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南县蚕业发展实现智能化服务

2012-08-15

四川蚕业 2012年1期
关键词:宁南县IC卡蚕农

四川省蚕桑产业第一大县宁南县2010年投入200余万元,研发蚕桑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全县配备安装了125台台式电脑、17台服务器,建设了17处局域网,配套了扫码枪、智能IC卡、IC卡读写器、数据交换机、打印机。自年初投入使用以来,在蚕桑生产、蚕茧收购、技术服务、生产统计等方面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推动了蚕桑产业标准化生产。

1 信息采集更全面

将全县21256户蚕农的基础信息,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家庭人口、桑园面积、每季养蚕品种、饲养数量等信息存入智能IC卡。在共育户领取小蚕、茧站销售蚕茧、领取政策性补贴等,只要出示智能IC卡,蚕农的信息就能在电脑上准确地显示出来,新生成的数据自动存入智能IC卡。通过蚕桑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宁南县对蚕桑生产的管理服务已做到了直接到户。

2 技术服务更到位

与移动公司合作,建立了覆盖全县蚕区的移动通讯网络,通过蚕桑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短信群发方式,由蚕桑技术人员将家蚕品种性状、生产标准、实用技术、市场行情、重要提醒编写成短信,有针对性地发到蚕农手机上,实现了蚕桑技术员对蚕农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到目前为止,已免费向蚕农发送短信17000余条。通过蚕桑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将蚕桑政策性补贴直接发放到蚕农手中,深受蚕农欢迎。

3 蚕茧收购更规范

蚕农到茧站交售蚕茧要求提供智能IC卡,通过读卡器读取蚕农姓名、住址等信息,电子秤称出售茧数量,打印出售茧单,通过复称、评级,蚕农售茧数量、等级、价格在茧站大屏幕上显示出来,拿到售茧单领取茧款,交售蚕茧更快捷。通过蚕桑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蚕茧评级“公平、公正、公开”,评级定价更加科学规范,避免了“人情茧”,促进蚕农质量意识的提高。通过蚕桑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县上能随时掌控蚕茧收购资金的支付情况,保障资金足额到位,资金使用更加安全。

4 目标考核更科学

宁南县推行的“共育户联农户”的社会化服务管理考核办法,通过蚕桑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准确掌握共育户共育的小蚕数量、供应的农户、蚕茧的单产数据,方便共育费的收取及对共育户的考核兑现。

(本 刊摘)

猜你喜欢

宁南县IC卡蚕农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宁南县2021年晚秋季人工饲料养蚕试验初报
工商业IC卡控制器改造为物联网控制器实践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宁南县蚕桑生产技术措施落实情况调研
躲雨
在用电梯加装外接式IC卡运行控制系统设计改进
一种新的无触点IC卡的检测方法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