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2012-08-15宁尚凯马继芳山东省宁阳县东疏镇兽医站山东省宁阳县畜牧兽医局2714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6期
关键词:头份肌注活疫苗

刘 峰 宁尚凯 马继芳 胡 瀚(山东省宁阳县东疏镇兽医站 山东省宁阳县畜牧兽医局 271400)

在生猪养殖业中,妊娠母猪作为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其饲养是否科学,管理是否到位都直接关系到胚胎的生长发育,关系到产仔数、初生重、仔猪成活率以及日增重,泌乳力和下一周期发情配种。因而只有对妊娠母猪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喂养,保证妊娠母猪健康,才能保证胎儿发育正常,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进而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笔者结合自身自身工作,就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归纳总结了五点。

1 明确妊娠母猪的饲养目的

搞生猪养殖目的就是利用母生猪的生产能力,尽量生产量大质优的商品代仔猪,通过商品猪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妊娠母猪饲养目的就是在充分掌握其生理特点的前提下,满足其需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产性能,实现高的经济效益。

1.1 保证胚胎着床,减少死胎、流产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饲养管理措施,有针对性地保证胚胎着床,有效减少死胎流产现象的发生。

1.2 增加产仔数,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成活率 通过实施母猪配种前催情,供给合理全面饲料营养,合理选择配种时间等措施,有效增加产仔数,提高初生重。

1.3 确保新生仔猪的活力和母猪泌乳 通过对新生仔猪早哺乳、早补铁硒、早补料、早断奶等综合措施,全面提高仔猪活力。

1.4 预防无乳症、乳房炎和子宫炎 通过强化消毒和卫生管理,全面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为母猪提供全面合理营养,提供适宜的生产条件和环境,有效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

1.5 延长母猪使用年限,提高繁殖力 通过对母猪合理安排配种时间,保持适宜体况,搞好孕期饲养和综合卫生防疫等措施,有效延长母猪的使用年限。

2 掌握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

妊娠母猪作为一个活的个体,尤其特殊的生理过程,其营养需求也就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猪,只有全面掌握了解其在不同阶段,不同生理过程中的营养需要,才能有的放矢,满足其需要,发挥其潜力。(1)妊娠期母猪的代谢及增重母猪在整个妊娠期代谢活动增强。代谢率增加10%~15% ,后期更高,达到30%。胎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一般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妊娠开始至60~85d为前期阶段,此期主要形成胚胎的组织器官,胎儿本身绝对增重不大,而母猪自身增加体重较多,妊娠70d或85d至妊娠结束为后期阶段,此阶段胎儿增重较快,初生仔猪重量的70%~80%在妊娠后期完成,胎盘、子宫及其内容物也在不断增长。同时,乳腺细胞也是在妊娠后期形成的。生产实践中根据这些特点,调整妊娠母猪的营养与饲养。(2)母猪妊娠期营养需要要点妊娠初期胎儿发育较慢,营养需要不多。但是配种后21d左右,必须增加母猪的护理,并注意饲料的全价性。杜绝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否则影响受精卵着床,造成胚胎中途发育停止或死亡。可见妊娠初期的饲养,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第一关键时期。妊娠后期是胎儿发育第二个关键时期,胚胎孕期最后1个月发育很快,应逐渐增加精饲料量,保证胎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和母猪体内养分的积蓄。

3 选择妊娠母猪合理的饲养方式

妊娠母猪的基本营养需要大体相同,但是每个妊娠母猪的自身状况又千差万别,不同的身体状况就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来从不同的途径来满足其自身的需要。(1)“抓两头带中间”的饲养方式对断奶后膘况差的经产母猪,从配种前几天开始至怀孕初期阶段加强营养,前后共约1个月,加喂适量精料,特别是富含蛋白质的饲料。通过加强饲养,使其迅速恢复繁殖体况,待体况恢复后再回到青粗饲料为主饲养,到妊娠80d后由于胎儿增重速度加快,再次提高营养水平,增加精料喂量,既保证胎儿对营养的要求又使母猪为产后泌乳贮备一定量的营养。(2)“步步登高”的饲养方式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初产母猪和生产任务重的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整个妊娠期的营养水平及精料使用量,按胎儿体重的增长,随妊娠期的增进而逐步提高。(3)“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对配种前膘况好的经产母猪可以采取这种饲养方式。即在妊娠前期胎儿发育慢,母猪膘情又好者可适当降低营养水平,日粮组成以青粗饲料为主,相应减少精料喂量;妊娠后期胎儿发育加快,需要营养增多,再按标准饲养,以满足胎儿迅速生长的需要。

总之,对母猪采取“低妊娠,高泌乳”是最经济的饲养方式。母猪在妊娠期要求营养合适,不宜过高。如果妊娠期营养过于丰富,体脂肪贮备过多,则会使哺乳期母猪食欲不良、泌乳少、减重多,影响断奶后发情配种。不仅如此,妊娠期贮备养分用于泌乳的这种养分二次转化效率低,而且不经济。

4 妊娠母猪管理注意事项

对于妊娠母猪饲养,应该说充足合理的营养是发挥其生产性能的前提,细致到位的管理是关键,做好综合卫生防疫和相关疾病预防是保障。只有各项饲养管理全面到位,才能实现综合效益。(1)避免机械损伤母猪在妊娠后期单圈饲养,防止相互咬架、挤压,不可鞭打、追赶和惊吓,以免造成机械性损伤,引起死胎和流产。(2)防署防寒降温措施一般有洒水、洗浴、搭凉棚、通风等。冬季要搞好防寒保温工作,防止母猪感冒发烧造成胚胎死亡或流产。(3)驱虫、灭虱蛔虫、猪虱最容易传染给仔猪,在母猪配种前应进行一次药物驱虫,并经常做好灭虱工作,产前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4)保证饲料品质饲料应新鲜,防止霉烂变质,饮水干净。更换饲料一般需要经过5d的过渡期。母猪在产前10d起,需将饲料种类逐渐更换成产后饲料。更换饲料切忌突然,以防止引起母猪便秘、腹泻,甚至流产。(4)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母猪妊娠后期应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梅次不能喂得过饱,以免增大腹部容积,压迫胎儿造成死亡。母猪产前减料是防止母猪乳房炎和仔猪下痢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一般产前3~5d逐渐减少母猪喂料量,至分娩当天不喂料。怀孕母猪提前一周调入产房。(6)适当运动妊娠母猪应给予适当运动。无运动场的猪舍,要赶至圈外运动,产前5~7d停止驱赶运动。

5 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

母猪及仔猪的相关疫病也是严重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实施相关预防。在此仅介绍几种常见病的预防。

5.1 仔猪黄、白痢的预防 母猪分娩前2ld左右,用猪大肠杆菌K88、K99、9878、F41四联苗2ml或大肠杆菌K88、K99工程苗1头份,生理盐水2ml稀释后,肌肉注射。

5.2 仔猪红痢病预防 应用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给怀孕母猪肌注。初产母猪注射2次,第1次在分娩前45d,第2次在分娩前15d,剂量为5ml。经产母猪在分娩前l5d注射1次。

5.3 猪链球菌病预防 应用猪链球菌活疫苗4头份,临用时用生理盐水2ml稀释后给怀孕母猪肌注,注射时间为产前1个月,注射后7d产生免疫力,可持续9个月,能有效地预防哺乳仔猪发病,也可防止母猪链球菌病。

5.4 猪细小病毒病预防 在母猪配种前1个月.用猪细小病毒活疫苗l头份,临用时用猪细小病毒稀释液(PBS)或生理盐水1ml稀释后肌注,过半月再接种1次。

5.5 猪瘟预防 对经产母猪实施猪瘟免疫接种,可在仔猪断乳后,用猪瘟细胞活疫苗或猪瘟、丹毒活疫苗4头份,用生理盐水或0.2%亚硒酸钠2ml稀释后肌注。

5.6 猪丹毒预防 每年接种2次,临床上常与猪瘟同时接种,可用丹毒活疫苗免疫接种。

5.7 猪肺疫预防 应用猪肺疫活疫苗1头份,20%氢氧化铝胶液lml稀释后肌肉或皮下注射,免疫期为6个月。也可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苗5ml皮下注射。

5.8 猪伪狂犬病预防 在配种前或怀孕早期,用伪狂犬病活疫苗2头份,用生理盐水2ml稀释后肌注。可防止怀孕母猪由感染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的发生。为了防止哺乳仔猪发病,可在产前1个月时再肌注1次。

5.9 猪病毒性腹泻症—传染性胃肠炎预防 应用猪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炎油佐剂活苗3ml于交巢穴给产前1个月猪注射(又名后海穴,位于肛门与尾巴之间的凹陷处),可有效地防止母猪和哺乳仔猪发病(乳汁中有免疫抗体)。

5.10 猪口蹄疫病预防 应用猪Ⅱ型口蹄疫灭活苗3ml肌注,每年2次,注射时间为断乳后的空怀期。

猜你喜欢

头份肌注活疫苗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秋季要注射疫苗防猪患乙脑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鸭黄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力研究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番鸭呼肠孤病毒活疫苗的推广应用
UPLC-PDA-QTOF/MS分析肌注胆木注射液后大鼠血浆中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