可先停水2~4h,再给药液饮用。
1.4 注意药物的浓度和药液量 用药时应根据饮水量,严格按规定的药物浓度配制药液,避免浓度过低达不到疗效,或浓度过高而发生药物中毒。
2 拌料给药法
将药物均匀地拌于日粮中,让禽在吃食的同时吃进药物。本法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减少应激,效果可靠。主要适应于预防性用药,尤其适用于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长期性投药,但对于缺乏食欲的病禽不宜采用。拌料给药时应注意:
2.1 准确控制日粮中的浓度 认真计算所用药物的剂量。拌料浓度常用百分比浓度、每公斤毫克或每吨克表示,亦有以每公斤体重多少毫克的个体给药量间接表示群体用药量。若按家禽体重给药,应严格按照禽群、禽只体重,计算出总体重,再按照要求将药物拌进料内。应注意药物是全天药量,要求准确称量,切不可大约估计,以免造成药量过少起不到作用,或过量引起中毒等不良后果。
2.2 药物和饲料必须确保混匀 尤其一些安全范围窄、用量小的药物,如马杜拉霉素、呋喃唑酮、喹乙醇等,一定要混合均匀,否则就会引起一部分家禽摄入量过多而中毒,另一部分却因吃不到足量的药物而达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生产中一般采用分级混合法,即把全部用量的药物加入少量饲料,充分拌匀,再加到一定的饲料中,再充分拌匀,然后拌入到所需日粮中。若需大批量饲料拌药,更需多次逐步分级混合,以达到充分混合均匀的目的。切忌把全部药量一次性加入到所需日粮中,简单混合而造成部分禽只药物中毒而大部分禽只吃不到药物,达不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2.3 注意药物与饲料成分的互作 用药拌料时,要注意所用药物与日粮中添加剂的某些成分发生颉抗作用。如长期应用磺胺类药应补加VB1和VK;应用氨丙林时则应减少VB1用量。
3 气雾给药法
是使用相应器械、使药物气雾化、分散成一定直径的微粒弥散到空间中,让家禽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或作用于体表(皮肤、黏膜)的一种给药方法。本法给药需专用设备,用药期间禽舍能够密闭。该法特别适应于治疗禽慢性呼吸道病和传染性鼻炎,也适应于防治禽白痢、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传染性喉气管炎及其并发症,尤其适合于大型养禽场。气雾给药时应注意:
3.1 选择适于气雾的药物 要求使用的药物对家禽呼吸道无刺激性,且易溶解于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药物,否则不宜使用。
3.2 严格控制雾粒大小 微粒愈细,越容易进入肺泡,但与肺泡表面的粘着力小,容易随呼气排除。微粒越大,则大部分落在空间或停留在上呼吸道的黏膜表面,不易进入肺的深部,则吸收较差。临床用根据用药目的,适当调节气雾微粒大小。如果要治疗深部呼吸道或全身感染,气雾微粒宜控制在0.5~5mm,故应使用雾粒直径较小的雾化器;若要治疗上呼吸道炎症或使药物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则用选择雾粒较大的雾化器。如治疗鸡传染性鼻炎时,雾粒宜控制在10~30mm。
3.3 掌握气雾剂的剂量 剂量一般以每立方米空间用多少药物表示。如硫酸新霉素对鸡的气雾用药剂量为100万IU/m3,鸡只吸入1.5h。为准确掌握气雾用药量,首先应计算禽舍空间的体积,再计算出总用药量。
4 体外用药
将药物用于禽的体表或禽舍、食槽、用具、设备、种蛋、禽场环境等,以达到杀死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目的。有喷洒、喷雾、熏蒸和药浴等不同的方法。体外给药时,根据不同用药目的,选择适宜的外用药物,并严格掌握药物的浓度,因为药物对禽体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应用不当,容易引起中毒反应。在应用熏蒸法杀灭微生物时,要注意熏蒸时间,用药后要立即通风,避免对禽群造成过度刺激,尤其是对雏禽更应注意。
5 经口给药
将药物经口投服,也称口服法。本法多用于个别治疗,也适合于较小的养禽场或比较珍贵的禽类。经口投药虽费时费力,但剂量准确,效果确实。对于某些弱雏,经口注入无机盐口服液、维生素及葡萄糖混合剂,常可提高成活率和促进生长。经口投药时,应特别注意切勿将药物(包括药液)投入气管,以免引起窒息死亡。
6 体内注射
注射给药适应于逐只防治疾病,尤其是治疗病情严重的禽只。常用的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气管内注射等。
6.1 皮下注射 系将药液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使药液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适应于易溶解、无强刺激性的药品及菌苗。家禽通常在颈部、胸部和腿部皮下进行。皮下注射时应注意:(1)正确刺入皮下时,针头可在皮下自由活动,刺入深度为1.5~2cm。(2)注射前先抽动活塞,若有回血,说明针头刺入血管内,应稍微拔针不见回血时再注入药液。(3)当注射药量较大时,可分点注射。
6.2 肌肉注射 又称肌内注射,系将药液注射于肌肉内。凡肌肉丰满无大血管或无大血管通过的肌肉部位,均可进行肌肉注射。家禽常选翼根内侧肌肉、胸部肌肉和腿部外侧肌肉。肌肉注射时应注意:(1)针刺深度应适宜,家禽一般1~2cm,针头不要全刺入,以免折断或损伤血管。(3)进行胸肌注射时,针头斜刺入肌肉即可,防止刺入胸腔或刺伤内脏(尤其是肝脏)引起死亡。(3)刺激性很强的药物不能进行肌肉注射,如氯化钙等。
6.3 静脉注射 系将药液直接注入血管,药物随血液快速分布全身。其特点是见效迅速,药物排泄较快,作用时间短。适用于补液、输血和对局部刺激性大的药物(如氯化钙、高渗糖盐水等),也适用于急性严重病例的急救。注射部位鸡选择翼根静脉或翼下静脉,鸭为肱静脉。静脉注射时应注意:(1)要看准静脉后再刺入针头,避免多次扎针而引起血肿。(2)鸡的翼下静脉游离性大,易引起大面积皮下渗血而无法注射,应先将带注射器的针头沿与静脉平行方向从静脉一侧将针头刺入皮下,再斜刺入血管,然后用酒精棉充分按压,确保针头进入血管后在注入药液。(3)注射前要排尽注射器或输液管中的空气,严防空气进入血管。(4)混悬液、油类制剂、能引起溶血或凝血的物质不宜静脉注射。
6.4 气管内注射 系将药液直接注入气管内,常用于治疗禽的气管疾患或鸡气管交合线虫病。注射部位禽在喉下,颈部腹侧偏右,气管的软骨环之间。气管内注射时应注意:(1)药液应加温至37℃左右,以免刺激气管引起咳嗽。(2)药液注入时应缓慢进行,防止因过急、量多引起不良反应或窒息死亡。(3)药液应具有可溶性且易吸收,每次用药量不宜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