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方式 着力提质增效推动四川蚕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2-08-15刁学锋
刁学锋
(四川省农业厅,四川 成都 610041)
1 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蚕业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转变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蚕桑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努力实现由传统栽桑养蚕方式向省力化、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是推动传统蚕桑产业向现代蚕桑产业跨越的关键。我们在探索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1.1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产业稳定发展的保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农民开始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事非农工作,农民收入呈现多元化趋势。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6.6%,城镇人口已经超过6.2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镇,农业从业人员中青壮年不到50%。当今农村,留守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青年农民不愿从事农业,包括蚕桑在内的农业产业普遍面临20年后“谁来种地、谁来养猪、谁来养蚕”的严峻问题。在此形势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措施,确保了粮食的稳定增产。但对于蚕桑丝绸行业来说,由于创汇额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显著下降,产业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产业发展主要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更加受到劳动力紧缺的影响。在进城务工的青壮年农民中,能在外忍受漂泊的艰辛,不愿意回乡从事农业生产留在城市,根本原因还是觉得在家务农无利可图,前途黯淡。因此,传统的依靠消耗廉价劳动维持产业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要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通过科技进步,通过规模经营、机制创新等手段显著提高栽桑养蚕的比较效益,只有通过增收才能留住和吸引新一代农民从事栽桑养蚕,才能实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多元化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大家都知道,近代历史上发生了两次蚕桑产区大转移,一次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从欧洲转向日本,另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世界蚕桑中心从日本再次回到我国。从转移过程看,基本上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即新兴产区冲击或替代传统产区,而并不是世界丝绸消费的显著扩大。90年代中期,我国蚕丝产量一度上升到11万t,占全球的76%,从此处于国际垄断地位。但是由于世界丝绸市场容量有限,无法消耗继续增加的蚕丝产量,国内蚕桑产业开始出现每隔3~5年一次的“挖桑、栽桑”周期性动荡。做大消费市场并重点做大国内消费市场成为推动蚕桑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经过了近30年的努力,我国丝绸消费市场出现了一些可喜变化,丝绵被拉动生丝消费量达到总量的15%,服装业在科技进步的带动下开始在国内市场以崭新面貌出现。但随着茧丝生产成本的不断升高,丝绸产品高端化趋势明显,蚕桑产业发展寄希望于通过扩大丝绸市场来扩大总量是很渺茫的,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蚕桑产业发展不外乎是继续向劳动力成本更低廉,土地资源更丰富,经济更落后的地区转移。我国蚕业科学家向仲怀院士通过多年研究后提出:“蚕桑产业要实现稳定发展,必须要建立以农业为基础,在蚕桑资源上催生新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模式,而不是继续吊在一根丝上命悬一线”。近年来,这些发展理念正在被广泛接受,而且我们在桑果、桑枝等资源开发,桑园立体农业发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桑叶、蚕、蛹、茧等资源开发,以及休闲蚕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作用。尽管目前专业化程度不高,规模还比较小,但这一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当然,实施蚕桑资源综合开发,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绝不是放弃传统的蚕丝生产,而是拓展桑树和蚕的用途,拓宽产业发展的道路,提升产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改变过度依赖丝绸工业和国际市场的发展模式。
1.3 重视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920.46m2,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3201.6m2的1/3,四川人均耕地更少,只有446.89m2,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随着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工业用途不断拓宽,全社会对农产品需求会持续增长。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地矛盾突出的国家,任何一届政府都会把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当作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问题,从而采取强制政策和措施保证粮食生产。要增加粮食,不外乎两种手段,一是提高单产,二是扩大面积。如果提高单产的手段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势必要挤占经济作物面积。因此,蚕桑产业发展必须要看到我国人地矛盾突出这一现实,加快转变蚕业发展方式,树立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科学用地的观念,重视桑粮协调发展,一方面对现有桑园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提高桑叶单产、提高土地产出率上多做文章,充分利用桑园冬春间伐优势,大力发展桑园立体农业。我省的桑园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这些方面我们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另一方面,就是要发挥桑树自身的生态优势,推进蚕桑产业向丘陵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转移,让蚕桑产业为丘陵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生态治理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民人均耕地进一步增加,丘陵山区的立地条件将为蚕桑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综上所述,加快转变蚕业发展方式是今后一段时期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我们必须要把握城乡统筹和“三化联动”的历史机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推动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六个转变:一是基地建设由零星分散向规模化转变;二是户营规模由家庭副业向主业转变;三是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四是产品结构由单一蚕茧向多元化产品转变;五是土地利用由单一蚕桑向桑园立体农业转变;六是经营机制由分散经营向组织化经营转变。
2 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切实做好2012年工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将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和全省农业中心工作,加快转变蚕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助农增收、提质增效上取得明显进展。为此,2012年的工作思路是,继续把提升蚕桑产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创新产业化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推动我省蚕桑产业发展新跨越。
2012年的目标任务是:全省生产蚕种210万张,发种210万张,产茧7.5万t,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取得明显进展,力争蚕桑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
围绕2012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各地要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2.1 建设布局合理规模发展的现代蚕桑产业基地
2012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的总体方向是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品牌、开拓大市场,为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科技推广、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岗位,增强竞争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在改造和新建蚕桑基地的过程中,突出规模化发展原则,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集中规划,连片建设。积极探索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闲置土地和桑园向养蚕大户聚集,着力培育以蚕桑产业为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来源的专业户和重点户。同时,积极争取林业和扶贫部门生态治理项目支持,在退耕还林地区、荒漠化、石漠化地区发展蚕桑基地。2012年纳入省农业厅“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建设计划共有12个县、共10000hm2(15万亩)建设任务,希望各地抓紧实施。蚕业总站要按照厅文件要求加强督促检查,3月份检查各地工作布置情况,年底前检查工作推进情况。各市州也要拿出明确的蚕桑基地建设计划,并制定相应的目标考核任务。
2.2 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蚕桑良种繁育体系
充分依托西南大学、省蚕业研究所,加大蚕桑育种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研发资源,开展以大型蚕种场为主体,科研、教学共同参与的联合育种攻关,力争在“强健、优质、高产”品种培育推广上取得突破。推进蚕桑良种发展机制创新,加快构建以大型蚕种场为主体的育繁推一体化的蚕桑良种繁育体系,鼓励和引导种场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开展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蚕桑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以直属蚕种场为支撑的省级蚕桑品种研发繁育基地,着力培育蚕桑品种研发创新能力;建立以市县级蚕种场为骨干的蚕桑良种扩繁基地;建立以蚕桑基地村为基础的小蚕和桑树种苗繁育场,形成省、市县、村三级配套的蚕桑良种繁育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以省蚕种质检站为中心,片区质检站为基础的蚕种检验检疫体系建设,完善检验设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检验手段,确保蚕种质量安全。
2.3 集成推广省力化蚕桑技术体系
加大小蚕共育、省力化蚕台、自动上蔟等关键省力技术和蚕桑机具的推广力度。把省力化关键技术推广作为蚕业科技“大示范、大推广、大培训”三大行动的主要内容,把项目和政策支持、企业让利转变成蚕桑机具购置补贴、省力技术推广补贴,扩大省力化技术推广应用范围。学习借鉴宁南、涪城、荣县等地龙头企业提高共育补贴、消毒物资补贴、蚕具购置补贴水平的做法,促进蚕农节本增收、提质增效。2012年已经把切桑机、桑枝粉碎机、耕耘机、桑树伐条机等蚕桑机具纳入了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希望各地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加强宣传并组织推广,提高蚕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同时,各地要注意吸收研究成果,总结基层实践经验,在栽桑养蚕多个环节上探索推广省力技术,加快建立和完善省力化技术体系。
2.4 构建重心下移的技术服务体系
根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2012年开始,要切实加强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推广队伍、工作条件和服务机制建设,全面落实“一个衔接、两个覆盖”(即,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农技推广示范县覆盖农业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实现“五有”目标 (即,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有规范的运行机制、有精干的人员队伍、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有必要的工作条件)。希望有关蚕桑重点产区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领导的支持,争取在乡镇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岗位设置中蚕桑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要扶持龙头企业、蚕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建立蚕桑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创造条件。这里,也希望省蚕业协会、省蚕丝学会,以及各级蚕业部门利用自身平台组建蚕桑技术专家咨询服务系统,通过现代通讯工具开展实时技术指导。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重心下移的技术服务体系。这方面,涪城区天虹公司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公司大量裁减机关和茧站固定人员,从全区挑选200多名蚕农培训成为公司聘用乡村蚕桑技术人员,他们小蚕期从事小蚕共育,共育结束后指导蚕农养蚕,构建了“共育户带农户”基层技术服务模式,养蚕结束后参与茧站收茧。经过组合,季节性工种变成连续性工种,固定工资变成了绩效工资。由于收入增加、队伍稳定、扎根基层,真正做到了提质增效,蚕农售茧价格始终高于周边,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目标。
2.5 构建支撑多元化发展的创新体系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各地要抓住这一机遇,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联合西南大学、省蚕业研究所、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省蚕丝学校、大型蚕种场、蚕桑综合试验站、蚕桑品种改良分中心的力量,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利用各自的优势,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积极谋划一批重大蚕业科技项目,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产品研发方面开展联合攻关。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属于新生事物,产业多元化还处于发展初期,科技储备明显不足,科技需求无法满足实现专业化生产的需要。今后,要把实施蚕桑资源综合开发,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作为蚕桑科技创新的重点,尽快在生态桑、饲料桑、果叶兼用桑、茶用桑种植技术、桑园立体种养技术、蚕和茧非绢丝用途、桑枝综合开发等关键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为蚕桑多元化发展、专业化推进、企业化运作提供科技支撑。
2.6 建立利益向农民倾斜的产业经营体制和机制
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参股、担保、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龙头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大力扶持和培育一批产业链长、技术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龙头企业。规范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协调作用,实现桑园的合理流转,引导蚕农扩大经营规模。在技术服务、茧价政策、物资供应、利益分配等方面将更多利益向蚕农倾斜,龙头企业更多地自身消化市场风险。依托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等项目,或设置专项补贴项目,将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培养成为职业农民,帮助他们获得创业项目补助和贷款支持,为青年农民创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2.7 坚持依法行政保护农民利益
强化对蚕种生产、供应许可证持证单位的监管,严格依法行政,坚决制止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损害蚕农利益的行为。进一步完善蚕种生产、供应许可证管理办法,淘汰落后的蚕种产能,强化从业单位依法从业意识、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蚕业协会作用,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规范会员行为,协调会员关系,建立完善自律机制,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四川蚕业健康有序发展,又好又快发展。